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497期/财会/审计/正文

发布时间

2014/8/20

作者

□文/刘 杰

浏览次数

814 次

公允价值在会计实务中存在的问题
  [提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会计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些企业的资产和负债价值已经发生了改变,如果仅仅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就不能真实反映这些资产和负债的价值。所以2006年发布的新准则中重新引入了公允价值。本文详细分析公允价值在会计实务中面临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公允价值;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公允价值在会计实务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收录日期:2014年6月10日
  一、公允价值在会计实务中面临的问题
  (一)公允价值的获取和使用存在的难度。由于采用公允价值的价值变动是通过损益表反映的,它直接影响到企业财务的各项指标和财务信息的正确性,因次公允价值的确定办法有待于进一步规范。因为有许多会计要素在市场上很难找到可供观察的交易价格,将未来现金流量按一定的折现率折算成现值计量,往往就成为估计相关价格即公允价值的最重要的技术手段。公允价值本身是合理的,我们不能因为公允价值难以计量就放弃其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为公允价值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优化其存在的基础,便于我们更有信心地使用公允价值。
  (二)公允价值的可靠性和可操作性问题
  1、公允价值的可靠性问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一直以来都难以同时得到满足。有些经济学者提出反对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原因是他们认为公允计量是一种以牺牲可靠性为代价来满足相关性的计量手段。就目前市场可观察到的现行价值状况而言,相关资产市场的存在是其必备条件之一。从我国的现状来看,证券交易市场、产权交易市场、生产资料市场等建设都还不成熟,价格并不能确实的反映价值量,绝大多数市场资产的公允市价难以获得。虽然在不存在相关资产的活跃市场,也可以运用其他技术来估计公允价值,但是就我国经济信息水平状况而言这几乎是不可能的。现阶段我国市场对未来现金流量以及折现率的信息都还很缺乏,判断常常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现值的主观估计成分偏大。因此说一种计量方式即使是很有价值,但也决不能以牺牲其可靠性为代价。
  2、公允价值的可操作性问题。公允价值的运用较历史成本而言在技术和人才等方面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并且大大地增加了企业的管理成本。现值技术的应用需要有高超专业技术、诚实守信的评估师队伍,而且公允价值的计量与核算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了,同时需要更高素质的会计人才进行会计处理才能完成。从我国现状看,评估人员与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与专业技能都是不理想的,客观的说目前我国的大多数从业人员对于公允价值这一业务运用尚难以适应。
  (三)缺乏成熟的市场环境。我国目前市场化程度不高,公平的交易环境尚在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对绝大多数资产和负责而言,很难找到可以观察到的市场价格。同时缺乏公平价格的形成机构。作为行使中介职能的中介机构尚难以做到真正独立、客观、公正,还有一些中介机构缺乏诚信,对一些资产或负债的评估有失公允,资产评估的科学性还存在较大欠缺。
  (四)成为操纵利润的工具。新准则规定了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等方面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许多人认为,公允价值的采用会加剧公司人控制现象,为管理人员操纵利润提供了方便。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导致利润被操纵并非政策制定本身有问题,而在于其使用者人为操纵造成的。财政部在本次准则的制定中慎之又慎,尽量避免了滥用准则的情况出现。如在投资性房地产准则中就明确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除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这一条件外,还应当同时满足下列两个条件:一是投资性房地产所在地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二是企业能够从房地产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其相关信息。可见并不是所有投资性房地产都可以采用公允价值的,需要有严格的要求限制。这一点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是完全不同的,也是符合我国实际国情的。从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公允价值的应用是有严格的条件限制的。
  二、解决公允价值在运用中面临问题的对策
  (一)完善公允价值理论,构建具有可操作性的公允价值应用框架。我国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和会计理论界在充分考虑我国国情的前提下,尽早推出一个具有操作性的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及应用框架。这个指导框架应对公允价值的细节问题予以明确规定和详尽说明,以便于会计人员进行实务操作。同时将健全的理论在我国全面推广,才能促进解决运用中出现的难题。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也可以进行创造性的工作。
  (二)加快市场经济发展,建立成熟的市场环境
  1、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提高证券市场的有效性。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确立,为公允价值的运用奠定了环境基础。保证有一个公开、公平、有效的市场经济大环境。我国应加快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程度相适应的全国市场价格信息数据网络,大力推进信息资源公开化,形成良好的市场价格信息体系。而我国的证券市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和完善,在提高资本运作透明度,清理违规违纪行为,构建上市公司综合监管体系等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财政部也不断的加大了对会计信息质量和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监督和检查;广大投资者对会计信息进行分析判断、有效鉴别的能力也有所加强,证券市场的有效性逐步提高。可见,如今的经济环境与以前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所以现在的市场经济环境初步奠定了公允价值运用的环境基础。
  2、不断完善相关理论体系,建立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公允价值计量的有效实施首先需要有一个完善的公允价值理论体系作为支持。尽管我国新会计准则已经全面引入了公允价值,但是,基本准则中并没有对公允价值的应用进行详细的规定,而且没有单独一项具体准则专门规范公允价值计量应用的细节问题,这将极大地阻碍公允价值的应用与发展。我国理论界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研究仍然十分有限,真正理解和掌握了纷繁复杂的现值技术和公允价值会计理论方法精髓还远不够。对理论研究的缺失,特别是对公允价值及其外延研究的缺失,导致对公允价值确认计量的要求及方法远不能满足现有复杂的资本结构体系。我国应根据国情,尽早的制定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公允价值计量的具体准则或应用指南,应具体详细的说明现值技术的操作,详细地说明现值的确认、计量问题,折现率和资产报酬率选择的问题,对于公允价值定性和定量给予一个标准,使得操作上能够规范,减少主观的臆断,以利于实物操作。在目前的准则体系下,公允价值计量很难真正做到与国际接轨,加强公允价值的理论研究,建立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三)加强监管
  1、强化相关管理、审计机构等监督力度,建立互动机制。界定清楚财政、审计、会计等监管职能和作用,合理分工、明确责任,做到各司其职、严加监管。而且相关管理机构之间要建立互动机制,发挥监管合力,人员必须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充分发挥政府监督的职能和作用。
  2、提高会计、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执业水平。公允价值的引入增加了大量的职业判断的内容,这对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加强对会计人员有关公允价值的教育和培训,提高我国会计人员整体职业判断水平;另一方面必须加强会计人员的守法意识和道德教育,从主观上消除利润操纵的动机。此外,应该加强对审计师的职业道德要求与执业能力培养,使其对公允价值的运用起到监督控制的作用。
(作者单位: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田淑英,李慧思.浅谈公允价值在财务会计中的应用[J].会计之友(下旬刊),2007.5.
[2]谢继跃.浅论公允价值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2009.14.
[3]顾久炜.公允价值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J].会计之友(下旬刊),2006.4.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65096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