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493期/文化/教育/正文

发布时间

2014/7/2

作者

□文/舒荟萃

浏览次数

220 次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新生素质调查报告
  [提要] 本文针对高职院校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开展新生素质调查进行分析,从大一新生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形成原因、解决问题的途径等方面进行思考和分析,以有效地促进高等院校的学生素质教育。
  关键词:新生;素质调查;分析
  本文系2014年度承德市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142004)
  中图分类号:G719.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4月17日
  为了配合高等职业院校校的办学、教学工作,达到学校、学生统一化,增强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工作的有效性,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原则,笔者对入学新生进行了素质调查。这次主要面向学校大一新生的调查,本调查有利于及时、准确的掌握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个人兴趣爱好,及学生对学校、老师了解情况,更好的抓住学生的思想动态。这使学校学生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有据可依。下面,经过对问卷的统计、整理、分类,做如下分析和举措:
  一、大一新生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入学时,学生被亲友团送到学校的居多数,自己到学校报到的很少,究其原因在于学生第一次出远门,亲人不放心。入学后,对学校的感觉还可以,可见学校给同学们了比较满意的生活空间。迄今为止,对学校的制度比较了解,并能够遵守的占78%,对自己选择专业经亲戚朋友介绍的居多,了解并对该专业感兴趣的占71%,对学校的学生工作比较了解的占72.8%,对学校食宿满意的学生居多。
  从中学到大学,需要一定的过渡时期,为了能锻炼自我、张扬个性,面对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加入社团,如演讲与口才协会,爱心协会,文学社,英语协会等的占到63.4%。能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学生占62.2%,多数学生对学校举行的讲座、球赛、电影等感兴趣,能参与到其中。希望学校在课余时间组织其走出校门,接触社会的占57.58%。大多数学生的朋友人数维持在30个以上,少数极善于交际的学生的朋友人数可以达到45个以上,也可以看出学生们是善于交往、和睦相处的。
在大学校园里,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大学生的恋爱问题,41.7%的学生认为不影响学习就行,认为太早,毕业后再说的占了30.7%。随着学习环境的改变,学习与课余生活处理的不是很妥当,有的学生甚至考试作弊,面对这一问题,认为不公平,学校应该从重处罚的占27.5%。
  综合而言,调查中最主要反映出来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学生角色转换不及时、奋斗目标不明确、就业压力比较大、自信心不足等。
  二、形成原因分析
  大一学生,每个人的适应能力都不一样,能及时适应大学生活的能占到半数以上,但还是有部分学生不能及时地转变自己。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如上课不注意听讲、记笔记,对自己的要求不严,上进心欠缺,还有的由于参与课外活动较多而影响到了学习等。
  对于今后的个人奋斗目标、目的不是很明确。首先,现代的大学生可能认为上了大学,休息一下再说,但却失去了好多锻炼自我的机会;其次,随波逐流的也存在。因此,为自己制定一个奋斗目标,在大学里是必备的。就业压力大,对于专业前景不清晰,对于未来的目标渺茫,心理压力大。
  当然,就大一新生而言,大多素质较高,有一定的能力。但问题也是存在的,我们应及时的纠正学生的错误,提高学生的办事能力和动手能力等。
  三、提出几点建议
  (一)帮助减轻绝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压力。帮助减轻学生就业和升学的心理压力调查结果显示,对未来的社会竞争的心理压力者占一半以上。在生活中感觉最苦恼的问题中,有40%以上的学生的回答是竞争激烈,有近50%的学生感到就业前途未卜,这个调查结果说明,我们的学生有两个方面还要加强:一是加强就业指导。要真正把就业指导纳入到学院的各项工作中,要使学生的整体职业素质在校期间就真正得到提高,为走向社会打下较好的基础,这不仅是育人的要求,更是社会的要求。为此,要帮助学生从大一开始就根据自身性格、气质、兴趣、爱好、特长及所学专业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在大二和大三还要根据实际进行不断调整;同时,还要注重学生求职技巧和创业教育,并按照教育部要求努力提高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二是加强升学指导。鼓励同学们参加专升本,函授等考试,但从以人为本,对学生全面负责和终生负责看,应该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为下一步的继续学习创造一些条件。
  (二)帮助学生减轻对自学和学习能力信心不足的心理压力。调查结果显示,在学习能力方面,有45%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学习能力一般;有40%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最欠缺的是自学能力。这些学生有一个共同的心理障碍,就是为自己的学习能力特别是自学能力而忧心忡忡,担心将来难以适应社会竞争的需要。针对于此,我们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具备学习能力特别是自学能力的信心;其次,在我们教育教学中,要努力采取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加强学生学习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培养,真正做到“授人以渔”,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自信度;第三,要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要让学生知道每个人的学习方法是有差别的,只要适合自己的方法就是好的方法。不同的同学的学习和研究方法显然是不同的。所以不要迷信和拘泥十某一种学习方法,而应摸索自己最适应的方法,有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心理的压力自然就减轻了。在班里成立学习兴趣小组,鼓励大家互帮互学,提高大家的学习能力。
  (三)帮助学生减轻适应环境和提高社交能力的心理压力。调查显示,在环境适应方面,由于入学时间短,有40%的学生对学校的环境不太适应;而在社交能力方面问题就更突出了,有半数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最欠缺的是社交能力,有了问题不愿意倾诉和发泄,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在学习遇到困难时希望找同学研究,可见朋友和知心的同学对他们是非常重要的。这些问题导致他们心理压力很大,希望老师能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学校的新环境,提高交际的能力,改善同学之间的关系,多从同学中得到一些温暖,减轻在这方面的心理压力。为此,及时安排新生入校教育,对新生进行,“如何上好第二课堂的教育”,及时扭转同学们对待大学生活的态度,以理性的思考为自己的大学制定奋斗目标,珍惜在大学里深造的机会,把握好自己,用行动证明自己的能力。在参加课余活动的同时,要处理好学习与活动的主次关系,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参与活动。
  总之,大学生应当具备自尊、自律、自立、自理、明理、诚信、有责任感、有使命感、有道德、勤劳、节约、文明科学的素养,培养自己飞扬个性、积极创新的思维。在遇到挫折困难时,勇于迎难而上,或者及时与老师同学交流取得帮助。作为老师要努力配合好学生,尽量为他们提供丰富的大学生活。从学校到系里,从各方面了解同学,使之发展成为综合型素质人才。
  “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面对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更应当严格要求自己,增强自我调控能力,把理想与实践结合到一起,把自己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作为高校教师,我们学生工作本着“三个一切”的宗旨,为同学们提供更多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机会,锻炼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达到学校、老师、学生统一化、学生素质发展全面化、思想行动一体化。
  (作者单位: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

主要参考文献:
[1]苏堪宇.菏泽学院新生素质状况抽样调查报告[J].黑龙江科技信息(科教文化版),2010.8.
[2]林清华,单鹰.当前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状况调查报告[J].教育科学研,2005.5.
[3]傅彩云,张学众.大学新生心理素质调查对比分析及对策[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6.
[4]王剑兰.大学专科生素质的调查与学科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2004.6.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64611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