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495期/劳动/就业/正文

发布时间

2014/7/23

作者

□文/李 特

浏览次数

276 次

高校共青团如何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
  [提要] 就业创业工作是党和政府长期以来高度重视的重要问题,做好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关系到广大青年学生的切身利益,关系到高校和社会的稳定。高校共青团是党领导下的先进青年学生的群众组织,是高校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助手。服务青年就业创业是共青团的一项重点工作。因此,关注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校共青团;服务;就业创业
  中图分类号:G40-058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6月30日
  从20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大学生就业工作越来越受到中央和地方的重视;并且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中提出要加强高校学生的创业教育。这充分说明我国高校就业创业教育工作已经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各大高校也不断提升就业创业指导水平,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全国高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正向“全程化、全员化、信息化”的目标迈进。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高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水平和层次依然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的需求。高校共青团肩负着团结、带领青年学生完成党的中心工作的重任,同时又有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使命,大学毕业生的具体工作,虽然有相应的职能部门负责实施,但由于高校共青团工作必须始终服务于青年学生,而就业又是大学生最为迫切的现实需求,因此共青团在实际就业创业工作中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高校共青团如何服务好大学生就业创业,满足当代大学生的真实需求,是每位高校共青团干部值得思考的问题。
  笔者认为,青年是整个社会中最活跃、最有生气的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是一支富有创造精神的积极力量。高校共青团是学生自己的组织,是广大青年学生的利益代表,是高校组成中的重要部分,是我国共产党联系广大青年大学生的桥梁和纽带,其自身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严密健全及广泛的组织体系、竭诚服务青年等特殊优势。因此,高校共青团组织应当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帮助大学生在就业创业教育中提高综合能力,更好地指导和服务于大学生就业创业。
  一是营造浓厚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氛围。校园文化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氛围,是一种环境,是引导大学生、激励大学生和鼓舞大学生的一种内在动力,校园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学校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之中,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软实力。高校共青团组织是校园文化的建设者、创造者,要服务好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首先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内营造浓厚的就业创业教育与学习的氛围,让大学生在良好的氛围和环境里相互影响、潜移默化,并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竞赛与活动,来达到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就业指导和创业理论、创业实践教育的目的。
  二是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高校共青团应当牢牢占据第二课堂阵地,组织大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将就业创业教育有意识、有目的的融入到第二课堂中去,让第二课堂在就业创业教育上充分发挥其优势及作用。首先,第二课堂活动能够让学生在就业创业教育中处于主体地位,让大学生对于参与实践的过程有充分的自主权,积极促进了学生们主动参与实践的热情;其次,第二课堂活动可以促进学生们在就业创业问题上的交流。他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这将提高学生们学习的效率,缩短将专业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的过程和时间。
  三是培养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意识。在社会中,技能要求越高,待遇越高,职位数量越少;技能要求降低,工资待遇下降,职位数量增多。高校共青团要帮助大学生积极调整就业心态,充分认识到大众化的趋势,调整自身的就业理想和价值取向。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校园文化节”、“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启发式、互动式的就业指导,在潜移默化中完善大学生对就业的认识;其次,创业意识是创业思维和创业行为的必要准备,是创业的先导。高校共青团应当将创业教育的内容引入到系统的课堂教学中,通过对社会经济的需求和动向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设置创新性、灵活性、生动性的创业教育课程。这样,共青团既可以利用课堂教学传授系统的就业创业知识,又培养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四是培养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在一定的必要条件下,发挥自身的潜能,将自己成功地推销出去;创业的能力是将自己的创业设想、创业计划转变为创业实践并且成功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这种能力在大学生成功就业及成功创业的过程中必不可少。在高校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要重视对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通过加强建设就业创业教育的专业教师队伍、加强建设大学生社团、建立稳定的就业创业实践活动基地等措施,循序渐进地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
  五是搭建高效有力的外围平台。高校共青团对青年学生的全覆盖使得共青团在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教育、引导、动员、组织等方面所做的工作能够到达每一个学生。从高校的外部环境看,共青团组织遍及各个领域、各个单位,团组织之间感情深厚,关系密切。高校共青团组织应当充分利用社会关系网络,在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工作上搭建有效的外围平台,加强与当地政府、校外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间的联系,适当引入校外的社会有利资源,通过“大学生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为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并提供服务。
  高校共青团还要加强对社会的调查研究,进一步探索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工作的社会化运行机制。通过建立以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为调查对象的社会调查系统,让政府和社会及时、系统、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动态和需求,影响和参与政府及有关社会组织关于保障和扶持青年学生就业创业问题的决策。同时,高校共青团要联系青年联合会、青联地方会员组织,通过协调动员青年企业家协会、青年实业发展促进会等多方社会力量,共同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帮助。
  (作者单位: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52336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