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提要] 本文探讨高校图书馆图书流通工作管理方法,对现代信息环境下馆员的素质和服务观念提出要求。高校图书馆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它的建设和发展要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相适应,它的水平是学校总体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关键词:图书流通管理;馆员素质;网络环境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5月15日
一、“以书为本”做好书库藏书管理
入库书目均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进行分类排架,每个书架均设置清晰明了的架标,使读者能准确、快捷地找到所需图书;同时要求学生使用代书板,以便对不借的书翻阅后能准确放入书架位置,防止乱架,影响其他读者借阅。现在的书库都是开架借阅,每天会有大量读者进入书库翻书借阅,书架上的藏书被乱放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就要求书库馆员要经常巡视书库,随时整架、排架,督促读者使用代书板,将乱架现象降到最低。
二、利用新技术提高图书馆流通工作质量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Internet的全球化及校园网的发展,为图书流通服务提供了先进的手段和方法。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的检索系统查询书目,书目检索的结果会清楚地告诉读者书目编号和书架位置,从而使读者查询书目方便、快捷;学生可以通过校园网,在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上网查询其他网上图书馆的藏书信息;借还处使用计算机管理,使流通手续大大简化,学生不必填写各种表单,馆员只需输入书的条形码,便可完成书的借还工作,加快了图书借还速度,既节省了学生的时间也大大减轻了借还处馆员的工作量。
三、以读者为中心开展主动服务
流通部在校园网图书馆主页上有自己的读者信箱,读者对流通部的服务工作有何意见和建议均可在其中留言。以前我馆流通部的科技书阅览室都是正常班开放,一天8小时。但同学们对科技书需求很旺盛,很多读者在留言箱中提出意见,说他们的课余时间较多,阅览室最好能延长开放时间。针对读者的这一要求,流通部认为延长开放时间必须要求馆员加班加点工作,增加工作量。但是本着“一切为读者服务”的原则,流通部做出决定,馆员克服个人困难,阅览室每天开放时间从早上8:30延长到晚上9:30,这样读者的问题解决了,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好评。
四、提高流通部馆员素质
流通部馆员每天都要和形形色色的学生打交道,当有学生做出违反图书馆制度的举动时,馆员要及时制止,耐心细致地向学生做好解释工作,尽量避免和学生发生冲突。馆员在学好业务知识的同时,也应多学习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馆员既可以采用开会、讨论等形式交流经验,提高业务能力,也可以利用工作的便利条件,博览群书汲取知识,丰富文化素养,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五、网络环境下提升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质量的措施
(一)计算机及条码技术的管理。实行计算机及条码技术管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相应缩短借还时间,即方便了读者借书,又可查询图书去向。采用计算机管理后,图书流通管理虽可达到准确、快捷和方便,其操作过程也极为合理、简捷。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以下几点是易出现的状况:图书数据录入人员由于一时疏忽,将图书数据录错或漏录,造成读者借阅信息与所借图书不符,以及读者花费很长时间才找到的图书因条码无效而无法借阅;重码现象使得不同的图书有相同的条码,给工作带来混乱;读者集中时,操作人员容易将读者的借阅证搞混,使读者的借阅信息出现错误;流通自动化系统运行时会出现故障,造成死机,使已经借或还的图书读者链强行断掉,造成借阅信息的差错;扫描仪经过长期使用后,反应不灵敏,影响条码的读准性;条码被涂划,扫描仪无法阅读。这就要求我们每个图书馆员要加强网络技术的学习和具备设备维护能力,保证机器的正常运转,出现非正常情况要及时纠正,不能解决要及时汇报,需得到技术服务部门的支持。
(二)加强与读者的信息交流,提高读者自我服务能力。网络环境下,流通部应该发挥“窗口”作用,加强与读者的交流。流通部拥有大量的读者,要利用这个机会,采取各种形式的活动,多与读者沟通,听取读者对图书馆的建议和意见,了解他们的心声以及他们的信息需求,加深图书馆与他们的感情,提高图书馆的知名度和诚信度。流通部工作人员要充分利用自身接触读者多的机会,让读者学会在网络环境下使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认真细致地指导他们,教会他们充分利用现代化设施,来满足自己的信息需求;辅导读者利用计算机检索文献,上网查询自己的借还情况等,以提高读者电子信息资源的迅速获取和有效利用,提高读者新环境下的自我服务能力。
(作者单位: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鲍国海.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J].上海高校图书馆情报工作研究,2003.3.
[2]孔燕.关于计算机流通服务工作的几点思考[J].图书现代科技,1998.9.
[3]王俊.做好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J].图书情报论坛,2001.2.
[4]孙云.网络环境下图书流通系统运作管理的可靠性刍议[J].图书馆论坛,2004.3.
[5]李玉梅.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再认识[J].贵图学刊,2004.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