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496期/文化/教育/正文

发布时间

2014/8/20

作者

□文/王 强

浏览次数

311 次

陕西民办高校发展出路研究
  [提要] 据统计,从2008年到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总数一直呈连续下降趋势。本文从陕西民办高校生源减少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陕西民办高校在生源危机情境下如何寻求未来发展出路。
  关键词:民办高校;生源减少;发展出路
  西安培华学院院级资助课题《生源减少趋势下西安地区民办高校的发展问题与出路研究》(编号:PHKT20130637)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生源减少趋势下陕西民办高校的发展出路研究
  收录日期:2014年5月13日
  一、陕西民办高校面临生源减少的趋势
  1977年高考刚恢复时,全国高考平均录取接近3%,而到了2013年,全国高校高考平均录取率已达80%,甚至部分省市已经超过了90%。近年来,本科及本科以下出国留学人数也呈现明显增长,2011~2012年到美国留学读本科的中国学生人数增长率已达31%,已超过以往平均数23%;2011年全国高中生出国读高中人数已达7.68万,占当年我国出国总留学人数的22.6%。去美国读本科的人数同去美国读研究生的人数已经基本接近。与此同时,国外“洋大学”也相继在国内登陆,例如宁波诺丁汉、苏州西交利物浦、珠海联合国际学院、上海纽约大学。一切表明,我国高等教育的供求关系正在发生变化,我国高等教育正处在一个新的转折点上。
  随着我国民办高校数量迅速增加,目前全国已有297所民办高校,其中陕西17所;全国有326所独立学院,陕西有12所;从陕西目前民办高校总数占全国总数来看,陕西较以前的高校大省地位有所滑落,但从万人以上的民办高校数目来看,陕西有9所,居全国第一。可以看出,陕西民办高校在全国民办高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生源减少趋势大幕已经拉开,陕西也不例外。(表1)





  二、陕西民办高校生源减少原因分析
  自1999年开始实施高校扩招政策以来,我国高等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到2003年,我国高等教育入学率已达17%,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陕西省民办高校在高考扩招后也走上了快速增长的道路。统计表明,1998年在校生人数为58,293人,到2002年为188,642人,五年内民办高校在校人数净增130,349人。然而,2002年之后,这种增长势头就开始有所减缓。随着2008年开始高考报名人数的不断减少,陕西民办高校将面临生源减少趋势下如何发展的问题。因此,笔者利用在民办高校工作多年的机会,针对陕西民办高校生源减少问题进行研究,陕西民办高校生源减少的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国家政策层面的原因。在国家对民办高等教育的扶持政策下、独立学院的兴起及国际合作化办学方式出现加剧了民办高校之间的生源竞争。学生不会再因为陕西民校多而门前车马喧,全国民办高校的蓬勃发展已经让陕西民办高校的独具魅力大大缩减。
  (二)社会原因。社会各界对民办教育的认可度正在发生改变、由就业而引发的问题让社会各界对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引发担忧,因而实现顺利就业已成为学生上大学的主要目的,而不仅仅是进入哪一所大学学习,而是那所学校的专业更有利于就业,才更容易被社会认可和接受,而拿了大学文凭就不了业也让社会对民办高校失去部分热情。因此,多元化的升学渠道及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生源减少的主要原因。
  (三)民办高校自身原因。一直以来,民办高校在办学硬件设施投入不够,办学条件不如公办;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缺乏大师的引进与培养;专业设置方面有名无实、学生就业难;学费标准较高,家庭负担重。这些都导致民办高校成为学生的无奈选择而不是优先选择。而这其中最主要的问题还是民办高校的办学质量难以被社会和家长认可。
  三、生源减少趋势下陕西民办高校的发展出路
  山雨欲来风满楼。在生源减少趋势影响下,陕西民办高校的未来发展之路已经出现了危情。因此,陕西民办高校要想沿着以往的优势持续发展,必须寻求应对危机的解决方法,为陕西民办高校的发展寻求出路,迫在眉睫。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发生作用的结果,内因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外因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因此,陕西民办高校的发展出路应从造成问题的内外因两方面入手,并主要依靠民办高校自身存在问题的解决来寻求突破。
  (一)加强政策具体指导,加大软件投入。陕西民办高校以往的发展是重规模、轻内核。在硬件方面投入较多,而在软件方面投入甚少,或者缺乏约束和指导。进而办学质量难以提升。因此,面对生源减少、国际合作办民校的大举进入,要寻求在教育市场越来越开放的今天继续生存发展,就必须转变观念,不能仅仅依靠走形式的评估促进建设,促进改革。政策层面可以考虑对为民办高校在完善和提升办学质量方面给予具体指导,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指导民办高校加大软件投入,按照大学的规格来加大软件投入,为学生提供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环境。让民办高校具备真正的吸引力。
  (二)提升民办高校办学质量,突出办学特色。梅贻琦认为,所谓的大学应当有真正的大师,而不是有几栋大楼。陕西民办高校一度用漂亮大楼吸引眼球,在现在看来是远远不够的,大学真正吸引人的和保证大学办学质量的应该是具备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不仅仅决定着民办高校能否有好的教学和好的管理,还关系到民办高校能否创办学校的特色专业。因此,民办高校要想在危机面前求持续生存发展,必须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专职教师队伍质量的建设,这将是衡量一所民办高校能否提供优质教育教学质量的第一要素。只有通过内涵建设才能提高办学质量,这就要求陕西民办高校必须完成理念上的转型。只有主动适应未来社会对未来人才需求,及时开拓调整学科专业;有针对性地调整人才培养计划与目标,进行传统课程改革,进行教材及教学方法包括组织形式与实验实训环节的改革,并将重点放在加强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上,才能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才能使学生认识上大学的价值和意义,进而吸引学生,从而解决民办高校的生源危机,促进民办高校的持续发展。
  (三)就业质量的提高是解决生源问题的关键。当前社会上流行一句话:毕业就意味着失业。由就业引发的对上大学的必要性的思考已经令今天的家长和学生将能否就业、就好业作为选择大学的重要依据。家长、学生和政府对大学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问题已经尤为关注,这不仅涉及家庭对教育的投入和收益问题的考虑,也同样涉及社会对于整个高等教育投资与收益的期望问题,而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的成本还将进一步提升,高投入的民办教育必然期望高质量的就业,只有民办高校的就业质量提高了,民办高校才能在生源减少危机下赢得社会及学生和家长们的厚爱,才能有长远的出路。
  四、结语
  本研究提出了陕西民办高校的发展出路:一方面在于政府出台具体政策为各民办高校实行具体诊断指导;另一方面民办高校一定要从抓自身办学质量和促进就业两手抓,才能应对民办高校生源危机。但由于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仅是选取我国的一个省民办高校,调查的全面性及数据的代表性是有限的,不能够全面反映全国民办高校的整体状况,这也将成为本研究未来有待继续深入研究探讨的地方。
(作者单位:西安培华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贾永堂.试析我国弱势高校的生源困境及出路[J].现代大学教育,2010.5.
[2]姚宇华.从西方国家私立高校的发展探讨我国民办高校发展的策略——以美、日私立高校发展为例[J].科教导刊,2013.1.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64589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