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497期/经济/产业/正文

发布时间

2014/8/20

作者

□文/尤利平

浏览次数

392 次

高新区产业集群化发展研究
  [提要] 加强郑州高新区产业集群化建设可以提高区域竞争力,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文中分析产业集群与郑州高新区的结合度,区内资源的整合性,产业集聚的区域环境,以推进区内产业价值链的形成,促进郑州高新区经济发展,提升郑州高新区经济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关键词:高新区;产业集群;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高新区产业集群化发展研究——以郑州市高新区为例
  收录日期:2014年6月23日
  郑州高新区是郑州市的经济增长点,增强郑州高新区优势产业的凝聚力可以提升郑州高新区的核心竞争力。文中对郑州市高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进行了分析,找出促进高新区产业集群化的策略。
  一、郑州市高新区产业集群化发展现状
  郑州高新区位于郑州市西北部,距市中心约12公里,南距310国道2公里,北邻连霍高速公路,距新建郑州国际航空30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全区行政代管面积110平方公里,总人口25万余人,是河南省、郑州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区域。区内入驻企业3,000多家,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140家,占全省的26%;2009年至今,连续3年,平均每年2家企业上市,上市企业已达10家;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61家。现有8个国家工程中心、10个院士工作站、8个部属研究院所,市级以上各类科研机构274家,在建国家重点实验室3家。
  二、郑州市高新区产业集群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关联度低,产业集群效应差。郑州高新区主要是由政府借助外力自上而下推动的,很多企业都是由外部引入,缺乏本地根植性,产业集群化发展“先天不足”。企业间关联度不大,园区内部缺乏相互渗透与合作的氛围,许多企业的产品链局限于内部循环,企业间缺乏分工协作,难以产生群体效应。
  (二)创新能力弱,外资利用水平低。目前,郑州市高新区内企业以引进国内外成熟技术模仿创新为主,自主创新与科技竞争能力弱,研发投入不足,自主投入能力有限,制约了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影响了企业的后续发展。与沿海地区相比,郑州市高新区区内企业参与国际间的竞争意识与能力不足,外资利用水平低,外向带动能力差。
  (三)产业格局散乱,产业升级压力大。产业格局不合理,尚没有形成专业的园区,产业分布散乱,传统产业没有形成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有力补充。郑州市的发展已进入新的阶段,在新的竞争环境下,郑州市高新区产业将面临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要保持和扩大产业生存和发展空间,必须加快产业升级步伐。
  (四)配套服务体系不完善。一个成熟的产业集群内部必须有发达的金融、物流、信息等服务体系,目前郑州市高新区缺乏内部连接,科技中介机构与产业脱节,良性互动的产业链尚未形成。区内高新技术企业独立作战或外购的多,区内间企业缺乏协作,其带动和辐射效用不强,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产业规模的发展,削弱了对区域总体经济的带动作用。
  三、促进郑州市高新区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对策
  (一)构建完善的产业链,协同产业内部联系。成熟的产业集群内部构成必然是一个或几个巨型企业和无数配套企业形成完善而复杂的产业链、供应链,企业间分工协作。利用市场规律,发挥政府引导作用,通过兼并、重组等对郑州高新区内企业进行整合,增强企业实力,培育强有力的集群龙头企业。科学管理区内企业,促进上下游支撑产业的发展,引导中小企业与龙头企业分工协作,配套生产,从而构建完整的产业链条。
  (二)增强创新能力,合理利用外资。创新是产业集群发展的灵魂,企业要充分利用当地研究机构,发挥专业性人力资源优势,产学研相结合,掌握核心技术,提升整体竞争力,使郑州市高新区产业集群向产业价值链的高端进发。同时,有效使用外资,增强外资的投资回报率。
  (三)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郑州市高新区产业集群行业分布主要集中于传统产业、资源开采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初级产品加工为主,处于价值链的低端。因此,郑州市高新区产业集群下一步的发展应注意完善产业结构,逐步实现产业转移,在保持原有特色优势产业的基础上,将发展重点放在轻工业品、机械制造和高新技术产业等方面,使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持续升级。
  (四)优化配套设施建设。产业集群配套的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不完善,已成为制约郑州市高新区产业集群高品质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方面要建立各种规范的服务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创业上岗培训部门等,特别是能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服务的金融机构,有效解决资金流通问题,还需创建诚信的市场秩序,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等;另一方面则要加强硬环境建设,如交通物流、信息网络、通讯、水电等,尽量减少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的后顾之忧。
(作者单位:黄淮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孟浩程,王利刚,李喜山.产业集群与工业园区建设研究[J].职业时空,2009.1.
[2]侯茂章.关于产业集群发展阶段的研究[J].企业经济,2009.1.
[3]李思霖.河南产业集群发展与金融支持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43.
[4]王晓燕.河南省产业集群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10.17.
[5]张瑞红.河南省产业集群环境人才吸引力评价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10.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824828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