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495期/财会/审计/正文

发布时间

2014/7/23

作者

□文/赵连灯

浏览次数

2131 次

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其对策
  [提要] 伴随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腾飞,我国现代企业也有了质的飞跃发展,但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尚不尽如人意,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步伐,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度剖析,以减少风险,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本文通过挖潜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并提出企业财务风险相关应对策略。
  关键词:财务风险;成因;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6月17日
  一、财务风险内涵
  风险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它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简单而言,风险是指预期结果的不确定性,它是企业在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测或无法控制的因素影响,使企业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出现偏差,进而发生经济损失或获得超额报酬的可能性。
  财务风险是风险的一种具体表现,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财务风险是指在企业筹资过程中,由于融资渠道和方式不同,企业资本结构偏离黄金点,加剧企业未来债务偿还风险,并预期会导致企业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又可称为筹资风险;广义的财务风险是指在企业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无法预料或不可控制的因素作用,使企业实际报酬与预期报酬发生偏离,进而蒙受经济损失或取得超额收益的可能性。广义的财务风险基本等同于风险,均是预期结果的不确定性,不但包括预期损失的不确定性,而且还包括预期盈利的不确定性,它既可能给企业带来威胁,也可能给企业带来机会。
  财务风险主要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营运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风险与收益成正比例变化,风险越大,收益越高;反之,风险越小,收益越小。风险又有系统风险(即不可分散风险)与非系统风险(即可分散风险)之分,不可能完全消除企业风险,企业只能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之内,同时恰当利用风险,为企业获得超额报酬,为企业未来发展积累自有资本。
  二、企业财务风险成因
  (一)宏观因素。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宏观因素主要有:
  1、利率变动。利率直接影响企业举债利息,利率高低与财务风险一般成正比例变化。利率越高,企业举债将要付出财务利息就越多,财务风险就越大;反之,利率越低,企业举债将要付出的财务利息就越少,财务风险就越小。
  2、汇率波动。汇率波动直接影响企业外汇融资的财务风险。直接汇率越高,外币升值,本币贬值,企业财务风险越大;反之,直接汇率越低,外币贬值,本币升值,企业财务风险越小。但若是间接汇率,则与直接汇率相反。
  3、其他宏观因素。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因素很多,除利率变动、汇率波动之外,财政政策的变更,外部行业市场环境、经济环境的变化等,既可能给企业带来损失风险,也可能给企业提供收益空间和平台。
  (二)微观因素
  1、风险意识淡薄。目前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大多层次不高,专业素质不强,缺乏必要的风险意识,预测风险、捕捉风险能力欠缺,风险观念陈旧,前沿意识淡薄,风险国际接轨程度较低,导致企业应对财务风险能力不高,直接或间接加大了财务风险。同时,由于企业管理人员对风险理解肤浅,认为企业财务管理是一种价值管理活动,只要管理好资金就没问题,忽略了财务风险的影响,必然会导致企业财务管理出现偏差,增大财务风险。
  2、财务监管不力。现阶段我国多数企业财务监督管理体制尚不健全,缺乏规范、完善、系统的风险防范机制,监管效用没有真正发挥出来。财务监管不力,内部控制不严,就会为财务欺诈滋生提供了土壤,极易加大财务风险;同时,由于存在风险管理漏洞,企业难以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利用,必然会提高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和程度。
  3、资本结构欠佳。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资金构成及其比例关系,也就是指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目前,我国多数企业资本结构不佳,负债比例过高,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结构比例失调,直接导致了企业财务风险的增加,尤其是当利率出现波动、企业获利能力减弱或企业税前利润率低于利息率时,这种财务风险就会被无形放大。
  4、举借外债过度。债务资本是构成企业资本结构的关键,一定程度上企业资本结构可用资产负债率进行衡量。时下,我国多数企业急于自我规模扩张,大量向外部举借债务,尤其是向银行贷款,募集大量资金以谋求长远发展,同时举债可以发挥其财务杠杆作用,提高企业预期盈利收入,但由此加剧了企业财务风险。企业过度举债,提高了资产负债率,也承担着过多的利息偿还压力,财务风险自然加大,当企业现金流或资金流出现问题,偿债能力不足时,财务杠杆作用会出现负效应,财务风险会更大。
  5、投资决策失灵。投资是指企业资本的运用,投资决策是发挥资本运营作用的前提,投资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企业能否获利。目前,由于我国企业管理层缺乏科学预测能力,对待风险基本视而不见,预见感知能力不强,个人主义和经验主义色彩浓厚,为彰显权威形象,个别领导盲目从事决策,缺乏必要的投资项目风险分析和研究,必然加大企业财务风险。同时,由于投资信息缺乏时效性和片面性,来源渠道不可靠等,致使投资决策失灵,无法挽回投资,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财务风险。
  6、营运周转不足。营运周转能力直接决定了企业的现金流,营运资金不足,直接会减弱企业的偿债能力,间接增加企业财务风险。现阶段,我国企业现金流量管理匮乏,现金余额不足;库存占用资金尚未达到零库存,存货周转率较低;为扩大销售,提高市场占有率,企业赊销或垫款较多,应收账款周转率不高;这些直接导致企业营运资金周转较慢,间接增加了企业偿债风险,财务风险增大。
  7、收益分配错位。收益分配政策主要是处理分红与留存收益的问题。目前,我国企业为了提高投资者的积极性,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股价,过多分配股利或利润,留存收益的自由资金增加较少,企业筹资风险增加;企业收益分配政策错位,收益分配忽略实际,依企业喜好而为,企业财务风险随之增加。
  三、企业财务风险应对策略
  (一)紧跟宏观步伐,把握市场风险。企业要及时把握利率变动和汇率波动,为企业决策提供及时可靠信息,提升企业防范财务风险能力;同时,企业要重点关注企业外部经济环境、法律环境等宏观环境,虽然难以准确把握市场环境,但企业要紧跟宏观市场步伐,提高其认知市场能力和应变风险能力。
  (二)提高风险意识,降低财务风险。企业要积极加强财务管理人员风险管理培训,提高风险意识,提升其自我风险预测能力;企业要及时更新观念,时刻关注财务前沿,借鉴国外风险管理经验为我所用,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同时,企业要强化全员风险意识,贯彻落实风险管理措施,提高企业整体风险防控能力,以降低企业财务风险,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三)健全财务监管,增强防范能力
  1、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内部控制是企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动力。企业要积极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全面梳理业务流程,发掘控制缺口或漏洞,对症下药改进内部控制;同时,严格落实内部控制措施,避免流于形式,加强财务管理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增强财务风险防范能力。
  2、强化财务监管制度建设。企业要进一步强化财务监管制度建设,对企业财务活动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内部稽核和监管,重点监督企业资金营运情况和融资情况;同时,企业要创新财务监管制度,吸纳最新财务管理经验,融入高新技术,建立系统、有效的财务监管体系,以提高企业风险防范能力。
  3、建立风险防范预警机制。企业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风险防范预警机制,加强财务预算控制和风险分析预测系统建设,以及时发现风险苗头,为企业决策提供一手风险信息资料,提高企业风险规避能力;同时,风险预警机制通过风险指标监测与分析,企业可以把握风险程度,重点关注影响大的财务风险,并有效进行风险决策,最大限度地降低财务风险。
  (四)优化资本结构,控制风险区间。资本结构的好坏决定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企业只有保持最佳资本结构,才能让财务风险降到最低,真正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最佳资本结构是指企业综合资金成本达到最低时的资本结构。企业要优化资本结构,保持适当的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比例,将企业融资综合资金成本降到最低,减少企业偿债压力,把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到企业最易接受的区间,避免财务风险的放大效应。
  (五)适度举借外债,追求适度风险。企业举借外债,一方面可以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发挥负债财务杠杆作用。但举借外债要适度,不能过分追求财务杠杆作用,因为企业负债过多,提高了资产负债率,打破了资本结构平衡,同时过度负债,减少了企业再筹资能力,增加了企业偿债压力,放大了财务杠杆负效应,会为企业带来较大的财务风险。企业举债规模要适度,合理安排长短期资金比例,保持较高的流动性,防范财务风险。
  (六)完善投资决策,减少投资风险
  1、建立科学决策体系。企业要逐步建立自身科学决策体系,规范决策程序,结合实际利用科学决策指标,周密分析决策风险性、可行性、盈利性和安全性,重点把握企业资金流动情况,加强决策风险评估,合理预测现金缺口,加速营运周转,多渠道进行融资,保持最优现金流量,提高抗风险能力。
  2、提高决策信息质量。企业要全方位、多层面把握决策有关信息,克服信息片面性,提高信息时效性和可靠性;同时,进一步加强风险信息预测能力,提炼信息本质,提高决策信息质量。
  3、避免个人主义色彩。企业领导管理层要提高自我风险认知水平,克服个人主义倾向,不以个人好恶和以往经验为出发点,从而避免决策失灵;同时,强化决策监督,建立决策牵制方案,严格制度化决策,提高决策科学性和正确性,杜绝个人主义泛滥,减少投资风险。
  (七)加强营运周转,提高偿债能力
  1、加强现金管理。企业要加强日常现金余额管理,密切关注企业现金流量变动,完善现金管理制度,为营运周转提供资金支持,提高偿债能力,减少财务风险。
  2、加快营运周转。企业要合理利用ERP管理系统,力求实现零库存,以减少存货资金占用,并提高存货周转效率,盘活营运资金,降低财务风险;同时,企业不能盲目赊销或垫款,要加强信用管理,及时催收账款,加快应收账款周转,防范坏账风险。
  3、实施多元经营。企业要积极进行经营调整,开展多元化经营,超前把握市场前景,及时进行市场细分和产品优化,提高市场竞争力;通过准确市场定位,加快营运资金周转,分散经营风险。
  (八)合理分配收益,规避财务风险。收益分配政策与财务风险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一方面多分利润或股利,会直接刺激投资者的积极性,可以进一步挖掘潜在投资资本;另一方面留存收益的减少,会增加企业扩张投资资本压力,举借外债也会存在困难。反之,会出现相反的效果。
  企业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合理筛选收益分配政策,权衡股价与风险,既保持一定水平的股价,提高吸引力,又适当增加留存资金,提高举债实力和偿债能力,进而规避企业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是一把双刃剑,可以为企业带来预期损失,也可以为企业带来超额收益。企业要做好风险权衡,及时把握市场不可分散风险,提高预知水平;同时,尽可能分散自身可分散分险,运用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转移和风险接受等风险技术策略,提高防范控制财务风险能力。企业要重点关注重要风险,并恰当利用风险,适度追求财务杠杆效应,加强风险挖掘和探测,提高资本运营能力,将风险控制在企业可承受区间内,达到防控财务风险目标,进而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作者单位: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吴丰.浅议企业财务风险防范[J].高校后勤研究,2013.1.
[2]李晓云.刍议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J].现代商业,2013.3.
[3]贾卓,王雷.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防范浅析[J].中国外资,2012.22.
[4]周炼军,王璐.浅谈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防范[J].财会通讯,2011.8.
[5]熊湘江.企业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及应对措施[J].中国对外贸易(英文版),2011.14.
[6]程德兴,马保童.论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管理[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0.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78290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