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495期/金融/投资/正文

发布时间

2014/7/23

作者

□文/杨 波

浏览次数

238 次

我国股指期货市场风险及其防范
  [提要]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股指期货上市以来股指期货市场的影响因素,发现主要体现在“外资”影响、过度投机及交易机制等影响因素,并提出要完善股指期货市场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建立严格统一的外资管理制度,掌握股指期货定价权,削弱其对股指期货市场的影响因素的政策建议,最终充分发挥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的功能。
  关键词:股指期货;外资管理;过度投机
  中图分类号:F832.51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我国股指期货市场风险影响因素与防范策略研究
  收录日期:2014年6月15日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金融市场发生了巨大的结构性变化,以股票市场为核心的证券市场的蓬勃发展,在投融资领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我国经济也不例外,损伤从“虚拟经济”转移到“实体经济”,而由此引出的金融衍生品的创新和风险监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股指期货是众多金融衍生品之一,是金融期货出现的最晚的一个品种,也是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金融领域出现的最大最成功的金融工具之一,也成为当今期货市场上的交易最为活跃的期货品种之一。在2010年4月16日,我国正式推出沪深300指数股指期货合约,在融资融券的基础上为投资者进一步提供了规避风险的工具,避免了股指的大起大落,对稳定市场和增加市场流动性起到了积极作用。这对我国金融期货市场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沪深300指数期货的问世首先有利于推动我国股票现货市场的发展,股指期货的推出使得投资者拥有风险管理的有效工具,这将大大增加股票市场投资者的信心和热情,有利于提高股市现有的规模和资产的流动性。我国股指期货市场起步较晚,发展规模在不断变大,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也在不断加大,同时伴随着风险的加剧。股指期货市场充满着各种风险,投资者在获得高收益时承担高风险。股指期货作为我国新推出的期货品种,我国对其风险控制方面尚浅。所以,要对我国股指期货市场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风险的有效识别是风险度量和防范的前提,可以为构建一个科学的、合理有序的股指期货市场做出正确的指引。
  二、我国股指期货市场影响因素
  股指期货是以股票市场的价格作为交易标的物的期货。众所周知,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股指期货的产生有利于完善股市的功能和机制,丰富广大投资者的投资工具,对中国的股市的发展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用来规避风险的工具。但股指期货的投机性使得现货交易中的全部风险以更加剧烈的形式在期货市场中表现出来,又由于股指期货的以小博大的杠杆作用使得本已凝固的风险进一步表现出来,并波及相关的金融资本市场。因此,一定程度上对股指期货的风险识别就显得尤为重要。且对股指期货投资者来说,能否对风险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控制和防范是投资者的根本保障。
  影响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的影响因素多方面的,且较为复杂,主要有:外资流动性影响、市场机制的影响、价格波动的影响等。结合近几年来我国所处的经济金融环境状况,本文从各经济参与主体的市场行为方面去分析,考虑以下几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一)外资进入对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的影响。新时期国际经济一体化,全球资本国际化流动趋势加剧,国外资本对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的冲击也较为显著。外资进入对我国股指期货市场来说蕴含着巨大风险。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我国金融市场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际金融环境,由于我国股指期货市场起步较晚,市场发展不健全,国际金融环境的变化会通过一定的传导机制对我国金融市场产生影响,进一步波及到我国股指期货市场,从而引起金融产品价格上的波动较大。近年来,这种影响颇为显著,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使得大量资金流进入我国金融市场。“热钱”来袭致使我国股指期货市场波动影响较大。
  (二)过度投机行为对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的影响。近几年,我国证券市场,交易主体结构倾向于由大量散户构成,投资者并不重视股指期货的套期保值作用,主要以投机逐利心理来获取收益,且少数的机构投资者可以利用“散户型”这一特点轻易操纵我国股指期货市场以牟取暴利,导致股指期货投资风险的进一步加重。一定程度的投机,从参与者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角度来看,是有一定存在的必要性的。因为投机者作为市场参与者与发现者,同时也是市场风险的承担者。因此,参与者在逐利的同时也应获得相应的风险,报酬算是对市场参与者承担风险的回报。但过度投机会导致股指期货市场作为价格发现的功能得不到发挥,使得市场在配置资源时发生扭曲,资源得不到有效合理的配置,并为金融危机的爆发埋下了伏笔。从2010年4月16日我国股指期货上市以来,我国股指期货市场价格波动较大,价格出现持续下跌与上涨交替等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我国股指期货投资者并不太熟悉交易规则而产生的跟风行为所导致的过度投资所产生的。
  (三)市场交易机制不完善造成的影响。股指期货在我国上市较晚,起步比较迟,因而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的相关规章制度、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这将造成我国股指期货市场流动性减弱、价格结算等环节出现问题,从而引致大量的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以及法律风险等。2008年初,法国兴业银行的一名股指期货合约交易员在进行股指期货交易时因业务操作失误而导致的兴业银行遭受49亿欧元的巨大损失。同年,在国内中信泰富在进行期货合约的套期保值时发生15亿港币的亏损。可以看出,由于期货的高风险性以及操作性风险等对期货市场产生的影响。近几年,从期货上市以来,我国股指期货市场虽未出现什么大的风险事故,但为了防患于未然,我们仍然需要改善交易机制在交易过程中的缺陷,建立规范的法律法规体系。
  (四)金融政策变动的影响。近年来,由于金融市场的波动不断,我国出于对经济市场化改革、行业结构调整、区域结构调整等,国家往往会出台变动利率、汇率及针对行业、区域的政策等,这些会对整个经济或某些行业板块造成影响,从而影响沪深300指数成分股及其指数走势。股份公司的资产常常来自于向银行借款,随着其借款额的增多,银行对企业的控制也就逐渐加强并取得了相当的发言权。在企业获得收益减少的情况下,虽然他们希望能够稳定股息,但银行为了自身的安全,会支持企业少发或停发股息,因而影响了股票的价格;另一方面,政府通过税收来影响投资者,税收对投资者影响也很大,投资者购买股票是为了增加收益,如果国家对某些行业或企业在税收方面给予优惠,那么就能使这些企业的税后利润相对增加,使其股票升值。最后,会计准则的变化,会使得某些企业账面上的盈余发生较大变化,从而影响投资者的价值判断,从而产生对股指期货市场的预判,最终会加剧市场的投资风险,使得投资者遭受风险损失。
  三、股指期货市场风险防范策略
  股指期货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运用得当,能够有效规避系统风险;但由于其高倍杠杆的特点,一旦运用或管理不当,也有可能造成巨大损失,甚至扰乱国家的金融秩序。因此,严格监管,预防和打击过度投机尤为重要。针对以上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的影响因素提出防范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的风险的政策建议无疑是大有裨益的。国际上,股指期货作为一种比较成熟的金融衍生工具,自其出现开始已经走过了近30年历程,俨然超越了商品期货的发展,成为全球交易量最大的期货品种。我国的股指期货从2010年4月份上市交易,市场发展规模较大,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对我国股指期货市场风险进行分析,有利于防范股指期货市场的风险,促其长期健康发展。
  (一)完善股指期货市场相关法律法规。我国现阶段的股指期货市场与国际上成熟的市场相比,市场制度方面还不够完善,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的风险控制和监管机制方面,还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市场运行机制。因此,应结合我国股指期货市场固有的风险因素和我国的市场环境,加强股指期货法律法规建设,完善监管法制,保护投资者权益,进行制度创新。明确政府、行业协会、交易市场的监管职责,加强部门协调合作,健全跨市、股指期货市场的监管机制,并加强对股指期货市场交易行为的规制。我国法律对股指期货市场主体风险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对主体进入市场的途径和资格进行限定,将自愿承担风险并且具有一定的风险管理能力的市场参与者引入市场,排除不具相应抵抗风险能力的不稳定主体因素,从而达到优化风险配置和提高整个市场风险控制能力的目的。因此,我国市场监管部门应该加强对市场交易主体的资信情况和风险负担能力的认定和考察,详细制定并严格遵守证券市场准入制度。最终,发挥市场去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风险的转移与管理,切实做到让期货实现其价格发现的功能,满足投资者的需求,为经济转型与持续发展服务,促进我国金融市场全面有序地发展。
  (二)建立严格统一的外资管理制度,掌握股指期货定价权。我国股指期货市场起步较晚,发展不健全,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易受到外资的影响,再加上股指期货交易的高度杠杆化和合同条款的高度标准化交易放大了市场风险。政府应当对市场的异常波动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必要时进行适当干预,防止国际炒家冲击和操控股票市场。对国际金融资本进入我国市场要建立严格的市场准入和市场监管制度,严防被国际金融资本操控。严厉打击国际金融资本通过一些非法渠道到侵入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特别是近些年来,我国股指期货市场受外资的影响较为严重。因此,针对这种状况,可以采取黑名单制度,凡严重违反监管制度规定者,要进行严格监管与惩罚;以重金罚款以警告,甚至影响较大者直接取消其券商资格。对国内和国外券商一视同仁,统一监管,执行同一制度,同一待遇。对股指期货合约规则、风险控制、市场监管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制度安排,确保风险可测、可控、可承受。树立股票指数的信息主权意识,要密切关注那些指数交易量较大或者与我国经济联系紧密的地区或国家推出的股指期货对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的影响,避免被国际游资控制,威胁我国金融安全。
  股指期货市场作为现货市场的补充,应充分发挥其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的功能,但作为一种金融衍生工具,其具有很强的杠杆效应,因此要预防其风险的发生。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经济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更.股指期货与现货联动机制研究及风险分析[D].优秀硕士论文,2010.
[2]邹忠盼,周斌.股指期货及其风险透视[J].上海经济,2006.11.
[3]张建江.我国股指期货风险存在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财政界(学术版),2010.4.
[4]郭华为,李江.股指期货风险分析及其防范研究[J].商业经济,2011.3.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65769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