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提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提高,艺术品收藏已经成为了一种风尚。中国明清时期油画是我国油画发展的初始阶段,这也决定了中国明清时期油画不仅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同时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与历史价值,所以对中国明清时期油画收藏价值做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明清时期油画市场价值做出分析的基础上,从文化与历史价值角度,对明清时期油画进行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明清油画;收藏价值;市场价值;文化价值;历史价值
中图分类号:J2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6月30日
一、明清油画市场价值
明清时期的油画按照内容可以分为宫廷油画与外销画两大类。但是明清时期的宫廷油画与外销画在绘画功能以及创作地点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并且作品流传也呈现出不同特点,在几百年的流传时间中,明清时期油画大多保存并不完好,甚至一些优秀作品在经过劫难之后流散海外,当前现存作品已属罕见。
从作品的流传来看,明清时期的宫廷油画主要保存于宫廷花院之中,这类作品在国内比较有序的流传。但是民间藏有的这类作品并不多见,市场流通中的明清宫廷油画也几乎绝迹。然而,由于我国明清时期的绘画艺术中,国画地位要远远高于油画,所以皇室对宫廷油画的保存并不重视,缺少修复油画的人员以及较差的保存条件都导致了宫廷油画保存情况并不乐观,当前我们可以看到的宫廷油画可以说是凤毛麟角。我国现存的明清时期宫廷油画大多由博物馆馆藏,如故宫博物院中的《乾隆皇帝射箭图》、《孝贤皇后像》、《桐荫仕女图》等。外销画由于具有特殊的功能性,作为外贸善品之一的外销画主要销往国外,所以这类油画作品大多通过贸易流入西方国家,这些作品在西方国家虽然风靡一时并被许多收藏家收藏,但是这些作品由于在国内鲜为人知,所以市场价值以及艺术价值都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相对而言,这类作品现存量较多,但是保存情况却并不良好。但是由于这些油画中的部分作品具有中国画的绘画特点,所以在国内的收藏市场中具有一定关注度。由宫廷油画和外销画的流传与保存可以看出,当前国内外市场中存在的明清时期油画真品主要以外销画为主,宫廷油画则占据极小比例。
从我国艺术市场出现拍卖现象的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明清油画显然没有得到收藏者以及市场的重视。从拍卖记录来看,1996年在北京瀚海秋季拍卖中出现的《水浒人物玻璃油画》成交价位17.6万元,虽然在当时的中国拍卖市场中而言,这个价格并不算低,但是在此后的时间中,中国拍卖市场中清代油画也并没有呈现出让人乐观的成交情况,这种情况不仅体现在成交价格仅为几万元范围内,同时体现为市场出现的明清油画量也在减少。2003年我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虽然一片繁荣,但是明清时期油画并没有异军突起。当前保存最好、艺术价值最高的明清代油画为广州嘉德夏季拍卖会中出现的《官员像》,虽然拍卖行对这幅作品具有很高的期望并给予150万~200万元的估价,但是这件作品被出现流拍。2005年,我国市场中对中国油画的关注度提高,明清代油画也呈现出量价齐高的趋势。如被估价为100~150美元的《欧式服装妇女肖像》成交价达到了40.8万元,这体现了国际收藏市场对明清时期油画的肯定。我国国内由中诚拍卖行推出的《文官像》与《武官像》也以44万元的价格成交。从整体来看,收藏市场中宫廷油画具有较高的价格,而外销画的关注度与价格都较低。近些年来,虽然明清代油画价格有所抬升,但是并没有在艺术市场中形成单独门类。虽然明清时期油画可以说是我国油画发展中的始祖,但是明清时期油画市场并没有随着当代油画市场的火热而变得火暴,同时在拍卖活动中出现的拍卖作品也并没有明显减少,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在于学术界对明清代油画的研究资料过少,宣传程度也有待提高,所以收藏界对明清时期的油画作品缺乏深入的认知,这导致了明清时期油画所得到的关注度比不上现代油画。
二、明清油画独特的文化价值与历史价值
西方人的传教活动是油画进入中国以及中国人审美领域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对明清油画收藏价值做出研究的过程中,如果仅仅重视西方油画在我国的传播与发展,那么将难以更好地对明清油画所具有的独特价值做出理解。油画艺术东渐的发展过程,也是我国文化对外来文化做出应对的过程。所以,明清油画能够在较大程度上体现出我国文化对待西方文化的策略与态度。在明清油画中,外销画是最能够体现中西文化交融的油画绘画作品。外销画在明清油画发展中发挥着两方面的作用:一是能够展现出西方画家对我国本土画家在油画作品风格以及画法风格方面的影响;二是由于我国行商以及外国商人是外销画的主要赞助者,并且外销画一般被作为具有纪念性的物质,所以在具有西方风格的油画作品中,可以明显的发现中国风情。我国传统的油画在很长一段时间中的艺术性并没有得到太多关注,反而适当做一种具有工艺性的手段,主要是使用油彩等与油漆类似的材料来对建筑构件等进行装饰。当西方油画传入我国之后,我国传统油画受到了西方油画材料以及技法方面的影响,并且逐渐被美术家所接受、被画家所关注并成为我国近代油画以及现代油画研究的主体。
从明清时期外销画最为繁荣的我国广州地区来看,玻璃油画占据着开端地位。国内外的很多学者都认为玻璃画的传入是由郎世宁完成的,在这种绘画作品的发展中,广州逐渐成为了生产玻璃油画的主要地区。这种手工画坊的出现以及玻璃画重镇的形成伴随着油画风格以及油画技法的传授,所以明清时期的油画具有中西文化融合的特点也是十分必然的。这种带有浓重中国风情的油画作品在在西方人看来具有着特别的吸引力,并广泛地引起了西方人的兴趣。由于我国行商是外销画的主要赞助者,所以行商也是明清油画肖像中的主要主体,但是当前我们所看到的行商油画肖像,如是藏于美国塞尔德画廊由史贝霖创作的布面油画《潘启呱像》和藏于英国布莱顿皇家美术馆由关晓村创作的布面油画《香港和兴肖像》等作品中所画的商人都身着官服,这与当时朝廷不许官员经商以及可以用钱捐官具有很大联系。我国行商与外商具有互赠礼品的理解,在当时互赠画像已经成为了一种贸易习俗。由此可见,外销画无论是从技术方面还是风格方面都是被西方人所认可的。在此过程中,西洋教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潘延章、安德义、贺清泰、王致诚、郎世宁、艾启蒙、马国贤等西方传教士画家在进入清朝宫廷之前都曾经逗留于广州,这些著名传教士画家声誉的形成也与他们在广州的教学活动和绘画活动具有紧密联系。
当前我们可以看到的外销画题材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我国行商画像;二是海港、风俗以及商贸等景观类题材;三是外国商人肖像。每一类外销画虽然都具有独特的风格,但是同时也具有能够展示中国风情以及中国风格的共同点,尤其是在西方人看来,这些油画所具有的中国韵味十分明显。从艺术特点来看,外国商人肖像以及行商肖像所具有的共同艺术特点在于在构图方面取左边或者右边八分脸以及取半身。在光线处理中也是与脸同一朝向的背景具有更亮的光线。在衣着处理中,色调明暗对比的间接性被重点强调,绘画技艺上必出平滑的特点也彰显了中国绘画的手法。在创作这类油画的作家中,史贝霖是十分杰出且具有代表性的,在史贝霖的作品中,色调的处理、色彩的变化都具有很好的体现。但是明清时期油画发展到林呱时,我国画家对西方油画技法的掌握已经趋于娴熟,这一时期景观类作品逐渐增多,作品所具有的工艺性、装饰性以及多样性得到了发展,但是没有变化的是,中国风情仍旧能够从这些画家的绘画手法中得到体现,换而言之,中西方绘画技巧的结合是这一时期油画的最主要特色。
三、结语
实现西方油画风格与我国传统绘画技法结合的明清时期油画能够代表我国绘画风格转变与发展的时代。由于明清时期油画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并且存世量较少,所以市场价格与收藏关注度也应当较高,但是从当前的明清带油画收藏市场来看,明清时期油画作品的成交价格并没有达到预期,事实上类似于这种划时代的绘画作品,在西方具有较高的关注度与成交价格,所以明清时期的油画作品在未来发展中所具有的市场价格应当能够得到较高的肯定。
(作者单位: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洪飞,高金锁.试析中国油画艺术市场的历史演进[J].艺术教育,2008.4.
[2]李洪飞,高金锁.试析中国油画艺术市场的历史演进[J].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0.4.
[3]刘泉徽.畸形变奏——中国艺术市场的现实与问题[J].东方艺术,2007.5.
[4]王兆荣.艺术市场与艺术品评估[J].上海国资,2001.3.
[5]沈慧.清末法制改革社会文化背景研究[J].兰台世界,2010.17.
[6]胡光华.明清西方油画传入中国研究[J].美术,2004.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