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提要]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消费群体,有着不同于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当代大学生群存在诸多不良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作为独立学院的一名老师应适时给他们提供帮助与指导。本文意在探讨如何引导独立学院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理财观。
关键词:消费观;理财观;消费心理;消费行为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6月19日
随着高等教育扩招的实施,我国独立学院在校大学生人数持续增多,这在客观上促成了大学生消费市场的形成。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其消费的主流是理性的、合理的,同时我们也不难看出,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与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他们的人生价值观,因此健康合理的消费观不仅能减轻家庭的经济压力,同时可以使我们当代大学生产生积极的人生态度。然而,奢侈,低俗的消费观,不仅浪费更会使我们大学生走向无法自拔的危险境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从小娇生惯养的大学生们对物质金钱的欲望一度膨胀,他们向往高消费,渴望高消费,对待理性消费的态度存在诸多的偏颇。
一、大学生消费观存在的种种问题
通过长期的工作实践发现,由于独立学院本身存在的特殊性,独立学院学生的学费完全由在校学生家庭承担,大部分学生来自于相对比较富裕的家庭,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大学生的消费趋势。同样因为大学生本身的特殊性质,他们目前并没有形成稳定,完整的消费观念,他们的自控能力不是很强,很多消费也会受到外在的诱导,比如广告,也会受到身边同学影响而产生的随机冲动消费。
下面就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做如下分析:一是刚进入大学,学生要进入一个崭新的生活环境,所有的人际关系从零开始相处,部分学生为了广交朋友,肆意用请客吃饭或者每逢生日等特殊意义的日子里,给朋友送礼非贵重礼物不送。大学生们面对感情物质投入时,很难把握理性消费的原则;二是大学生在家庭所处的地位决定,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就在父母和长辈们的精心呵护下成长,在进入大学前,他们的主要任务只有学习,部分学生没有自食其力的能力,更别说去勤工俭学或者去社会上兼职锻炼了。他们习惯于从父母那里伸手索要,父母也“乐意”给他们,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后,家庭便成为他们大手大脚消费的坚强后盾。
二、大学生消费行为偏颇的原因
(一)大学生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消费的无目的计划性和随意性的心理导致了大学生消费的盲目性;他们其中存在炫耀性消费,没有实在的消费需要,重物质消费而轻教育消费,消费的目的就是为了所谓的炫耀,没有实在的消费特需,另外消费的求同心理也是大学生的消费主流模式,很多消费行为容易受群里消费的暗示,大家接受的事物,个人也必须加以接受,这也是消费攀比之风盛行的原因所在,他们追求时尚潮流,为了别出心裁和与众不同而不惜奢侈浪费。
(二)高校在大学生合理消费的引导上存在欠缺。大学教育注重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素质的培养,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教育品质及个人素养方面的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很少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进行跟踪调查研究,从而无法正确引导大学生进行合理消费。没有刻意为大学生营造理性消费的消费环境,致使大学生的消费观存在盲目性。
(三)社会环境的影响。随着社会与大学校园的紧密联系,我们知道社会环境的影响对大学生的理性消费有着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大众传媒的影响,目前大学生对于社会的基本认识,对社会规则的把握程度不够,80%以上的影响来自于传播媒介。大众传媒对大学生消费的影响也是存在两个方面的:一方面将正确的、真实的价值观传递给大学生;另一方面大众传媒过分强调广告,创造消费的同时也扭曲了人生价值的真正意义,同时容易把大学生引导到过度消费、奢侈消费的歧路上去,这是一种严重的误导行为。
三、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并培养学生的理财观念
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必须将大学生的消费观的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高校教师和管理者应把正确的消费观和理财观念教育融入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各个环节中去,从而帮助大学生掌握理财知识和技巧,形成科学正确的消费理财观。
首先,要具备理财观念。大学生需要建立良好的理财念,做好理财计划,这样才能更好地学习和生活。学院可以通过贫困地区开展社会调查以及各种勤工助学等实践活动,使大学生体验到财富来之不易,同样也会使他们对自己不良的理财习惯和理财行为深刻反省。懂得金钱和劳动的关系,懂得父母的不易,从而更加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克制消费欲望,确立量入为出,建立科学有效的消费观和理财观,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从而形成正确的理财观念。
其次,高等学院可适当学习理财知识。为使学生有机会了解相关的理财知识,高校可以开设《消费经济学》、《理财常识》等理财选修课;利用班级团日活动或辩论、讲座、讨论和读书竞赛等活动组织一些与消费、投资、理财有关的专题讲座,强调理财的重要性,使学生了解正确的理财方式、理财观念和理财技巧等,使他们掌握理财的基础知识,提高理财能力。同时,高校可以要求大学生利用假期设计家庭理财报告,合理安排家庭的收支,开源节流,科学理财,培养他们对理财的兴趣,从而从根源上杜绝盲目消费。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成贤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郭玉蓬.高等教育新课题: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12.
[2]陈建华,赵志平.引导大学生确立理性消费观争议[J].学校建与思想教育,2012.
[3]赵阿妮.大学生消费观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