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497期/管理/制度/正文

发布时间

2014/8/20

作者

□文/李 露

浏览次数

2952 次

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影响因素及对策
  [提要]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及方式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探讨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影响因素,提出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建议。
  关键词:股利分配政策;影响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6月14日
  股利政策作为企业的核心财务问题之一,一直受到各方的关注。因为股利的发放既关系到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又关系到公司的未来发展。支付较高的股利,一方面可使股东获得可观的投资收益;另一方面还会引起公司股票市价上升。但是,过高的股利将使公司留存利润减少,或者影响公司未来发展或者因举债、增发新股而增加资本成本,最终影响公司未来收益。而较低的股利,虽然使公司有较多的发展资金,但与公司股东的愿望相违背,致使股票价格下降,公司形象受损。恰当的股利政策不仅可以树立上市公司的良好形象,而且能激发广大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持续投资的热情,从而能使上市公司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条件和机会。如何制定合理的股利政策,既兼顾公司和股东双方利益,同时又树立公司良好的形象以吸引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和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股利分配政策的类型
  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主要包括稳定股利政策、剩余股利政策、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和固定比率股利政策。
  (一)稳定股利政策。稳定股利政策是仅当企业认为其将来的盈利会明显下降的可能性降低时,会多分派其股利的发放额,否则其每年发放的股利会保持在同一固定的水平不变。稳定股利政策主要是为了防止由于经营状况差而导致股利被削减。
  稳定股利政策的缺点是其支付额与公司的盈余状况相关性过少。该股利政策即使是在当年盈余状况并不乐观的情况下,也需要支付同样的股利。而若是企业的盈余率较低时还按以往固定的股利支付,有可能导致企业的建设资金不足,财务状况不佳。
  (二)剩余股利政策。上市公司在选择股利政策时,不仅会考虑投资机会还会考虑资本成本。因为投资所需要的资金构成资本结构,而股利分配又与企业资本结构有关。剩余股利政策就是企业在遇到好的投资机会时,使用最佳资本结构,计算出投资所需的权益资本,从盈余当中留置这部分资金,而将剩余的那部分以股利的方式发放给股东。
  (三)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则为在普通状况下,公司每年支付固定并且数额较低的股利。如果盈余情况较好则酌情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发放额外的股利给股东。但额外的股利并不意味着未来都将使用同一股利支付率,也不会将支付率永远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
  (四)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是公司确定一个股利占盈余的比率,长期按此比率支付股利的政策。在这个股利政策下,股利的分配情况完全根据公司的运营情况来决定的。如果公司的运营情况较好,则分配给股东的股利就多,若是公司的运营情况较差,则能分配给股东的股利会下降。
  选择该政策的主要考量是由于以固定的支付比率来支付股利,一来让股利与公司的经营情况密切相关,二来也可以对股东来说会相对公平一些。但其缺点是当今公司的经济情况并非一直稳定,股利分配的数额一直变动很容易造成股票价格的变动而引起不良的影响。
  二、影响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因素
  (一)法律、法规因素。股利分配政策的确定受到公司所在国家公司法、税法、商法等关于公司股利分配规定的影响。只有在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前提下公司才能自主确定股利分配政策。比如,公司法一般规定,公司当年的税后利润只有在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和提取一定比例的法定公积金后才能分利。
  (二)宏观经济与政策因素。纵观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表现出来的特点是:当国家宏观经济形势运行良好,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刺激投资,拉动内需,鼓励银行贷款给企业,则上市公司经济效益较好,资金渠道畅通,现金股利发放比例大幅上涨;而一旦经济发展过热,国家则实行紧缩的金融政策,尤其是证券监督部门出台的有关政策,则直接限制了上市公司对其股利的派现。
  (三)公司盈利能力因素。盈利能力是一项重要的能力指标,同时也对其分派股利的多少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一般来说,盈利能力越强的企业,其分派的股利会比较多,反之则越少。因为在一家企业盈利能力比较弱的情况下,其盈余要保留下来进行对自身的再投资与建设来维系其企业的持续发展。而盈利能力较强的公司,资金较充沛,自身发展的资金足够,筹资能力也比较强,可以负担分派给股东较多的股利。因此,投资者常会以企业支付股东的股利数额来判断这家企业的盈利能力,企业的管理者也可以以此来向投资者传递其盈利能力较强的信息,但同时也无法避免的是管理者很可能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对股利政策进行不合理的操作。盈利能力强的公司则会倾向于选择分派股利较多的股利政策,而对于盈利能力较弱的公司则会倾向于选择分派股利较少的股利政策。
  (四)公司竞争力因素。决定选择什么类型的股利政策不仅仅需要考虑当年的盈亏状况,还需要考虑筹资和经营状况。创新是一家企业的核心要素,创新的产品能吸引到投资者的投资,有了充足的资金也能让企业的运营状况更佳。所以,当企业的利润增加率趋于平缓时,需要关注的关键问题是关注其产品的创新。因为当一项产品在市场上的持续时间过长,其市场份额会逐渐下降。当这项产品的新颖度下降时,其能获得的利润也会降低非常多。所以,为了维持企业在同行业中的市场竞争以及获得强大的财务支撑,企业迫切的需要开发新的产品来提高其竞争力。如果此时企业不顾实际情况分配股利,只会导致企业的资金成本不断提高,而无法空闲出资金来对新的业务产品进行研发,最终会导致企业整体盈利状况的削弱。为了使企业保持相对较好的竞争力,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投入新产品的研发,而由此企业也能创造更多的利润,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
  (五)公司运营状况因素。从筹资方面来说,一个公司的筹资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股利分配。筹资能力低的公司为了公司的长远发展,倾向于将利润留存,不发或者是少发现金股利。从负债水平方面来说,在一个公司无力还债时或是由于股利的支付致使公司无法再进行经营活动时,在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基础上,则不能支付股利。税后利润是公司分配股利的基础,若是公司的负债过多而导致无法正常偿还债务以及支付股利,此时若还是强行支付股利,不仅导致公司的财务风险加大,还影响了公司的持续支付现金股利的能力。为了应对可能的财务风险,公司通常不进行利润分配,用每股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来衡量公司的现留存收益偿还债务。从现金流量方面来说,就投资者而言,现金流量的重要性在于它反映了一家企业能给投资者带来回报的能力,就企业的管理者而言,必须要考虑公司现有的现金流量以吸引投资者。
  (六)股东因素。我国由于特殊的股权结构使权利不对称的情况比较明显,上市公司经理层则有利用某种股利形式满足自身效用的内在动机;另外,一些高股利收入的股东又出于避税的考虑(股利收入的所得税高于股票交易的资本利得税)往往反对公司发放较多的股利。一方面当支付较高的股利时,往往会导致公司留存收益的减少和将来发行新股的可能性加大,如果公司的控股股东没有或者不能认购增发的新股,发行新股会导致其控制权被稀释,控股股东为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就可能采取低支付率的股利政策。虽然这种股利政策不可能使全部股东的财富最大化,但却对具有控制权的股东有最大的利益;另一方面当一个公司面临被其他公司或投资者收购的危险时,低股利支付率可能有助于“外来者”取得控制权,外来者可以游说公司的股东相信目前公司不能使股东财富最大化,而他们(外来者)却可以做得更好,这就会导致面临被收购的公司不得不支付较高的股利来取悦其股东。
  三、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建议
  (一)全面考虑公司运营情况。在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现状下,在充分考虑公司的运营情况下,选择适合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与方式,既能筹集到资金又能维护各股东的权益。选择满足公司盈利性投资需求而能达到降低融资成本,稳定股权结构,进而实现公司价值较大幅度提高的可操作性的股利政策。同时,也为公司在同业竞争时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有利于上市公司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促进多元股权结构制衡机制的形成。多个大股东制衡的股权结构有利于抑制大股东利用现金股利政策进行利益侵占的行为。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可以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缩小控股股东与其他股东持股比例的差距,从而形成多个大股东相互制衡的股权结构。
  (三)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现当代的金融市场中,投资者和筹资者处于一种极不平衡的位置,投资者无法获得真实可靠的信息,筹资者又费尽心思做出值得投资的数据。只有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才能尽量避免上市公司内部或者是上市公司之间联手作假隐瞒的机会,从而使上市公司无法以不正当的手段牟取暴利。从投资者方面而言,信息的公开透明化可以避免投资者因错误的信息遭受投资损失,正确的信息公开能让投资者选择合理的投资方式。同时,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还需要加强监管力度。首先,监管部门可以加大信息规范化、真实化的宣传力度,进行思想上的教育,股利上市公司协调自身与股东的利益关系;其次,对股利的分配方式进行规范,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最后,制定相关规定,强制上市公司对其信息的公开透明化,为投资者的投资活动给予正确的导向。
  (四)完善法律环境,规范股利分配。应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并对股利分配行为加以正确引导,制定保持股利政策稳定性的规范,建立公允的价格体系;改革会计处理方法,引导上市公司正确的股利分配观念;完善监管体系,防止投资者通过资产的转移以规避交易所得税;加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约,增加信息的透明度和客观性、真实性,加强监管,严惩信息披露不实者和违规者,增加上市公司违规成本。
  (五)培养中小投资者的投资理性,提高市场成熟度。中小投资者的非理性投资造成了中国股市投机倾向非常严重,送配常是股市炒作的火暴题材,所以国家应通过适当途径加大宣传力度,向广大投资者宣传证券投资的基本常识,增强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和理性投资观念,不断提高市场的成熟度,规范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行为。
(作者单位: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卫亚楠.论上市公司现金股利与股票股利的选择[J].会计之友,2011.4.
[2]冯阳,薛锋,孙进.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与公司成长性关系实证研究[J].经济纵横,2010.2.
[3]仇世昊.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现金股利分配的影响因素研究[J].哈尔滨金融学院学报,2012.8.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64875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