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495期/市场/贸易/正文

发布时间

2014/7/23

作者

□文/温亮亮

浏览次数

359 次

大学校园DV影视作品及其市场前景
  [提要] 随着新兴影视DV传播进高校并很快地形成一个热点,高校学生的创作热情高涨,拍摄的作品大量涌现,但多数不够成熟。本文就高校DV剧本创作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作剖析,并在选题、校园DV发展方面作些阐述,以期对提高高校DV剧本创作质量提供思考。
  关键词:校园DV影像作品;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6月30日
  大学生利用DV设备制作影视作品已经成为施展自身能力的一种方式。有一台DV摄像机、一台高性能电脑、掌握非线性编辑软件的操作以及视频采集与刻录方面的知识,一部属于学生自己的DV作品就可以诞生。学生DV又称为校园DV,它给崇尚个性的高校大学生用独特的视角看待周围的事物,用影像书写自我的机会。大学生是DV影像文化的热爱者,他们用DV表达对生活独特的观察与体验以及个性的感受与思考,用DV与同学、家人、朋友、老师及他人分享他们的生活感悟,内容丰富,题材各异。
  一、作品题材的选择
  大学生的作品题材主要集中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爱情、对生活与社会的反思等方面,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以表现对大学生活的反思和警醒为主。在紧张忙碌而又充实的大学生活中,有一部分同学却找不到自我定位,变得闲散甚至堕落。在毕业之际才猛然醒悟处境的尴尬,悔恨年华虚度,对自己曾经放浪形骸的经历给予否定,表现出一种反思,用以劝导和告诫所有的同学。
  (二)以表现大学生身边的人和事为主。同学与教师是大学生日常接触最多的人群,大学生们为发生在身边的同学与教师的故事而感染,启发思考。从家庭贫困、就业压力、校园暴力等产生弱势心理问题的元素入手,通过独特的视角展现大学生对这些问题的关注,阐述这些校园中的弱势群体,通过自己的努力希望引起社会各界人士、学校、家庭以及学生自己对大学生弱势心理的关注和重视,促使大学校园更和谐。
  (三)大学生的青春情感。正如很多大学生所言“动人而凄美的爱情故事是大学生活中的亮色,总会引发我们去思考,总会激发我们去追寻那些隐藏在人性深处的真善美”。用自己的DV记录这个年代的青涩爱情,记录美好的初恋。
  (四)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学生的DV作品除了关注学习、生活、爱情等高高象牙塔内大学生的热门话题之外,也有一些慢慢的开始关注普通百姓的生活、小人物的命运,探讨中国现实的社会问题、道德问题、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及价值观等,表现出对大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对自身社会责任的担当。
  二、校园DV作品的传播效果分析
  (一)心理的接近性。关心身边的人和事是受众的普遍心理。校园DV的创作与普通的电视节目的不同在于:其创作主体是在校学生,受众群体也是学生,他们比社会受众更单纯但更具激情和活力。另外,演职人员在学校中扮演着双重角色,这些都自然地使创作者与欣赏者之间有了一种独特的亲近感。同时,在拍摄过程中还会受到其他学生的关注,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促使学生受众向演员或者其他剧组人员询问拍摄的进展以及摄录过程中的酸甜苦辣。这样的角色转换拉近了传者和受众的心理间距,在演员与学生的角色转换中,通过人际传播和小群体传播,能够使DV作品得以迅速传播。
  (二)内容的贴近性。贴近性是影视作品的生命。校园DV作品更多取材于校园内部,是讲述大学生自己的故事。学生受众通过观看DV作品,会把演员的行为与自身的行为相对照,从而改变自己的一些错误认识,树立积极、阳光、向上的人生观。校园DV作品的题材呈现出以校园生活为主、不断向外扩展的趋势。
  (三)在实现个人社会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从校园到社会,学生必须学习和了解社会,积累经验、知识和技能,从而适应社会变化,成为社会人。DV作品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在学生的社会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1、自我认知的规律。学生个体通过DV作品所提供的内容,帮助自己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库利的“镜中我”理论作了很好的诠释: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己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是反映自己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来认识和把握自己,进而形成一种相对理性的认知。
  2、社会认知、行动导向。校园DV还可以通过现实题材作品,将社会的真实情况告诉学生,帮助学生了解外界信息,从而加深对社会的理解。《漂流瓶》描述了一对即将分离的恋人在就业压力等残酷现实面前,表现出来的欲望与理性的博弈,最后理性战胜欲望,他们各自走向了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作品真实地刻画了大学毕业生的心理面貌,为观众指明了行动方向:理性看未来,脚踏实地获取属于自己的发展机会。校园DV作品通过对社会认知及行动上的导向作用,为学生更好地融入学校生活、更多地接触社会提供了帮助。正是有了这样的功能,广大学生受众也更加喜欢校园DV作品。
  三、DV创作常见问题
  (一)资金与技术匮乏。这是校园DV创作发展已显现出来的弊端。没有商家的资助,学校提供的资助也十分有限。自己要自备DV,买录像带、道具、场地费等,对于无什么收入的学生来讲已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这严重地影响了校园DV的制作,也是笔者认为最根本的原因。而另一个原因则是拍摄者自身接触DV的时间不长,还处在一种边学习边实践的状态,技术匮乏,不知道怎样用编辑软件,又由于一些专门的设备的缺失,和后期编辑上也可能素材编排顺序不当,内容讲述不清,思想情感表达模糊,画面和声音效果粗糙等缺陷问题。导致校园DV制作质量不行,水平参差不齐。
  (二)内容缺乏创新。这是校园DV发展最大的限制。放眼观看现在的校园DV剧,良莠不齐,虽有一部分优秀作品,但许多还是老套的校园重复的生活、校园青涩爱情、荒诞无意义的搞笑、无休止的搞怪、刻意模仿或走入极端边缘误区等,这些老掉牙的东西无法满足和吸引审美观越来越高的受众。题材局限在校园的生活中,缺乏对时下热点的关注。现代大学生没有用DV这支时代个性之笔,写出更有生命力、更有深度的作品,没有向更宽广更丰厚的现实社会迈进。
  (三)主题和剧本的守旧。这也是普遍存在一个很大的毛病,那就是很多DV都打着一个看似很吓唬人的标题或主题,其实从实质看只是一个空壳子,创作者们不能很深刻地去探寻他们在DV中所表达的问题,只能作作表面文章。还有就是没有一个扎实的剧本,大学生们通常只是简单的从喜欢或者感兴趣的话题中稍加延伸,东拼西奏,完成一个剧本,或有抄袭或有雷同之意,使审美者产生疲劳。不能创造出一个稳重、新颖的剧本和主题出来。
  四、市场前景分析
  校园DV是大学生在校期间利用简单设备拍摄的影视作品,具备了影视作品的初级形态和盈利模式。比如,可以针对影视作品的传播对象利用点播率进行营收,还可以寻找点对点的广告支持进行前提投资成本控制,贴片广告也是针对校园群体的有效广告传播方式等等。这都需要校园DV作品要有自己的原创作品,并能够做到精品、成品,进行有效推广,校企合作等多种途径,成本低,见效快,校园DV的市场前景必将成为影视界的一枝奇葩。
  五、结语
  尽管大学生DV作品摄制手法略显稚嫩,但这些创作却反映出大学生观察问题的独特视角,也记录了大学校园生活中最真实的一面。大学生不再仅仅停留在玩DV而是想借助DV创作记录生命中的感动,努力表现一些深刻的东西。DV给大学生的生活和艺术插上了翅膀,使大学生的生活更加丰富,更加具有时代特色。
  (作者单位: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葛文喆.从学生短片创作看前期筹备阶段整体构思的重要性[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8.
[2]蔡元.关于“DV时代”的思考[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3]陈颖.DV:数字影像时代的个性之笔[J].现代传播,2004.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65354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