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近年来,农产品市场发生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变化,即卖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这给各地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带来了新的困难。在大宗农产品跌价难销的情况下,人们纷纷将目光转向红火的特种种植养殖业。但特种种养业的一个“特”字,就已经决定了它的市场局限性,决定了它只能是少数人发财的行业。特种种养业一旦走向大众化、普及化,其“特”也就不特了。从海狸鼠到珍珠鸡到鸵鸟,每一种热门项目使一批人发财的同时,也不知有多少人亏本甚至倾家荡产。农民增收的潜力究竟在哪里呢?
笔者认为,与其疲于奔命赶特种种养的热门,不如扎扎实实地在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上下功夫,这才是农业持续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根本出路。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产品在品种、质量、加工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正如有关专家指出的,我国的农产品虽然种类、数量都很多,但缺乏优质品种。据说目前市场上红富士苹果的价格只有10年前的一半左右。由于产品质量上的差距,我们的大宗农产品难以走出国门,只能在国内市场上争相降价,其结果是农民增产难增收。
发达国家的农产品之所以有很强的竞争力,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其科技水平高,产品质量好,劳动生产率高。我国一头奶牛年产奶一般在5000公斤左右,而在以色列,则高达1万公斤。我国化肥利用率只有30%左右,而发达国家则高达60%以上。巨大的差距意味着巨大的潜力,只要在科技上多下功夫,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潜力还是很大的。(河北省枣强县流常经贸委龙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