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493期/文化/教育/正文

发布时间

2014/7/2

作者

□文/张玉萍 高宏欣 樊永霞

浏览次数

209 次

基于工学结合模式的高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提要]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现状,探讨基于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主要是通过构建工学结合模式的高职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条件体系、管理体系、评价体系等有效机制,以促进实践教学体系的发展。
  关键词:工学结合;实践教学;职业技能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5月9日
  教育部在2005年提出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职成[2006]4号文中提到:职业院校推行工学结合,“是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有效促进学生就业的需要;是帮助学生,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需要;是关系到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一个带有方向性的关键问题”。因此,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而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对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进一步明确高职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传统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存在两大误区:一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实行一刀切,不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发展;二是虽然重视了技能的培养,但实践教学内容远远落后于工作实际,技能的实用性不强。
  构建基于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关键是进一步加强产学合作关系,缩小或避免学校教学与工作实际的距离。全面推进工学结合关键在于取得企业的共识,保证学生能够接收到足够的技能训练,以市场为导向,培养适应企业、行业所需要的人才。
  二、持续改进和优化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基于工学结合模式的每一个实践教学环节设计都必须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和能力要求来进行,在内容组织上,既要反映现代企业的技术和管理前沿水平,又要融入现代企业员工综合素质要求,努力使学生既得到专业技能的训练,又能感受现代企业文化。 
  在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方法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使其突出工学结合特色。在课程设计、综合实训、毕业实习等传统的实践教学项目上,增加工学结合的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内容,如职业资格认证考试、职业生涯设计、职业拓展训练等;同时,选择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方法,如顶岗实习、现场参观、实物演示、模拟实训等。
  三、全方位建立实践教学条件体系
  改变以知识结构的课程内容组织,开发基于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训教材,充分发挥学校与企业的优势,产学双方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实训教材,使教材内容更加贴近工作实际,使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
  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塑造具有真实职业氛围实践课堂,同时拓展校外实训基地,深化校企合作,充分利用企业资源补充改善校内实训条件,促进工学紧密结合。
  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各项技能竞赛,不断提高自身技能水平,展现个人技能特长,培养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技能的提高。
  四、逐步健全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紧密围绕课内实训、专项实训、综合性实训、毕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顶岗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出台相关管理制度,明确各环节的质量要求。
  建立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系统,构建由教学督导人员、院系(部)教学管理人员、教师代表和学生信息员组成的教学质量信息反馈和监控组织系统,为实践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发挥提供监督和保障作用。
  定期开展实践教学专项工作检查。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对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毕业设计、毕业实习、专项实训、综合性实训、顶岗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专项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科学设计实践类课程的教学质量测评指标,建立相对完善的学生评价制度。设置科学合理、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践类课程质量测评指标,组织学生对承担实践教学任务的教师进行教学质量评价,评价实训准备情况、指导教师的工作情况及实训效果。在此基础上,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积极寻找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改进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开展实践教学工作的考核评比。通过定期与不定期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教学部门和教师的实践教学工作进行周期性考评,奖优罚劣,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五、全方位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基于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建设不能像传统的理论学习,应该更加注重各方面的综合评价,可以采用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指导老师的评价、过程考核评价以及企业评价,多重评价使得对于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结果的评价更加全面、科学。其核心是量化指导评测体系,必须注重细节,从小事做起,认真梳理社会、企业对于学生的要求,并把这些要求分解到实践教学的流程中,以量化的方式进行考核,确保对学生培养的全面、准确。
  总之,构建一个完善、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完成必将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有助于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并不断促进专业的蓬勃发展。
  (作者单位:石家庄科技工程职业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韦敏.关于加强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管理的思考[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1.6.
[2]周谨.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J].广西轻工业,2010.4.
[3]刘选.工学结合模式下校外实践教学管理的问题剖析与对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3.
[4]姚永聪.高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5.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78291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