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提要] 本文通过选取了“大学生党员发展现状”、“党组织建设现状和问题”、“学生党员的思想和后期教育”、“大学生党建工作的路径探究”等问题,对常州市相关高校的问卷调查,从大学生对党员标准以及入党程序的了解情况分析、大学生对于党员理论的学习情况分析、党员发展工作开展情况分析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研究方法;高校学生建党;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4月28日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样本调查范围
第一,区域范围。本课题研究的地域范围是常州市的在校大学生,包括科教城、常州工学院和江苏理工学院的学生。
第二,研究样本调查对象。由于大学生党建工作并非只是依靠大学生党员个体就能完美解决的问题,这项工作需要大学生党员和高校党组织的协同配合,更需要广大大学生非党员群体的支持和帮助,因此,此次调查对象涉及常州市各高校在校大学生,其中主要调查对象为高校在校大学生党员。
(二)调查问卷设计。大学生党建工作涉及问题繁多,从一个对党怀有一颗赤诚之心的大学生一年级新生,到真正成为一名面对党旗庄严发誓的学生党员,这之间有很多工作需要每一位大学生和所在的高校学生党组织共同协作。本次调查以更明晰地了解现今常州地区大学生党建工作进展情况,总结已有的进步和成果,发现不足之处以促改进为目的,就常州市大学生党建工作创新路径与完善策略的课题,分别针对大学生中党员部分和非党员部分设计了两份调查问卷,选取了“大学生党员发展现状”、“党组织建设现状和问题”、“学生党员的思想和后期教育”、“大学生党建工作的路径探究”共7个部分、60个问题。在2013年5月28日至2013年7月13日的调查期间,共发放500份调查问卷,最终回收有效问卷480份,回收有效率为96%。
二、研究样本的基本情况及分析
(一)大学生对党员标准以及入党程序的了解情况分析。大学生党建工作是当下关注的热点话题,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新生党员力量的强大与否,对建立一个健康向上的党组织影响深远。而当下大学生党建工作的现状又是如何的呢?针对课题,本研究小组以各在常高校为依托,针对各个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展开关于学生党建工作的调研。本次调研采用实地纸质问卷和网络电子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多方位的对在常大学生在学生党建,入党动机,党内学习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了解。通过对调查数据资料的汇总和分析,我们发现学生党员的质量相对于数量还是略微滞后的。其表现出的主要问题如图1所示。(图1)
根据调查问卷有关数据显示,在常大学生对成为一个党员需要达到哪些标准只有13%的同学很了解,有70%的同学对一个党员应达到哪些标准了解程度一般,而有16%的大学生对于党员标准不了解,甚至不想了解。由此看出,常州市大学生对于一个党员的准则了解程度总体达到一般水平。而作为一个大学生党员应发挥先锋模范和骨干带头作用,这既是党组织对大学生党员的基本要求,又是大学生党员义不容辞的光荣使命。大学生党员只有从政治、学习、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发挥好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努力做到思想先进,学习优秀,工作积极,生活热情,才能在学生中树立起大学生党员的良好形象影响和团结广大同学共同进步。
党员的发展基本程序,是对一个大学生能否成为一个合格党员的基本测评。了解党员的发展程序,可以给大学生的学习和工作树立一个良好的标杆,从而可以推动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以一个党员的要求来衡量自己。不仅如此,那些身为党员的同学应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学习上是同学们的榜样,在生活中是同学们的表率,带动其他同学一起进步。表中显示在调查的400位大学生当中,有250多名学生对于党员发展基本程序达到基本了解的水平,非常了解与不太了解的人数大致相当在50人左右,根本不了解的人数只有20多人,基于当前大学生对于党员发展基本程序的了解大致在基本了解的水平,针对调研数据,为弥补不足应该开展丰富的党员建设活动,普及党员发展知识,从而增加大学生入党的积极性。(图2)
(二)党员发展工作开展情况分析。(图3、图4)以上两张表数据显示:在党员发展工作体制中33.5%学生认为党员发展制度齐全,但执行流于形式;29%学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不够深入;20%学生认为党员发展数量与质量不协调;17.5%学生认为学生党员监督评价体系不完善,对党员监督乏力。在党员发展工作中:300人次学生认为工作衔接不好;254人次认为党组织人手不足;212人次认为教育引导缺乏;176人次认为学生在校时间短;还有82人次认为有其他原因。
针对以上党员发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组又进行了对党员发展工作需要从哪些方面改进的调查,调查结果如图5所示。(图5)其中人数最多的有272人希望完善“推优”制度;210人希望改进培养方式,实行分阶段培养;152人希望完善培养制度;146人希望进行早启发、早教育、早培养;122人希望改进党支部设置形式;另外还有86人希望发挥典型引路作用。针对这一情况,为进一步推进党员工作的发展,首先要做到的是完善“推优”制度,以及改善党员的培养方式,实施分阶段培养等措施。各级党组织、有关部门及全体党员干部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高度忠实并努力做好大学生党建工作,才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
(三)党建创新工作开展情况分析。创新在党建工作中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不仅可以带动大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突破传统思维是党建工作达到一个更高的领域。把握大学生学习、成长和党建工作的发展性规律,以不断的改革和创新来提高发展大学生党员质量。培养大学生入党,启发他们的共产主义觉悟,实质上是他们思想的形成、巩固、发展与外部教育作用的辩证统一过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内因,党组织开展的各种教育、培养、考察、管理、服务等都是外因。作为外因的大学生党建工作,可以根据这个发展性规律,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学生党支部的自身建设,不断丰富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形式与载体,不断拓展活动空间。这不仅有利于扩大大学生党建工作的覆盖面和在青年学生中的群众基础,而且也增强了党支部教育、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最终也将提高发展大学生党员的质量。
表中显示14.5%学生认为创新力度很大,新内容很多;24%学生认为创新力度较大,新内容较多;36.5%学生认为创新力度一般,新内容不多;17%学生认为创新力度小,新内容极少;8%学生认为工作毫无创新,没有新内容。根据数据得出,创新力度总体处于一般水平,创新力度不是很高,也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解决创新难的问题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创新组织形式;二是创新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途径和方法;三是创新学生党员的培养方式;四是创新平台建设,实现党员活动场所阵地化;五是创新考核方式,实现考核日常化;六是创新党支部活动形式,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这样才能使党建工作与时俱进,开展的丰富多彩。
总而言之,各学生管理相关部门需要分工协作,相关主体应当找准定位、各尽职责、落力创新,才能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把广大优秀青年学生紧紧凝聚在党组织周围,把更多符合条件的学生吸收到党员队伍中,不断壮大高校学生党员队伍,不断提升高校党员队伍的战斗力和影响力。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站在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高度,不断探索大学生党员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探索长期发展大学生党的革命意识和创新意识,促进高校学生党建的有效开展。
(作者单位:江苏理工学院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陈媚.新时期大学生党建工作从低年级抓起的思考[J].福建高教研究.2005.2.
[2]张亚平,田丽萍,刘刚,白丽,程模香,王仲科.新时期大学生党建工作创新研究[J].世纪桥,2008.4.
[3]朱锦秀.论艺术院校大学生党建工作创新的有效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2.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