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496期/经济/产业/正文

发布时间

2014/8/20

作者

□文/潘 磊 张 坤

浏览次数

285 次

湖南省大能源安全战略探讨
  [提要] 通过对湖南经济发展特性和自然禀赋、自身能源结构比例情况、退耕还林实施情况以及边际地利用现状的分析,结合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和湖南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状况,对构建湖南未来能源发展三步走战略进行系统性论述,提出湖南未来能源发展的三步走战略以及以能源结构革命引导产业更新和经济崛起的湖南崛起新发展模式。
关键词:大能源安全战略;生物质能;化石能源;新型能源产业
基金项目:湖南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坡耕地退耕还林后种植能源作物的经济效益与分析”(XCX13072)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5月21日
  一、湖南能源问题的独特及紧迫性
  (一)湖南化石能源储量匮乏,经济发展受制于外来能源体系。依据世界自然地理资源分布带线状图分析可知,我国的化石能源主要分布在北方,典型的是山西的煤和东北的石油。湖南地处南方,区域内有色金属较多,但化石能源储量十分匮乏。在湖南全境,只有耒阳分布有储量有限的煤炭资源,石油储备基本属于空白地位。煤钢工业体系已经不再现代工业中占有主导地位。在现阶段世界经济发展模式下,石油是不折不扣的工业“血液”。湖南能源对外依存比例过高,造成湖南经济发展受制于人,这是湖南经济发展中必须要长远考虑的战略性问题。
  (二)湖南确立以重工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能源刚性需求与日俱增。从产业发展角度分析,湖南经济以长株潭为核心点展开,以“工业强省”为经济建设指导思想,大力发展工业,重工企业撑起了区域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然而,巨大的经济效益背后往往隐藏着惊人的能源消耗;从能源消耗角度分析,伴随湖南经济不断发展和居民购买力的提升,私家车等其他能源消耗个体数量急剧上升,区域内居民人均能源消耗量也不断攀升。不论是作为生产资料还是居民消费产品,湖南的能源刚性需求都以可观的速度逐年增长。
  (三)湖南地处内陆,石油进口成本高,运输不便。从国际战略大环境而言,中国的能源运输通道受制于人。中国石油主要来自于中东、非洲和南美,而航线上的关键节点——马六甲海峡和宫古水道都控制在美日同盟手中。自阿富汗开始,沿印度、马来西亚、越南、菲律宾、中国台湾、日本直到韩国,国际反华势力构建了长达数千公里的战略包围圈,中东、非洲能源通道随时可能被人切断;在太平洋方向,两条岛链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轻而易举的阻隔中国和南美的能源贸易。从国内省际区域因素分析,湖南是内陆省份没有海港,石油进口需要从陆路以及有限的长江航运来完成,运量小且单位成本高,没有石油能源供给的区位优势,能源的成本无疑是要附加在产品上,其必然结果便是产品竞争力相对降低。国内外的双重压力,使得湖南的石油能源供给链条十分脆弱,也就意味着湖南的社会经济发展受制于人。
  (四)湖南能源供给结构单一,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落后。湖南能源基本以化石能源为主,再生能源在能源总体结构中所占比例极低。当前,世界化石能源渐趋枯竭,能源战争及能源危机频繁发生。同时,由于化石能源燃烧,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变暖以及其他极端天气现象,给人类的生存带来巨大的威胁。生物质能源是可再生能源,具有可贮藏性及连续转化能源的特征,成为最有前景的替代能源。然而,湖南的高新能源科技和生物质能产业由于缺乏技术储备、市场需求和产业拉动等方面的原因,没有长足的发展。能源作物、再生能源、生物质能等现代新型能源产业没有建立起来。单一的化石能源供给结构,造成湖南经济发展面临诸多困难。2008年冰冻灾害波及整个华南地区,以火电为主的湖南电网由于北方燃煤运输线路中断而陷入瘫痪,在湘南诸多地区,整座城市陷入黑暗的情况出现多次。
  二、湖南新型能源产业发展优势分析
  (一)湖南作为传统农业大省,有着夯实的农业技术储备和充足的未利用土地资源,有着巨大生物质能能源开发潜力。湖南地形较为复杂,除了北部洞庭湖周边有不多的湖积平原外,大都是山地丘陵地貌。在湖南的耕地中,丘岗区耕地面积最大,达147.2万hm2,约占全省耕地面积的40.5%;山区耕地为127.50万hm2,占全省耕地的36.3%;湖区耕地81.50万hm2,占23.2%。据湖南省全省待开发土地资源调查显示,湖南全省共有各类待开发土地资源174.90万hm2,其中荒坡隙地166.47万hm2,占待开发土地95.18%,河湖洲滩地3.54万hm2仅占2.0%,可供开发为耕地的后备资源为18.88万hm2。湖南有着数量众多的坡耕地和不宜于粮食作物种植的边际土地,这是发展湖南生物质能产业最基本的物质基础。
  (二)湖南优越的区域气候,成为湖南发展新型能源的重要保证。湖南地处华南,是一个典型的中部内陆省份。其北部为长江中下游平原向南的衍生地带,即洞庭湖环湖平原;向南主要位于东南丘陵地带,地形起伏,垂直气候分布明显。湖南自古以来号称“鱼米之乡”,水热条件优越,农业产业发达。区域内土壤以红壤、黄红壤为主,母质为花岗岩和变质岩;流域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植被以人工林为主,分布少量次生林,主要树种有马尾松、杉木、湿地松、石栎等。相对湿热的气候和充足的降水量,赋予湖南农作物优越的自然生长条件,使得各种能源作物能够在湖南大面积种植。包括甘薯、木薯、马铃薯等薯类作物和各种木本油植物,其中有1~2年可收获的有绿玉树、麻风树、桉树和沉水樟等,2~5年可收获的光皮树、黄连木、山桐子等。
  (三)湖南水能资源丰富,水电资源开发潜力巨大。湖南坐拥湘资沅澧四条水量充沛且纵贯全省的四条河流,拥有巨大的水能资源开发前景。而且在湖南,水电开发的同时又是在进行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在目前,湖南水力资开发处于严重滞后阶段,只有五强溪、东江、拓溪、凤滩和水府庙等屈指可数的几座成规模的水利发电站。湘资沅澧河流落差虽不如澜沧江、黄河、田纳西河等流域阶梯分布明显的河流,但湖南三面环山、北面洞庭的丘陵地貌和相对丰沛的流域内降水量,意味着湖南的水力资源具有相当可观的综合开发潜力。
  三、湖南未来能源发展三步走战略的提出
  湖南未来能源发展三步走战略,术语化说法就是能源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以及未来长时间内发展目标相统一的能源战略。“三步走”体现在三个能源发展层次:一是能源满足经济需求;二是能源供给自身结构优化;三是能源产业带动区域产业全面升级。湖南作为一个中部省份,站在两型社会改革前沿的同时也走在产业结构转型和发展模式转变的关键节点,在自身能源匮乏的情况下发挥自身优势进行能源产业革命,抓住化石能源时代即将过去的这一历史机遇进而赶超发达省份,走出一条以能源改革带动产业革新的湖南特色发展之路,是湖南未来能源发展三步走战略构建的根本目的。湖南未来的能源战略的重点在于利用区域内自身优势,进行再生能源的开发,构建低碳模式,坚定推行能源发展三步走战略。
  (一)完善能源供给体制和分配结构,实现能源供给多元化和能源分配合理化,俗称常规能源供应机制“开源节流”
  1、由省政府牵头,建立省级能源储备调控中心,主要承担区域内市场流动能源储备、稳定区域内能源价格、拓展能源进口渠道等任务。能源调控中心有对内对外两方面职能:对内方面,就是要千方百计稳定湖南省范围内的能源供应稳定和能源价格稳定、建立与粮食储备机制类似的常规能源储备机制;对外方面,要尽可能的在国内外市场寻求更多的化石能源资源如国内的煤炭资源、国际市场的石油资源等,争取摆脱对于某一两家国有能源企业的限制,打破其对于湖南能源市场的垄断地位。
  2、坚定不移地贯彻“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战略,并且要逐步从长株潭向全省推广,从城市向乡村推广,实行节能减排全民化。具体措施有:(1)在工业方面逐步减少高耗能工业企业比重,走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甚至人力资源密集型路线,对于能源密集型行业要加以限制;(2)在城市方面,适度限制私家车数量增长速度,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减少汽车石油资源消耗;(3)在广大乡村,大力推广沼气能源进村入户,既能美化乡村环境,又能减少煤炭、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消耗。
  (二)确立以生物能源和水能为主,化石能源为辅的总体能源结构,对外能源依存度降至20%以下,形成独立自主的能源供给体系。不论如何对化石能源合理利用,有一点不可否认,化石能源不可再生且存量有限,发展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世界能源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由之路。对于湖南而言,笔者认为其新型能源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
  1、结合退耕还林政策,在湖南广大坡耕地上推广光皮树类木本油脂作物用以替代传统的乔木造林,发展生物柴油产业。湖南存在大量需要退耕还林的坡耕地,很多地区农民不愿意退耕还林。究其根本原因是农民退耕失去耕地后国家补助不足,种植常规乔木经济效益过低,农民退耕还林经济驱动力不够,使得退耕还林政策处于尴尬地位。光皮树类木本油脂植物,是较为理想的多用途油料树种,在我国主要集中分布于长江流域至西南各地的石灰岩区,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树种,在酸性土及石灰岩土生长良好。生长所需光热自然条件以及对土壤的理化性质要求,与湖南所具有的气候、土壤等条件十分的吻合。研究表明光皮树是一种高产木本油料树种,是理想的生物柴油原料油料树种之一。光皮树油为原料通过酯化反应制取的生物柴油与0#柴油燃烧性能相似,是一种安全稳定(闪点>105℃)、清洁环保(灰分<0.003)的生物质能原料油。把木本油脂类作物种植和退耕还林政策结合起来,在湖南广大的山区、沟地等坡耕地区域的退耕还林过程中,种植适应性强的木本油脂类油料作物取代传统乔木,在不影响食用型经济作物的同时,通过非食用型油料作物的种植可改善和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落实退耕还林政策、保护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促进生物柴油产业发展,缓解常规能源压力。同时,在贫困山区,种植能源林,既有助于恢复植被、改善生态环境,又能给山区人民带来额外收益,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发展。
  2、结合农业产业化改革和新农村建设,以土地景观生态整治为切入点,利用边际土地发展木薯类作物种植,发展生物乙醇产业。木薯分布在世界南北纬30度以内的地带,具有耐旱、耐贫瘠、抗病虫为害等优良特性,是我国南方极具前景的能源作物,近几年我国华南木薯种植面积正在迅速扩大,但湖南的木薯种植产业还没有大规模的发展起来。世界木薯鲜薯平均单产10.9t/hm2,印度平均单产达27.9t/hm2,我国木薯品种单一,种植粗放,平均单产仅16.18t/hm2,产量提高潜力较大。鲜木薯含淀粉32%~35%,每吨木薯块茎可生产180L乙醇,按可实现的单产水平45t/hm2,理论产量可达8,000L/hm2,目前我国酒精产量的1/3以木薯为原料。木薯类作物的推广对于新农村建设、农民增收、农村景观生态治理以及现代农业多元化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并主要从三个方面体现出来:其一,经济价值。种植木薯类作物能够集约节约用地、产生经济收益和促进农民增收,同时缓解传统能源的压力;其二,景观价值。能源植物一般对土地的要求比较低,可在荒坡野岭等边际性土地上种植,既装点了荒坡,又美化了自然景观;其三,水土保持功能。在常年不用的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种植木薯类作物,既可节约土地,又可相对缓解地质灾害威胁。
  3、大力开发湘资沅澧水能资源,重点在于湘东、湘南、湘西丘陵山区的水力资源阶梯开发,有条件的地区可以纳入当地旅游区开发计划。借鉴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经验,由湖南省人大设立直属的湖南水能资源开发委员会,负责全流域水能资源综合开发,包括流域内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制定以及全流域水资源的综合调配,确立以发电和防洪为主,航运以及养殖等产业为辅的河流综合治理方略。
  (三)逐步开展工业化能源驱动型改革,依靠能源改革抢占新型工业制高点。当前,中部塌陷是我国中部地区七省的现实情况。面对东部的繁荣和西部大开发的夹击,出现了“论发展水平,中部比不上东部;论发展速度,中部比不上西部。”的特别现象。而在中部七省之中,湖南既没有山西省丰富的自然资源,也没有湖北省密集的国家重点项目投资,更没有像安徽等省那样承接周边发达经济带产业转移的便利条件。缺乏基础资源、缺乏重点项目、缺乏支柱产业、缺乏经济辐射、缺乏政策支持,种种不利因素的综合,将湖南的经济社会发展和转型推到了一个相当尴尬的地位。
  面对严峻的现实,湖南未来能源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就是要以能源结构革命引导产业更新和经济崛起的湖南崛起新发展模式。在初步建立起独立自主的新型能源体系之后,湖南的发展任务就是要依靠优势能源产业反向拉动作用,确立自己的新型工业体系,建立湖南特色的新型工业体系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抓住能源更新换代机遇,赶超发达省份。未来的湖南工业,要改变以往承接珠三角和周边发达经济体剩余低端产能的不合理发展方式。依靠自主的新型能源供给体系,发展有别于传统煤铁、油钢等化石能源工业类型的新型工业战略。重点发展如生物乙醇汽车工业、生物柴油内燃机产业、新材料科学、微生物纳米技术、生物转基因技术、微电子信息产业、现代交通运输等实体工业。利用湖南能源改革带来的良好的自然环境,大力发展旅游业、景观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通过能源体系的革新,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健康的、现代化的湖南特色新型工业体系。力图在下一个30~50年之内,使湖南赶超其他发达经济体,经济实力、人民生活水平和科技竞争力步入全国前列。
  四、结束语
  湖南有着自己鲜明而独特的发展个性,在社会经济相对落后的情况下也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对于湖南而言,新一轮的化石能源危机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基于其自生实际情况的湖南未来能源发展的三步走战略以及以能源结构革命引导产业更新和经济崛起的湖南崛起新发展模式的提出,对于湖南未来的经济发展走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湖南未来能源发三步走战略,从时间维度上覆盖了湖南当前以及日后的能源情况分析,从空间维度上阐述了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之间的内在关系。当然,由于学术水平和其他方面因素的限制,本文对于湖南能源发展战略的阐述可能存在片面和不完善的地方,有待日后学界的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Karpenstein-MachanM.Sustainable cultivation concepts for domestic energy production from biomass.(Special issue on bioenergy)[J].Critical Reviews in Plant Sciences,2001.1.
[2]鲍文,赖奕卡.湘中红壤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特性的影响[J].中国水土保持SWCC,2011.10.
[3]Venturi P,Venturi G.Analysis of energy comparison f or crops in European agricultural systems[J].Biomass and Bioenergy,2003.25.3.
[4]谢光辉,郭兴强,王鑫,丁荣娥,胡林,程序.能源作物资源现状与发展前景[J].资源科学RESOURCES SCIENCE,2007.29.5.
[5]Bassam NE.Energy Plant Species,Their Use and Impact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M].James and James(Science Publishers)Ltd.London,1998.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824299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