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495期/劳动/就业/正文

发布时间

2014/7/23

作者

□文/柴 江 姜雪梅 谷忠新

浏览次数

365 次

基于高校自主创业型的勤工助学模式研究
  [提要] 传统勤工助学岗位主要为劳务型,学生往往消极对待。创业型勤工助学模式把勤工助学与济困育人有机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在岗位设置、实施主体、建设形式、科学管理上探讨创业型勤工助学模式,创建新的创业型勤工助学实体,开拓校内勤工助学岗位,满足专业学习、技能实践相结合的需要。
  关键词:自主创业;勤工助学;经济困难
  本文系河北农业大学社科基金和理工基金项目(SK20120901);2013年河北农业大学社科基金项目(sk201317);河北农业大学党建研究项目(DJ20130105);河北省高校党建研究会课题(GXDJ2014B004)
  中图分类号:G522.5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5月30日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高校勤工助学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模式也在不断地发展。伴随高校扩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人数急剧上升,现有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在经济上的助困模式基本勉强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但在智力和能力扶持等方面却相当薄弱。为了实现帮困与助学的统一、帮困与育人的有效结合,结合学生专业模式特点,通过建立校企合办,学生自主创业的勤工助学模式,让更多大学生主动参与创业,不仅能获得相应的报酬,更有利于发挥大学生创新潜能、培养实践能力、树立和强化自强自立精神、提高自信心和工作热情,从而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经济和智力上的双丰收。
  一、我国现有高校勤工助学模式现状分析
  勤工助学也被称之为“勤工俭学”,是指“在校大学生在学校或教育部门的组织、指导下,利用课余或假期时间在校内外通过合法劳动取得合理报酬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一)资助功能受限,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现有高校资助体系虽然在“济困”方面的作用十分明显,但在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上的功效,特别是在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上,却存在着相对不足。校内的诸多勤工助学岗位,多数是劳务型岗位,这一类型的岗位主要以体力劳动为主,如教室保洁、饭堂服务生、门卫值班、文明督导等。这类岗位工作层次较低,不仅容易使学生产生自卑心理,更使得学生很难长期从事此类工作,更难激励和维护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热情。在创新、创业方面急需经济扶持的大学生才是高等院校中的“另类贫困生”,这类贫困生也许能在经济上得到较多资助,但在能力培养上却往往觉得“孤立无援”。
  (二)资助类型单一,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强精神。现有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包括了“奖、勤、助、贷、减、免”等多个方面,但 “助、贷、减、免”等无偿资助方式占有较大比重,这使得很多学生形成了“急等、急要、急靠”的思想,这些学生基本每年都做好准备申请各项资助。这种现象不利于培养学生自强、自立的精神,更会让普通学生对资助工作的公平性、公正性产生怀疑,这势必对高校资助工作造成不良影响。
  (三)高校资助经费紧张,急需“造血”功能。众所周知,高校各项资助支出巨大,而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和政府拨款、企业或个人捐赠等,缺乏足够的剩余经费,很难建立专属于高校资助体系的基金,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高校资助体系的深度和广度。高校急需既能实现高校资助经费的“造血”功能,又能达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自强自立精神、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模式出台。
  (四)勤工助学模式滞后,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勤工助学工作是高校资助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但岗位的设置局限性很大,当前我国勤工助学按岗位设置主要是校内和校外勤工助学两种,类型主要包括劳务型岗位、管理型岗位和智力型岗位。这其中的劳务型岗位所占比重相对较大,对于拥有专业知识、素质较高的大学生而言,不仅缺乏吸引力和挑战性,更使得大量学生纷纷将目光投向校外兼职,容易变成“勤工误学”。而部分管理型岗位,如辅导员助理、图书馆档案员、网络管理维护员等,虽然比较受学生欢迎,但岗位较少,学生参与面有一定的局限性,更难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创业型勤工助学岗位模式的探索实践
  创业型勤工助学的经济实体指的是由院校与企业共同成立的,由院校提供基础装修、场地等条件,由企业提供货源,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主经营、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创业型勤工助学经济实体的店长及工作人员全部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公开招聘而来,由学生自主经营管理,学生通过创造性的劳动,结合专业实习和创业实践的学生兼职创业活动获取一定的报酬,这些学生不但能参与到自主经营管理中,还能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相应报酬,达到勤工助学与创业实践相结合的目的。河北农业大学在开辟校内创业型勤工助学工作方面也进行了成功的实践。
  (一)在岗位设置上,学生自主管理、专业实习为辅,更好地体现智力型和开拓型。智力是大学生创业的资本,也是在智力服务领域高于普通人员的优势,许多高科技的知识和技术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创业大赛,获得脱颖而出的机会,同时吸引更多的风险投资。创业型勤工助学通过创建新的经济实体来创造勤工助学岗位,岗位设置具有很高的知识含量,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智力因素和开拓精神。我校的云程日月超市,由河北农业大学毕业生创建,作为创业型勤工助学经济实体,勤工助学工作实现了由“输血型”向“造血型”的转变。其创业型勤工助学实体的建设为校内勤工助学提供了大量工作岗位,涉及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电子商务等管理类、经济类专业学生实习岗位。在学校的大力支持和学生们的积极探索下,开创了创业型勤工助学之路,营造了浓厚的创业教育氛围,同时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充分实现了济困育人功能。
  (二)在实施主体上,以学生为主并全程管理,学校资助,学生全程参与这些实体,实行学校投资、独立核算等。所谓更好的实现创业型勤工助学经济实体,需要更好的以学生为主体,从创业实体的市场调研、项目设计、草拟创业计划书、场地方面的设计到筹备开业、跟踪服务、原料采购、日常经营管理等各方面均由学生全面参与、全权负责,在实施环节上学校把握方向和给予适当指导。如结合挑战杯创业大赛,学生自行寻找适宜学校的创业项目,整个筹备工作由学生组成的创业小组充分进行市场调研、市场分析以及市场定位,经过可行性论证,撰写成创业计划书,吸纳实体公司投资,由勤工助学基金负责初期投入。实体建设中,从创业计划实施、门面装修、货源采购、内部管理到销售服务,全过程都是由学生自主参与,由学生工作创业指导中心的老师给予适当的指导。
  (三)在建设形式上,由学校及实体公司投资,进行企业化、实体化和基地化运营。创业型勤工助学工作主要由学校运用勤工助学基金负责初期投入,加上吸引公司投资,为学生自主创业搭建平台,共同承担相应的财务和社会风险。投资少、门槛低,更利于实现自主创业。建成后按照市场规律运作,学生自主参与独立核算,参与市场竞争,按照“企业化、实体化、基地化”的企业运营模式。同时吸纳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长期关注学校创业型勤工助学模式的动态并及时跟踪报道。媒体的关注报道,更好地扩大了学校创业型勤工助学经济实体的影响,有效推广学校创业型勤工助学的工作经验,进一步推广高校大学生创业型勤工助学模式的成功实践,使得该校在中国高校“勤工助学济困育人”中起到示范作用。
  (四)在科学管理上,参与市场竞争,扩宽岗位数量,创造可观收益,加大育人成果。通过加强培训机制,把好人员培训关、经营项目品质关、服务质量关等,积极学习成功企业的管理经验,不断总结,加强和完善各创业型勤工助学实体的管理、经营,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促使其更加积极健康发展。实体经营过程由学校学生工作就业创业指导中心老师指导,财务收支由学校财务处严格把关,学校相关部门参与经济实体的审计监察、党团建设等,形成勤工助学体系,打造品牌机制,树立品牌价值。实体经营管理所得收益,分两部分分发,一部分以工资和奖金等形式发放给勤工助学的学生,一部分存入到学校勤工助学经费中,实现了由“输血型”向“造血型”的转变,使勤工助学各项工作在学校的发展与建设中发挥作用。
  与此同时,在育人成果上努力实现毕业生高层次就业,吸纳更多学生参与到创业型勤工助学活动的过程中,更好地完善自己的创业知识和个性发展,激发创业兴趣,转变就业和人才观念,培养创业型复合人才,使多名优秀毕业生实现自我创业的梦想。
  (作者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山大学学生处.高校学生勤工助学实用指南[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
[2]许国彬,杨敏生.高校创业型勤工助学模式与其济困育人功能的研究与实践[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9.
[3]周海蓉.高校勤工助学应从体力型转向智力型[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52508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