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493期/文化/教育/正文

发布时间

2014/7/2

作者

□文/郭 薇

浏览次数

204 次

探究型教学在太极拳教学中的应用
  [提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逐渐对健身方面有着独钟的研究,而太极拳具有全面性、适应性、安全性等特点,因此被更多的人们所喜爱并学习。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学生不能够充分了解太极拳的基本知识,更不了解拳法动作的深层含义以及其特点,从而导致教师教一套而学生们忘记一套,没有真正的进行吸收、掌握。因此,对于富含我国汉族传统文化的太极拳武术来说,不仅需要掌握其中的理论知识,而且需要教师采取相关教学资料、教学工具,亲自示范传授于学生,从而使得学生更好地掌握太极拳的武术精神。另一方面,探究型教学在太极拳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种方法不仅满足了学习者的学习要求,而且让学生更好地将太极拳教学理论以及拳法进行掌握。
  关键词:探究型教学;太极拳;应用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5月6日
  本文将探究型教学法进行了简单的概述,并针对探究型教学法在太极拳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总结,使得探究型教学模式让更多的教育者对其应用以及了解,从而使得太极拳教学的相关理论被学生们更好地吸收、掌握。另一方面,探究型教学对学生们有着较深的影响,这种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自身相关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并且培养了学生们的自主探索精神。因此,探究型教学法应被广泛地应用以及推广。
  一、探究型教学法概述
  什么是探究型教学?探究型教学最早由研究学者杜威提出的,是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提出一些事例以及问题,让学生自主观察、思考、讨论、总结,这种教学法以学生为主导,教师通过将事例以及问题告诉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其原理与结论,这种方法不仅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自主能力得到了提升,并且更好的掌握了太极拳理论知识以及拳法。
  在进行探究型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地收集相关资料,并采用多种授教方式对学生进行传授太极拳相关理论与拳法动作,使得学生们对动作形成过程有了更深的了解,从而更好的发挥太极拳拳法以及其精神。探究型教学模式具有开放性特点,其根据每个学生的身体特点以及相关太极拳传授经验构建了太极拳动作。这种教学方法不再像传统教学方法那样让学生恪守行为规范且难以理解太极拳的理论知识以及动作,而是一种自主了解太极拳传统文化而掌握行为模式的载体;另外一方面,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使得学生们不断地积累知识经验,而且还不断地对其进行良性改善,从而实现了对学生们终身体育精神和体育行为的培养目的。
  二、太极拳特点简述
  太极拳有以下来源:第一,综合吸收了明代名家拳法,由戚继光三十二势长拳而编成的;第二,同时结合了道家导引、吐纳之术,在太极拳中对意念以及心境比较讲究;第三,结合运用中国古代的阴阳学说以及中医经络学说。
  太极拳的特点:第一,使得学习者的意、气、形、神逐渐趋于圆融一体的至高境界;第二,对学习者的自身综合素质有着很大的提升作用;第三,太极拳对学习者的身体素质也有着较积极的影响,既是一种武术,也是一种运动、表演;第四,太极拳拳法使得学习者的反应能力以及力量都有较深的影响。
  综上所述,太极拳拳法遵循着阴阳之理,在技击过程中可以通过听力来感知对手的力量大小以及方向,从而更好的发挥自身的太极拳拳法。另外,太极拳综合着我国汉族传统文化特色,且动作速度较慢,适用于各种年龄段学者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具有安全性。因此,太极拳拳法不仅被更多的国人学习,甚至也受到国外友人的青睐。
  三、探究型教学法在太极拳教学中的应用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探究型教学让学生自主观察、思考、探讨其中的理论,让学生能够得到太极拳教学中的核心知识,从而使得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感悟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另外,在太极拳教学中需要学生去掌握太极拳的基本规律以及运动特点,并且需要掌握太极拳的理论知识。太极拳是属于我国武术中的一种拳法,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具有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的功能,受到广泛的群众的喜爱,其核心思想为太极、阴阳辩证理念。太极拳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后,被国家体委将其改编为体操、表演、体育等比赛用途,是中国武术拳种中最有生命力的一种拳法。
  综上所述,太极拳是一项复杂的拳法,对身体协调性有着较高的要求,其拳法不仅需要结合动作特点,而且需要呼吸配合。因此,在探究型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消化能力而适当调整太极拳的难易度;同时,要利用探究型教学法让学生更好的学习、理解,从而掌握与消化太极拳的理论以及系统动作。
  (二)需要明确太极拳教学的组织形式。探究型教学法不仅需要教师进行理论传授,而且针对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以及理解能力来进行引导学生掌握太极拳的理论。因此,在探究型教学下不仅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发挥出其主观能动性,而且要与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自主去学习与掌握。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然后每组当中设立组长,通过将太极拳的理论知识传授以后再亲自做出动作示范,示范完毕后让学生自主领悟到其中的动作,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更好的让学生理解与掌握。另一方面,太极拳教学课程完毕后,教师适当的布置一些课余作业,让学生更好的对课堂知识进行消化,如果在课下发现难点可以在下节课提出,教师带领学生们共同探讨难点并解决难点,从而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三)教学材料的准备。在进行教学之前应搜集各种教学材料,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太极拳理论知识。另外,针对太极拳理论中的难点知识,需要搜集相关材料以及相关动作教材,从而更好的帮助学生了解、熟悉太极拳的文化底蕴,例如:太极拳的发展过程、各门派特点、动作要点等等。此外,对于教学材料准备方式来说,可以多元化、技术化,例如:采取计算机、多媒体的方式进行传授太极拳的基础理论以及太极拳的动作招式,还可以通过图片、影视等方式进行太极拳教学,从而加深学生们对太极拳动作招式的记忆与了解。
  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将太极拳各招式的身体构造特点进行着重分解讲述,同时将运动损伤问题进行说明,注意讲解语言感染力,从而让学生更好地领悟其中的动作与理论。另外,正确引导学生阅读与太极拳课程相关的书籍、影片。
  四、结语
  本文主要通过将探究型教学在太极拳教学的应用进行分析阐述,从而使得更多的教学者了解到这种教学模式对教学有着较明显的效果,使得学生们更好的掌握太极拳其中的奥秘以及太极拳每一动作的特点,最后将太极拳教学中所有的知识进行掌握而充分发挥太极拳精神。所以说,探究型教学对于太极拳教学而言有着较深刻的积极意义。
  (作者单位: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范哲华.福建省高校太极拳开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
[2]何荣杰.信息化背景下教学设计模式[A].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6.
[3]姚毓武等.素质教育思想观念与高校体育[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2.
[4]陆森召,宋卫东.“攻防含义”在太极拳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5]朱凯,胡秀娟,李守平.竞技武术套路“旋风脚720°+马步”动作速度特征的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4.
[6]丁剑翘,杨瑞彬.太极拳教学再探——表象训练在太极拳求形阶段的应用[J].武术科学(搏击)学术版,2005.6.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79631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