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493期/公共/财税/正文

发布时间

2014/7/2

作者

□文/王若钧

浏览次数

661 次

浅谈电子政务产生的背景
  [提要] 本文分析电子政务产生的背景,可使我们了解电子政务产生的起因、最初的目标和催生电子政务的主要条件。对于认识电子政务,研究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电子政务;电子政府;信息;服务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5月7日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的一大主题,电子政务是信息化的一大领域,现已进入了我们的生活,正在影响着国家经济、国家政治和国家安全,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政府的欢迎。电子政务的产生与兴起有着其深刻的理论背景和丰富的实践背景。
  一、政府再造之风席卷了当今西方世界
  政府再造就是对公共体制和公共组织进行根本性的转型,以大幅提高组织效能、效率、适应性以及创新的能力,并通过变革组织目标、组织激励、责任机制、权力结构以及组织文化等来完成这种转型过程。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尽管具有层次分明、制度严格、权责明确等特点,但在当前经济、政治、技术高速发展和环境变数日益增大的条件下,已显得日益笨重而繁琐;以电脑、网络、通讯为主的信息技术,正在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活和政府运作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各国政府都不同程度地掀起了公共行政改革运动,其范围涉及制度、程序、行为及理念等层面。变革的目标是重建政府的治理模式,实现政府再造。西方国家大多主张施行公共管理,并以此作为政府再造的重要环节,塑造一个具有公共服务精神的政府。
  二、国际社会倡导以客户为中心的政府
  在政府公共管理方面,许多西方国家正在从以政府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方向转变。对于什么是“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教授Don Kettle先生给出了如下的描述,他说:“以客户为中心的政府关注公众而不是官员,重视服务的效能而不是过程,它要以公共服务来塑造政府的行为。”  
  几年前,国际行政管理科学协会做了一个研究,它要求协会的成员列出行政管理方式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客户服务在财政因素之后高居第二位,高于其他因素如私有化、自我调节和可选择服务。由此导致了关于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政府的激烈讨论。
  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省政府成立了公共服务重构秘书处,它的职责是制订组织机构改革的策略,以保证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方式的实施。另一个创新是澳大利亚的中心链接系统,在那里联邦政府所有服务职能统一交给了中心链接系统,由中心链接系统把政府公务员的工作交给一个单一机构,让这个机构专司服务工作。政府部门专注于制订政策的基本职能。
  三、美国给世界树立了典范
  美国是电子政务的倡导者和先驱者,在众多实施电子政务的发达国家之中,美国是起步较早、发展最为迅速的国家,实践经验丰富而卓有成效。1992年,克林顿就任总统时宣布,他的政府将是一个电子政府。当时,他的目的是要将美国联邦政府改造为一个“少纸的”政府,一个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政府政务的有效性、效率和劳动生产率的政府,一个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政府内部业务流的“电子政府”。经过近4年的努力,至1996年元月为止,联邦政府的员工减少了24万人,关闭了2,000多个办公室,撤消了近200个联邦项目和执行机构,联邦政府的开支则减少了1,180亿美元。在对居民和企业的服务方面,联邦政府的200个部局确立了3,000多条新的服务标准,作废了16,000千多页过时的行政规章,简化了31,000多页的各种规定。“电子政府”的发展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
  四、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
  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加入WTO后就正式加入了经济全球化进程,标志着我国进入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阶段。加入WTO给我国带来机遇和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冲击和严峻挑战。与企业相比,我国政府受到的冲击最大。因为:
  (一)WTO要求政务活动的公开化。这种公开化是指政府决策和行政行为。除涉及国家安全及商业机密等不宜披露的信息外,都应通过适当的渠道和途径告知国际社会。为了保证竞争的公开、公平和公正,WTO多边贸易规则体系要求建立开放的贸易体制。要求各成员国政府必须提供准确的信息资料、充分的法律规章和透明的规则程序。
  (二)加入WTO要求政府运作的高效化。加入WTO以后,对外交往将日益扩大。各级政府在涉外经济贸易交往中的工作效率和运作状态,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政府的形象。WTO多边协议中的许多条款明确规定了各成员方政府的行为,必须遵守的时间期限,对我国各级政府的运作效率提出了明确的标准。“入世”后,需要我国各级政府及政府各部门提高整体效能,建立协调高效的政府运作机制。
  (三)加入WTO后要求政府管理手段的信息化。为了保护国内的企业,政府曾经通过关税,贸易壁垒以及调整外汇汇率等手段来对经济活动施加的影响。由于一些多边条约以及双边条约的签订,政府干预手段施行的空间被大幅度的压缩了。为了改善经济环境,提高企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政府所能做的是为国民和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五、新经济的发展对政府的改造形成了压力
  以知识经济、网络经济为基础的新经济的发展对政府的改造形成了压力。企业和居民希望通过“电子政务”与政府打交道更容易、更透明、更有效率。进而实现政府、企业与居民的一种新的伙伴关系。企业和居民要求政府由多层次、多部门,以“管”为目的,向一个“智能的”、以“客户”为中心转变。此外,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也希望借助于电子政务的发展,赶上新经济的浪潮,吸引新经济的企业入驻(如西班牙的巴塞罗纳、意大利的艾米利亚——罗马拉);或者,借此扭转传统产业的衰败,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如英国的罗斯里、德国的不莱梅)。
  六、全球化的竞争更加激烈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的加快,使得各国政府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世界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都在展开激烈的竞争,包括资金竞争、人才竞争等。竞争导致了资金、技术、人才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地流动,集中流向政府服务环境更好的国家与地区,政府的改革与转型就成了提升政府的竞争力的一种手段。1997年以前,因为美国当时的投资环境比较好。大量的资金流入美国,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流向美国最多的是欧洲,美国流向拉丁美洲,基本是这样一个格局。在“911事件发生以后,所有的资本流动几乎都是双向的,中国和亚洲成为资本流入的新的天堂。其原因是投资环境在发生变化。
  七、电子商务的发展进入成熟阶段
  电子商务在经历了一个发展热潮之后,已进入成熟阶段,正在向一个新的、更扎实的阶段发展。伴随电子商务发展取得的很多新技术成果如电子密钥,电子认证系统,网上支付系统等均可用于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的发展到一定阶段,对政府提供的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必须做出反应。电子商务要与国家的金融体系、税收体系、海关体系的进行对接,需要电子政务的支持。电子商务的发展为电子政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电子政务的发展给电子商务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密不可分。
  八、互联网的诞生
  在互联网出现之前,以办公自动化(OA),管理信息系统(MIS)为代表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已在政务中得到广泛应用。之所以不被称为“电子政府”,是因为这两者都是局部的,只处于政府机构内部改进范畴,并不涉及政府与社会的交往关系。而互联网的影响是全局的,是一种全新的社会联结工具,创造了政府与居民、政府与企业全新的联系方式,造就了政府对社会服务职能重组的新机会。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0年对62个国家所进行的调查,89%的国家在不同程度上着手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并将其列为国家级的重要事项。互联网技术既是 “电子政府”的技术起因,也是“电子政府”发展的基础。
  (作者单位:吉林省经济信息中心)

主要参考文献:           
[1]贾转红.我国电子政务的现状及发展策略[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
[2]张伟.当前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1.
[3]龙茂雄,张润彤.电子政务与政府行政流程再造[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78027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