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提要] 高校党风廉政建设事关高校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而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即是构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制。要注意统一思想、完善制度和狠抓落实等几个问题。
关键词:高校;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制;问题
本文系2014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重点课题“构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制研究”(课题编号:2014020201)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构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制的几个问题
收录日期:2014年6月3日
高校党风廉政建设事关高校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而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即是构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制。长效机制的构建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需要顶层设计,制定规划;需要多方协调,形成合力;需要完善制度,抓好落实;需要倾注精力,持之以恒。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统一思想,从认识上确保高校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制的构建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唯有从思想上取得共识,才能保证行动的一致性和坚定性。在高校党风廉政建设上,要求高校必须统一思想,站在高校长远发展的高度,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
一是杜绝各自为战的思想。不要认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就是纪检监察部门的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与其他部门无关,恰恰相反,高校党风廉政建设事关学校每个部门,每个部门的主要责任人一定要担负起“一岗双责”,抓好本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只有每个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的综合,才能形成整个学校的合力;只有每个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的个性,才能形成整个学校的特色。推诿扯皮的做法于事无补且影响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是杜绝一手硬一手软的思想。不要认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是分外的事,跟本部门的业务关系不大,不用花费太多精力,只要应付应付即可。这是一种极不正确甚至有害的懒惰思想,必须从根本上加以清除。须知,业务能力的提升要受自身思想认识水平的制约,并且一旦由于思想认识上的原因而导致问题的发生,后悔晚矣。党风廉政建设与各部门的业务工作是相辅相成的,而且党风廉政建设本身就是各部门一项重要的业务工作,一定要树立“这项工作搞不好,就是不称职,就是不合格”的思想。
三是杜绝应付检查的思想。不要认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就是做给上级看的,就是应付检查的。如果抱有这种想法,那所有的一切可能就是杜撰的,编造的,就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搞的花架子。这种思想极其有害。一则对待工作敷衍了事,得过且过,态度极不端正,且容易形成惯性,对今后的工作造成不利影响;二则忽视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从思想上埋下了隐患,必定会给今后的工作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和影响。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应立足学校实际,统筹规划,扎实推进,功夫要用在平时,贵在持之以恒,这样才能取得实效。
二、完善制度,从体制上确保高校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制的构建
制度的完善,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各项举措的重要前提。要立足学校实际,着眼长远,顶层设计,精心谋划,出台和完善有关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从体制上规范和保证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顺利开展。
一是杜绝照抄照搬的做法。不是从自己学校的实际出发,不从学校的发展考虑问题,而是把其他高校的类似制度稍微改变名称,拿来为我所用,这是不折不扣的“拿来主义”。这样,虽然很“方便”很“快捷”,工作效率“高”,但不一定适应本校的实际,在实际应用中肯定会出现许多弊端,留下许多弊病,最终会得不偿失。最好的办法是,踏踏实实地进行调查研究,然后制定出符合本校实际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制度,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具有实效。
二是杜绝浮夸冠冕的做法。制度的制定很是全面,应有尽有,但随便拿出一项,可以发现,指导思想谈得头头是道,天花乱坠;工作原则说得天衣无缝,冠冕堂皇;但往下看,具体的实施策略和方法却一带而过,三言两语,惜墨如金。整体看,制度制定得详略得当,可就是该详的不详,该略的不略,可操作性不强甚至没有。整项制度可以说是一张废纸,丝毫排不上用场。这样的制度形同虚设,没有哪怕一点实际意义。正确的应该是,指导思想明确,工作原则得当,实施策略具体切实可行。
三是杜绝单一死板的做法。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相关制度应该是一套组合拳,是一个系统,自成一套体系,而不应该是一项或两项孤零零的制度。高校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制的构建关键是要靠制度说话,靠体制来规范和引导。既然如此,制度的建立就应该配套,最起码的应该有高校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相关规定、有风险评估预警的相关规定、有党务校务公开的相关规定、有惩防体系建设的相关规定等等,而且还要与时俱进,根据国家的大政方针制定学校的相关制度,如高校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细节、反对“四风”的有关规定、禁止铺张浪费的有关规定、逢年过节的有关规定等等,这样,制度才完备,才不至于形成制度上的漏洞和缺陷。
三、狠抓落实,从行动上确保高校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制的构建
思想上认识得再充分,制度制定得再完备,最终还要靠落实。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成效最终还要靠事实讲话,这一点毋庸置疑。重点是要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一是要杜绝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有些高校领导口口声声说要重视高校党风廉政建设,要下大力气整顿校风校纪,可就是不见什么行动;有些高校虽然制度完备,相关的文件齐全,可党风廉政建设就是不见什么成效;有些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会议开了又开,制度制定了又修改,可就是拿不出落实会议精神的举措,落实制度的举措总是赶不上日新月异的“新制度”;有些高校口号喊得满天飞,战鼓擂得震天响,可就是不见兵士出战。这些都是行动滞后的表现,都是要下力气去克服解决的弊端。该下雨时就下雨,要不然,就辜负了广大师生的热情期盼。
二是要杜绝行动打折扣的现象。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各项举措的落实要原汁原味,不能变样,不能走形,不能打折扣。不能“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做“老好人”不行,“一团和气”也不行,工作靠制度,制度靠落实,不敢抓不敢管的思想要不得,一个环节一个环节抓好落实,一个阶段一个阶段推进,一个目标一个目标实现。要让遵规守纪成为常态,成为习惯,成为座右铭。执行制度不能时紧时松、虎头蛇尾,缺乏一抓到底的韧性;不能光说不练,言行不一,结果使“严禁”变成“言禁”;领导干部不能随心所欲,甚至带头违反制度规定,造成“上梁不正下梁歪”。有些高校没有建立制度执行责任制,奖罚不明、责任主体不明,制度执行缺乏严肃性。
三是要杜绝监管不力的现象。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制度的最终落实,一是靠照章办事;二是靠监管有力。但制度究竟落实到什么程度,哪些已经落实,哪些尚未落实,遇到了哪些阻力,有哪些困难,这些方面就不能听信制度制定者的一面之词,而应该有所监管。监管者一方面要督促监督制度的制定,在职责范围之内行使自身的职权;另一方面尤其要监管制度的落实情况,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对制度的落实进行督导,对落实不力的部门,要查明原因,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落实了监管职责,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制度落实才算是落到了实处。
高校党风廉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考虑到方方面面。要在思想认识上见高度,在制度完善上见工夫,在狠抓落实上见成效,杜绝各类错误的认识和行为,唯有如此,才能开创高校党风廉政建设新局面,才能拓展高校党风廉政建设新领域,才能取得高校党风廉政建设新实效。■
(作者单位:河北金融学院)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