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257期/以人为本/正文

发布时间

2004/9/29

作者

-

浏览次数

4095 次

硕士研究生教育与个人资本边际效率
  
  提要 本文依据凯恩斯在他的《通论》中曾指出的观点:资本边际效率,乃等于贴现率,用此贴现率将该资本资产的未来收益折为现值,则该现值恰等于该资本资产之供给价格,提出目前硕士研究生教育与个人资本边际效率的问题。文中根据我国有关统计资料和对未来收入增长率的预测,研究我国接受硕士研究生教育者个人的成本、收益问题。
  所谓投资,是指为了将来的消费而放弃现在消费的活动,是跨时期的选择。凯恩斯认为资本边际效率是影响投资的一大主要因素。资本边际效率是增加一笔投资预期可得到的利润率,也就是预期利润率,它反映了预期新投资的获利性,是投资的收益性和时间性的表现。资本边际效率强调心理因素,投资者对投资所获未来利润率的预期是由投资者的心理因素决定的。目前,我国报考硕士研究生人数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02年全国报考硕士研究生人数为62.4万人,2003年全国报考硕士研究生人数为79万人,2004年为94.5万人,这种考研热从某种角度看正是人们对研究生教育的资本边际效率看好,对研究生教育投资所获未来利润率的预期较高的心理因素决定的。
  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发展很快,但在国家大力提高国民素质的同时,我们不禁想到是不是每个人都应该接受高等教育?接受了研究生教育就一定能获得个人投资的预期收益吗?在人力资本的投资边际效率也遵从资本边际效率递减的情况下,我们还应该加大个人高等教育的投资力度吗?
  我们以2000年进入大学学习的三年制自费硕士研究生为例,研究以下三个指标:
  1、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个人总成本;
  2、硕士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的收入差异比较;
  3、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个人投资的预期收益。
  这三个指标有着内在联系。第一个指标研究的是硕士研究生三年学习个人所投资的成本。第二个指标研究的是硕士研究生毕业生与同龄的未上硕士研究生的大学本科毕业生相比,个人的年均收入。第三个指标研究的是硕士研究生教育投资的全部收益现值与其全部成本(近似为供给价格)现值相等时的贴现率。这一研究可以表明,三年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投资是否有利,投资效果是优还是劣。
  一、关于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个人成本
  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个人成本,是指学生为了接受硕士研究生教育,由个人或家庭支付的各种费用和付出的所有成本。可以近似的认为这个成本等于其供给价格,一般由个人直接成本和个人间接成本两部分组成。所谓个人直接成本,是指由个人或家庭以货币形式支付的经常性成本,主要包括:学杂费;书本等学习用品费;往返学校的交通费;额外的吃、穿、住费用(指学生因上研究生在吃、穿方面多支出的费用和住校所花费的住宿费),以及多支出的参加文娱体育活动的费用等等。所谓个人间接成本,是指不是以货币形式支付的成本,一般主要是指因上研究生而放弃的收入即一种机会成本,在数量上它相当于同龄人中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以后三年收入的总和。
  1、硕士研究生个人直接成本。它应由两部分组成:第一,学杂费和住宿费部分。按2000级学生入学时的收费统计,平均每生每年大约7000元。第二,其它部分。据国家统计局1998年对全国部分省市的抽样调查,当年本科毕业生因接受研究生教育而产生的人均额外支出(即当年的实际支出减去如果不进入高校学习也会产生的原来的消费支出)如表1:



  若这项额外开支的直接成本按年均递增10%计算,那么,硕士研究生三年的平均额外支出如表2:



  由此得出2000级硕士研究生在校三年人均个人直接成本如表3:



  2、硕士研究生的个人间接成本
  首先要说明的是,为了统计和计算的方便,2000届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年收入一律从2001年起算;2000级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的年收入一律从2004年起算;2000级硕士研究生在校三年的开支一律算作2001-2003年的开支。这虽与其实际收入和开支情况有一定的误差不十分精确,但作逐年滚动计算,这点误差可以忽略不计。
  其次要说明的是,文中确定2001年大学文化程度的城镇居民年平均收入依据有两个:一是国家统计局城调队,结果表明,非在校生的城镇居民受教育程度对其收入有较大影响。1996年,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者的年平均收入为10488元,而硕士研究生文化程度居民的年平均收入为20426元。二是国家信息中心1998年发布的研究报告认为,从90年代末起,今后15年中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年平均增长率将保持在13%以上。据此,在确定2001年大学本科文化程度的城镇居民年平均收入时,以1996年的10488元为基数,并按年均增长率13%计算。这样,我们较充分地估算了2000级硕士研究生的个人间接成本。
  还要指出的是,居民的收入不仅由人们受教育的程度决定,还与居民所在地的经济发达程度、劳动力就业率,以及居民本人年龄、工龄的函数相关。对于年龄、工龄这两个变量,我们是以刚刚毕业的岗位新手为特定的研究对象,因而在引用抽样调查的居民平均年收入数据时,需要设定一个收入系数μ,对不同年龄段、工龄段的居民平均收入进行调整。大学刚毕业找工作难度较大,这一层次的劳动力供给越来越多,因而刚上岗时收入较低。据调查和研究,本科毕业生刚就业的收入系数取μ=0.6比较合适。
  综上所述,确定2000年本科毕业生就业后,2001年的平均收入基数应为:
  10488(元)×(1+13%)5×0.6=11594(元)
  以后两年的平均收入依次为:13101、14804元
  因此,一名硕士研究生,从2001年至2003年三年期间的个人总成本分别为:
  2001年:10088+11594=21682(元)
  2002年:10397+13101=23498(元)
  2003年:10736+14804=25540(元)
  二、关于硕士研究生教育个人投资的预期收益
  研究这一指标,就需对2000年本科毕业生上三年研究生与未读研立即就业的这两类人终生的预期收入,逐年作一比较。
  1、关于2000年本科毕业生就业后终生的预期收入问题。研究这一问题必须确定收入基数、年增长率和收入系数三个要素。1996年我国大学本科程度居民的年平均收入为10488元,按年均增长13%计算,2004年的收入基数应为22420元;从2005年起至2014年,收入水平年平均增长率按8%,2014年及以后年平均增长率均按5%计算;刚就业的前三年,收入系数取μ=0.6,以后每过四年系数上升0.2。即收入系数在2004年时为0.8;在2008年时为1.0;在2012年时达1.2,2016年时收入系数可确定为1.4,这样的高峰可以一直持续到他们50岁时,这时我们将他们的收入系数确定为1.2;在他们55岁时,收入系数为1.0,直至他们60岁退休。为体现“终生差别”,假定他们60岁退休后收入系数为0.8,并且工资不再变化,并又继续计算了他们61-65岁时与同龄的硕士研究生文化程度者的收入差别。所谓终生预期收入,也就是到65岁时。
  2、关于2000级硕士研究生终生的预期收入问题。同样必须确定收入基数、年增长率和收入系数三个要素。1996年我国硕士研究生文化程度居民的年平均收入为20426元,按年均增长13%计算,2004年的收入基数约为45200元;在2014年之前,他们的收入水平年平均增长率按10%,2014年及以后年平均增长率按5%计算;收入系数在刚上岗时的2004年取μ=0.7;从2008年起取μ=0.9;从2012年起取μ=1.1;从2016年起取μ=1.3,从2020年时取μ=1.5,这时他们的收入系数达到了高峰。直至2028年时,收入系数才恢复为1.3,在2033年时,收入系数为1.1,60岁以后,他们的收入系数为0.9。
  3、按照上述思路和假定,将这两类人的终生预期年均收入差额列举如下:
  这只是根据以往的有关调研和对个人收入增长的预测所作的推测。最近,据所作的薪资调查表明,我国个人收入确与学历成正比。
  三、关于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个人资本边际效率
  经济学中资本边际效率是增加一笔投资预期可得到的利润率,也就是预期利润率,它反映了预期新投资的获利性,是投资的收益性和时间性的表现。当一项投资的资本边际效率r大于市场利率时,就可以继续投资。教育投资的个人资本边际效率,是教育投资的全部收益现值与其全部成本(供给价格)现值相等时的贴现率。以r表示硕士研究生教育投资的个人资本边际效率,r的值可通过解下列方程求得:


其中:t表示距研究生毕业的2004年的时间,单位为年;Bt表示硕士毕业后第t年的净收益,即与未上研究生的本科毕业生相比,第t年的收入差额;Ct表示研究生毕业前第t年的供给价格(个人成本)。
  将前面估算出的Bt,Ct值代入,方程即为:




  通过逼近法可以求得r的近似值:r=30.0257%。即2000级硕士研究生教育投资的个人资本边际效率约为30.0257%。
  一般来说,发展中国家的教育个人资本边际效率高于发达国家,这是因为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成本一般相对较低,而且由于居民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相对稀缺,使得高学历的人一般收入较高。当然经济学中的资本边际效率递减的规律,在高等教育投资方面也会发生作用。即:在大学毕业劳动力供求关系不变的情况下,如果研究生教育规模越来越大,其培养的劳动者数量越来越多,甚至超过市场需求,那么两类劳动者人均收入的差距就会相对缩小,高等教育的个人资本边际效率就会降低。但是,就目前来说,即使一些家庭暂时无力为子女支付接受研究生教育的个人直接成本,全部需要依赖于贷款,一名硕士毕业生就业以后,通常也是有能力在不长的时期内还本付息的。所以,应大力提倡家庭贫困的学生利用国家助学贷款政策。银行也应积极配合,积极开展助学贷款业务。(□文/贾 娜 )

参考文献:
[1]杨继瑞:现代投资经济学[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55
[2]王楠:今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情况[N],陕西日报,2004年1月23日
[3]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78
[4]国家统计局城调队:中国物价及城镇居民家庭收支调查统计年鉴[M],国家统计局,1998.26—27
[5]国家统计局城调队:中国物价及城镇居民家庭收支调查统计年鉴[M],国家统计局,1996.32—33
[6]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92
[7]杨继瑞:现代投资经济学[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182
[8]孙启光:微观经济学[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223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803628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