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496期/经济/产业/正文

发布时间

2014/8/20

作者

□文/王明英

浏览次数

329 次

中原经济区产业集聚区空间发展研究
  [提要] 本文将产业集聚区空间发展研究作为主题,在对中原经济区产业集聚区空间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将“产城融合”作为产业集聚区空间发展的核心理念,以期探讨适合中原经济区产业集聚区不同的空间发展模式,实现中原经济区内产城空间健康发展。
  关键词:产业集聚区;产城融合;城市空间
  本文为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2012年度立项的校级科研课题研究成果,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科研经费资助项目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6月16日
  产业集聚区是产业集聚的空间形态,实现产业集聚、人口集聚是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有效途径。当前,中原经济区正处在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剧、城市产业结构不断转型的关键时期,产业集聚区在城市空间结构重组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对产业集聚区空间发展模式的研究对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完善城市空间体系有着重要意义。
  一、中原经济区产业集聚区空间发展存在的问题
  产业集聚区空间发展由于多方面原因,出现了很多问题,最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活空间的忽视。在经济利益的趋势下,产业集聚区的空间形式主要以生产要素和经济要素为主,而生活空间处在一个比较尴尬的状态,其严重滞后于产业空间的发展。土地利用仍然着眼于“工业区建设”的思路,造成了城市化功能不足的诸多问题。如大多数产业集聚区生活性公共设施建设的严重不足、环境条件的恶化使大量人口仍然愿意居住于市区,“职住分离”情况严重,给城市带来了严重的交通压力;同时,集聚区生产性服务设施的匮乏,造成集聚区建设基础支撑不足,产业结构升级困难。
  (二)土地资源的浪费。当下产业集聚区快速迅猛的空间扩张,仍处在粗放型状态,并未带来土地单位效益的产出增长。目前,在工业用地的开发过程中,仍存在着用地浪费的问题。主要反映在:
  1、分散的用地布局、散乱的地块开发。在地方引进外资的洽谈过程中,一味迎合开发商的要求,土地出让手续不严谨,降低了城市土地的集约效益。
  2、已出让土地监管措施不力,土地闲置现象严重。“占而不用”的现象很严重,存在大量的土地浪费。
  (三)与其他功能区的空间衔接。集聚区与主城区空间“避开污染、经纬分明”的功能分区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在建设过程中,造成了与其他功能区空间衔接上的错位,缺乏统一规划。集聚区的建设独成体系,投入了大量资本进行道路、市政设施、公共设施的建设,职住交通拥挤、生活便捷下降,同时还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紧凑的空间形式有助于减少集聚区建设的前期投入,更好地利用主城区的相关设施,还有利于提高职工的生活便捷度。
  二、中原经济区产业集聚区空间结构类型
  空间结构类型是产业集聚区空间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对河南省50个产业集聚区与主城区的位置关系进行归纳总结,目前河南省大多数产业集聚区正呈现出“郊区化”、“分散化”、“多核心”的空间态势。从产业集聚区与主城区的空间关系上,可大致归纳为以下四种空间形式:
  (一)主城区包含型。即位于主城区内部,被城市其他功能区所包围。这种空间关系往往有其一定的历史原因,在城市早期的发展过程中,产业区可能被设置在城市郊区,由于规划前瞻性不足,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主城区向四周扩张,慢慢将产业区“吞噬”。此类空间形式的产业区可以充分利用主城区现有的公共服务设施、道路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大大降低了前期建设成本。但往往由于功能分区不明确、工业防护不足,造成生产、生活空间混杂,城市整体环境的下降。同时,还会对产业集聚区、主城区未来空间的拓展造成阻碍,难以满足长远发展的要求。
  (二)边缘区生长型。此类产业区空间类型为中原经济区目前较常见的形式。其位置与主城区较接近,往往位于城乡交错部,相对地价较低,适合工业项目的开发建设。同时,基础设施齐全,与主城区交通联系方便,有利于主城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实现资源共享,降低产业集聚区的基础设施投入成本。同时,产业区的建设同时还能带动城市周边的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但此种形式往往存在村庄搬迁的问题,处理集聚区内部村民的生活问题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三)子城区依托型。由于运输成本、原料产地、市场销售等多方面因素,或主城区用地局促,不能满足集聚区发展的需求,不得不依托子城(乡镇、卫星城等)进行建设。此类产业区往往需要借助子城的生活配套及基础设施,以保证生产活动的正常运作。依托子城区发展,可缓解主城区的环境、交通、资源等各方面的压力,同时借助集聚区的建设还可以带动子城区各项设施的建设。
  (四)独立发展型。此类产业集聚区远离城区独立建设,往往位于城市中、远郊。前期需要投入很大的资金进行各项设施建设,其形成规模和发展速度也比较慢,整体效益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显现出来。但往往此类产业区规模较大,与政府决策联系紧密,常见于大型或特大城市,根据门槛理论中对基本投资与发展规模之间的规律,城市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跳出主城区,另建新区的现象。
  三、中原经济区产业集聚区空间发展模式探讨
  针对复杂多变的空间类型,本文基于产城融合的理念,针对中原经济区内不同类型的产业集聚区空间的常见状况,探讨不同的空间发展模式。“产”指产业集聚区空间,“城”指城市其他功能区空间。产城融合包括:社会融合、经济融合、文化融合、产业融合、空间融合等。本文重点阐述空间层面的融合,就是城市空间与产业集聚区空间的融合发展。
  (一)融合提升型模式。这种空间发展模式一般常见于主城区包含型产业集聚区。环境保护及产业选择已经成为影响产城融合的主导因素,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如何解决它的环境及产业选择问题。
  1、环境因素主导下的空间发展形式。对于深入主城区内部工业型产业集聚区,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产城融合的主导因素。首先要严格控制现状规模,严禁污染企业入驻,同时加强环境治理,督促污染大户的污染处理设施的建设。对于升级改造有难度的集聚区,应强化集聚区周边防护绿地的隔离,划定生态保护带。在这种思路的影响下,此类产业集聚区的空间发展往往会形成“产业区-隔离带-生活区”的空间发展模式,在预留足够的生态防护空间的前提下,加强产业区的环境治理,并对其道路交通、设施配套等各方面的建设统一进行考虑,最终达到产城空间互不影响、协同发展的目的。
  2、产业转型引导下的空间发展形式。对于产业类型逐渐衰落的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的重新确定、实现产业转型是实现产城融合的根本出路。应积极引导衰落工业区的普遍退出,多种类型的第三产业和新型工业企业入驻。将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的产业集聚区向第三产业转化,最终实现产业集聚区产业转型。其空间发展将会呈现出原有产业空间逐渐消逝,新的城市职能空间的嵌入,或者原有产业空间转移的模式,最终实现工业型产业集聚区向商业服务型产业集聚区的转变。
  (二)网络状空间拓展模式。网络状空间拓展模式主要是针对边缘生长型产业集聚区这种空间形式来说的。此类空间类型的产城融合主导因素主要为空间结构的衔接、道路交通的组织、用地布局的优化等。最终目的是通过产业集聚区与城市空间各个互动因素的衔接,达到网络状空间协同发展的目的。此类产业集聚区的空间发展往往呈现出与主城区空间共同向四周呈网络状蔓延的趋势,或呈扇形、或组团状。影响产城空间融合发展的措施关键在于两种空间内部各功能分区的对接、道路网系统的对接、各项用地布局的对接等方面。两者未来空间拓展方向的选择要留足弹性空间,不能对对方的空间拓展造成影响。
  (三)点-轴式发展模式。位于主城区远郊且依托乡镇发展的产业集聚区,主要可借助子城的生活配套及基础设施,集聚区的建设带动子城的发展,随着集聚区的发展,与子城区的融合可形成主城区远郊的一个经济增长极,同时借助铁路、高速公路、省道等交通与主城区形成联系,最终形成点一轴式空间发展模式。此类空间类型的产业集聚区需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子城区服务能力的有限,如何加强自身服务设施的建设;二是如何处理好与主城区、子城区的空间联系。
  1、与主城区的空间联系——道路系统引导下的轴线的形成。与主城区的空间联系主要靠道路交通的建设。依托现有公路、铁路、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辅助公交系统,可以在产业集聚区内设施公交枢纽,形成通达的产城交通轴线。
  2、与子城区的空间联系——空间一体发展下的点状形态。由于区位条件的影响,产业集聚区服务设施的建设可同时依托子城区,借助子城区现有的生活服务设施进行自身功能的完善。各项用地布局、设施建设与子城区统筹考虑,形成一个整体,相互促进。
  (四)卫星城组团式拓展模式。独立发展型产业集聚区在空间上发展余地较大,不受母城空间拓展的影响,但由于远离主城区,各项生活配套设施及基础设施必须与生产设施进行共建。由于规模庞大,设施建设要求高,整体效益不宜短时间内显现。但这类产业集聚区一般发展规模较大,有很强的政策支撑,随着集聚区的建设,较其他空间类型的产业集聚区功能性更强,经过大规模的建设,可以作为分担主城区部分职能的卫星城的角色。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何熊浪,李国平,杨继瑞.我国产业集聚原因的探讨——基于区域效应、集聚效应、空间成本的新视角[J].天津:南开经济研究,2007.6.
[2]葛立成.产业集聚与城市化的地域模式[J].北京:中国工业经济,2004.1.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824299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