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提要] 京津冀地处环渤海地区的核心区域,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依据“送出去、进家门”这一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过程,以北京、天津、河北为例,从服务需求、服务队伍、服务内容、服务效果等四个方面对三个地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进行综合比较和分析。通过比较,总结京津冀地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优势与不足,为促进三个地区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建设提供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京津冀;社区;居家养老
基金项目:2012年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青年基金项目“河北省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指标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SY12114);2013年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京津冀居家养老服务的比较研究”(项目编号:201310081016);2014年河北省社会科学研究民生调研专项课题“京津冀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比较研究”(项目编号:201401716);2014年河北省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河北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4030717)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京津冀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比较与借鉴
收录日期:2014年6月10日
一、研究背景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78亿人,占总人口的13.26%,2012年底进一步增长到1.94亿人,2013年底将超过2亿人。与2000年相比,中国人口老龄化在加速发展。面对数以亿计的老年人口,如何解决其养老难题、保障和提升其生活质量,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十八大报告提出,在新时期使“老有所养”的战略目标“持续取得新进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居家养老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从2000年开始,我国各地陆续展开了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财政实力、人口老龄化发展水平的不同,各地在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水平和服务效果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京津冀地处环渤海地区的核心区域,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本文以“送出去、进家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过程为研究视角,以北京、天津、河北为例,从服务需求、服务队伍、服务内容、服务效果等四个方面对三个地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进行综合比较和分析。通过此项研究,不仅有利于深入了解京津冀的社区居家养老的发展状况,同时在理论上丰富养老服务体系的内涵,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京津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现状
(一)北京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现状。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北京市常住人口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170.9万人,占北京市常住人口的8.7%。从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来看,未来20年内,随着生育率和死亡率的双双下降,北京市人口老龄化趋势将会进一步加剧。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北京市在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实施了居家养老(助残)服务,建立了社会化管理服务、社区医疗服务、法律援助服务和文教体活动服务等较全面的养老服务体系。
(二)天津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现状。2010年天津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05.77万,约占总人口的10.46%,预计到2050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50.44万,占到全市总人口的23.91%,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人预计达到183.99万,其人口老龄化水平高、高龄化水平高、人口老龄化速度快。面对日益剧增的老年人群,社区居家养老已成为缓解以上问题最直接、最经济的养老模式。截止到2012年底,80%的老年人依托社区实现居家养老,10%的老人实现政府购买服务,30%的社区建有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站和残疾人托养站,60%的社区实现各类老年服务组织网络化,老年人服务队伍达到5万人。天津市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已初具规模。
(三)河北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现状。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河北省65岁及以上人口为591.97万人,占总人口的8.24%,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上升1.19%。经过实证调研发现,河北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事业在起步阶段已有所发展。2010年7月河北省在全国率先以省政府名义出台了《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这是河北省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在这项文件中指出,到2015年底,全省力争养老机构床位数达到每千名老年人30张以上,3%的老年人实现机构养老,97%的老年人依托社区服务实现居家养老。在此基础上,河北省民政厅、河北省财政厅2012年9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对居家养老服务建设提出了更加详尽的指导原则和具体要求。目前,河北省已相继在廊坊、石家庄、沧州等地市开设社区居家养老试点,对提高河北省老年人生活质量起到了良好作用。
三、京津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比较
(一)京津冀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服务需求是老年人居家养老的首要问题,它决定着服务队伍的建设和服务内容的确定。章晓懿、刘帮成认为,居家养老所提供的服务主要是为居家养老的老人提供以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心理慰藉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本文以此为基础,将社区居家养老的服务需求分为以下四个层次:即日常生活需求、心理支持、医疗护理,以及其他方面。(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日常生活照料为服务对象的最基本需求,这项需求三个地区目前均已满足。随着基本需求的满足,服务对象可能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求如心理、精神、文化娱乐、医疗卫生等方面。相对而言,北京、天津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具有多样性、高层次的特点。如北京市老年人更注重医疗预防护理,对于预防和控制慢性病这方面的服务需求日趋强烈。同时,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在向心理慰藉、法律援助等全方位发展。这与北京市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天津市的老年人注重文化娱乐,这与天津市特有的文化特色有关。河北省老年人对居家养老的服务需求不高,多是衣食住行方面,日常照料成为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主要方面。
(二)京津冀居家养老服务内容差异较大。作为服务需求的具体实现,三个地区的服务内容也不尽相同,见表2。(表2)其中,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内容最为全面,不仅包括针对一般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照料,更有针对特殊老年人的特别服务,例如百岁老人补助医疗、养老餐车、养老无障碍服务车等。
天津居家养老服务内容主要集中在医疗保健、体育健身、文化教育等方面。河北省在相关政府文件中也明确指出:向居家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藉、法律援助、文化娱乐等就近便捷的居家养老服务。
(三)京津冀居家养老服务队伍的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不尽一致。本文从服务队伍的人员构成、服务队伍的专业化两个方面进行比较。由表3可以看出,总体来讲,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人员来源更广泛,专业认证制度更严格,即使是4050人员、失业人员等非专业服务人员也要经过培训后才能正式上岗。在保证居家养老服务队伍专业性的同时,有力地解决了弱势群体的就业问题。(表3)
天津市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队伍具有层次性,既有专业性的服务人员,也有包括亲人、朋友、邻里组成的亲情助老队伍。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及条件合理分配资源,不仅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经济、照料及精神等多方面需求,也有力地减轻了社会负担。在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方面,天津市服务队伍主要包括志愿者助老服务队伍和社会助老服务队伍,前者主要由专业人员和社区有经验的人士组成,后者主要由国家支持的专业人群组成。河北省社区居家养老的服务队伍中大部分是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直接凭经验上岗,只有小部分人具有专业素质。总体上来说,河北省服务队伍的规模较小、服务能力较弱、功能较为单一。
(四)京津冀居家养老服务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在服务效果方面,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三地区都取得了一定成绩,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总体来看,北京、天津的服务效果在服务对象的需求满足、服务内容的提供及服务队伍的专业化等方面为河北省居家养老服务建设提供了较好的借鉴。
为更好体现居家养老服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北京市致力于寻求服务制度的突破和服务方法的创新。在服务对象上,北京市服务对象开始公众化转变。在服务内容上,老年人福利内容向全方位方向延伸。在服务供给和递送模式上,建立政府服务购买机制。在服务手段上,广泛运用现代手段,使居家养老服务更加便捷。天津市通过社区日间服务、老年人互助服务、养老机构延伸服务、呼叫服务等多种形式服务取得良好效果,并已初步建立社区居家养老和居家护理为主、养老院为辅的新型社会化养老模式,其为老服务体系由单一化向多层化、全方位迈进。目前,河北省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尚处于起步阶段,其部分试点地区服务开展已初见成果。
四、结论和讨论
通过对京津冀三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比较分析发现,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呈阶梯化推进,三个地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现状代表了不同经济水平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不同发展阶段。
在服务需求和服务内容上,各地要确保满足现有老年人的需求,逐步增加服务内容,使一些有更高层次需求的老年人及时得到满足。同时,根据年龄、经济、健康等不同特点的老年人群,采取有重点、有针对性的措施,以便更好地提供服务。
在服务内容方面,京津冀三个地区相互借鉴。如河北省可借鉴北京、天津地区,在提供基本生活照料与医疗保健的同时,更要有针对特殊老年人的特殊服务,真正满足每一类老年人的需求。河北省与天津市可增加“小帮手”电子服务器、6156系列服务热线等服务内容。通过热线,不仅可以及时解决老年人比较紧急的问题,也可以减轻服务人员的工作负担,合理分配资源。
在服务队伍的建设上,河北省与天津市可以借鉴北京市对不同服务人员进行上岗培训的经验,使4050人员、失业下岗人员经过培训上岗再就业,不仅提高服务队伍专业性,而且可以充分提供再就业岗位,解决了这部分群体的就业压力。相对于一般服务人员,亲情助老服务队伍更了解老年人的生活习惯与生活需求。河北省与北京市可以借鉴天津市相关方面的实践经验,尝试建立亲情助老服务队伍,以取得更好的服务效果。
(作者单位:河北联合大学人文法律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杜鹏.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与变化[J].中国社会保障,2013.11.
[2]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新华网.http://www.xj.xinhuanet.com/2012-11/19/
c_113722546.htm.2012.11.19.
[3]任兰兰.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指标体系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2013.20.
[4]河北省民政厅财政厅关于加快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河北民政网.http://www.hebmz.gov.cn/inner/shownews.jsp?newsid=11634.2012.9.7.
[5]章晓懿,刘帮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模型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中国人口科 学,2011.3.
[6]北京市民政局关于贯彻落实《北京市市民居家养老(助残)服务(“九养”)办法》的意见.北京民政局网站.http://www.bjmzj.gov.cn/templet/mzj/ShowArticle.jsp?id=10625
6&NODE_ID=root.2009.11.24.
[7]苏畅.天津市城市居家养老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7.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