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498期/经济/产业/正文

发布时间

2014/9/29

作者

□文/康志强

浏览次数

261 次

在建设富美漳州进程中加快推进产业优化升级
  [提要] 漳州产业结构失衡是阻碍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因素。要实现漳州经济跨越式发展,不仅要求经济总量扩张、发展速度加快,也要求结构不断优化、效益不断提高,而这只有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才能得以实现。
  关键词:漳州市;产业;优化升级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7月8日
  在福建省委启动厦福建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的大背景下,发展相对滞后的漳州定位在“田园都市、生态之城”,目的是为了建设“创业创新的活力漳州,又富又美的幸福漳州”。又富又美目标中,富是排在前面的。如何富呢?坚持走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道路,突出集约节约发展是必然的选择。
  一、漳州市三次产业发展现状
  (一)漳州经济总量不断扩张,但效益提高缓慢,三次产业结构不够优化。几年来,产业结构失衡是阻碍漳州市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因素。要实现漳州经济跨越式发展,不仅要求经济总量扩张、发展速度加快,也要求结构不断优化、效益不断提高,而只有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才能得以实现。
  1、漳州市的经济总量取得了较大的发展,2008年GDP总量1,002.39亿元,2012年GDP总量达到2,017.80亿元,比2008年增长68.6%,年均增长13.9%,但产业发展的结构、质量和效益与全省及兄弟地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2008年漳州市人均GDP为21,081元,比全省人均GDP的30,122元低9,041元,到2012年漳州市人均GDP为41,433元,比全省人均GDP的52,763元低11,330元。
  2、漳州市第三产业的比重变化不大,主要还是以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比重占GDP接近一半,且有持续增长的趋势,而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却不是很明显。与全省比较,2008年福建省三次产业比例为:10.7∶50.0∶39.3;漳州市为:21.1∶41.6∶37.3;第一产业比重比全省水平高了1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比全省水平低了8.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比全省水平低了2.0个百分点。到2012年,漳州市三次产业比例为:15.9∶47.9∶36.2;与2012年福建省三次产业比例9.0∶52.2∶38.8相比较,第一产业比重比全省水平高了6.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比全省水平低了4.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比全省水平低了2.6个百分点。
  3、2012年漳州市三次产业比例结构更趋合理。2012年漳州市三次产业比例为:15.9∶47.9∶36.2,与2008年漳州市三次产业比例:21.1∶41.6∶37.3相比较,第一产业比重比2008年的水平低了5.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比2008年的水平高了6.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比2008年的水平低了1.1个百分点。虽然第二产业比重比2008年的水平提高,但第三产业比重比2008年的水平有所下降,三次产业比例结构还是不够优化。
  (二)漳州市产业结构调整后出现良好的发展局面
  1、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漳州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近年来,漳州市认真贯彻关于“深入开展十大竞赛,深化拓展五大战役”的决策部署,以转型引导发展,以项目促进变化,以综合开发带动整体提升,进一步拓宽战役领域和内涵,促进项目有效运作、持续突破,推动经济社会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发展,转型升级大步跨越。据调查统计: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对漳州经济造成了比较大的冲击。2009年全市进出口总值下降了9.7%,其中加工贸易出口下降了32.9%,机电产品出口下降了32.3%,中小出口企业出口下降18.9%。在这次危机中受到冲击最大的是中小企业,主要原因是中小企业没有自己的研发技术,以贴牌加工为主,缺乏自主创新能力,难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2010年以来,漳州市政府利用这次金融危机,淘汰一批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的企业,引导企业转型升级,发展环保和高新技术型的产业。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漳州市委、市政府主动应对,出台政策,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抓住海西建设《意见》全面实施这个历史机遇,积极与台湾地区产业进行深度对接,按照“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的思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增强漳州经济跨越发展的源动力。仅2012年,漳州市就制定出台了促进工业化提速、民营经济发展等18项政策措施,营造了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政策“高地”。2012年,漳州市主要多数指标增幅位居全省前三位,规模工业总产值2,680.53亿元,增长17%,实现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发挥漳州的祖地优势,深化对台交流合作。2009年5月,《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出台,海西建设被提升为国家战略。漳州市抓住大好时机,积极推动漳台产业对接,漳州市政府加大力度推动对台先行先试,精心组织上岛洽谈联络招商。特别是2010年5月,漳州组织分团随省团赴台,全面开展以“走亲访友做生意”为主题的经贸文化交流活动,深化了基层党际交流,促进了项目产业对接。如漳州台商投资区抓紧报批并启动规划,古雷台湾石化产业园区顺利获批并加快规划建设步伐,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扩区规划正在实施,为承接台资大项目和推进对台产业深度对接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几年来,随着软硬件全面提升,漳州日益成为台商农民投资兴业的“温室”。据统计,截至目前,漳州市累计批办台农项目1,082个,合同利用台资16.09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9.22亿美元。这些指标均占全省近50%,位居全国设区市第一位。
  3、搭建创业平台,打造台商投资高地。漳州台商投资区作为福建省最早开发区的外向型工业区之一,2012年1月,获国务院批准设立,成为“国字号”台商投资区。投资区产业优势明显,培育形成了电子光电、汽车制造、金属材料、食品加工、纸制品等五大产业体系,台资企业是漳州台商投资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目前拥有台塑、统一、泰山、灿坤、长春化工、福贞等台资企业157家。台商投资区作为漳州市一个全新的发展区域,立足更高站位,着力先行先试,利用独特的区位优势,源源不断吸引着合作内容更广泛、科技含量更高、投资规模更大、经济效益更好的大项目落地。预计到2020年,投资区将形成一个产值超千亿元的主导产业集群和一批产值超百亿元的特色产业集群。
  二、狠抓落实,加快推进漳州产业优化升级
  (一)明确加快漳州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总体思路。2013年以来,漳州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关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坚持走产业与环境良性互动、城市与乡村统筹发展、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共赢的科学发展道路,对如何建设“美丽漳州”、努力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的有机统一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漳州市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促进工贸企业稳定增长的决策部署,实施“工业化提速”发展战略,漳州市政府下发了2013年第一号文件:《关于支持工贸企业稳增长促转型十二条措施的通知》,《通知》围绕促进工贸企业稳定增长,转型升级的目标,加快推进漳州产业优化升级。
  (二)明确全面推进漳州经济转型升级的配套措施。加快推进漳州经济优化升级,需要从思想认识、机制创新、制度保障等层面进行积极探索与系统研究。经济转型升级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促进漳州经济转型升级,必须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需要有具体得力的举措加以推进。为此,必须要在推进措施上着力创新。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着力推进:一是从政府层面制定专项的规范性文件,明确总体要求、指导原则、阶段性和长期性的目标任务、实施步骤等,增强可操作性;二是不断完善重点行业产能发展规则,对钢铁、水泥、电力造船、重化工、大型纺织等行业产能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生产力,实行严格的准入与审批制度,严禁产能大量过剩;三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致力打造服务型政府,始终突出以人为本,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抓好当前,着力减少库存,以此推动漳州经济的良性运转;四是扎实做好产业的梯度转移,不能将落后的、淘汰的产能由东向西转移、自南向北转移,那样只会导致落后的永远落后;五是优化投资、选准投向、确保投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六是培育壮大科技力量,推进自主创新,打造出拥有更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大品牌,推动产品由“制造”向“创造”转变。因此,要在科学考核上形成导向,考核是杠杆,也是导向。要根据形势发展和实践需要,不唯GDP,更注重创新,更加注重民生,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适时制定关于加快转型升级的科学考评体系,确保能够真正考出导向,推动漳州经济转型升级的跨越发展,加快推进以“田园都市、生态之城”构建又富又美幸福漳州。
  (三)明确促进漳州实现三次产业结构优化的战略重点
  1、不断提升漳州现代农业水平,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漳州可以充分发挥地理优势,大力发展食品和花卉两大特色产业,巩固和提升漳州的现代农业水平,加快促进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加快扶持龙头农业高科技企业发展,进一步推动漳州农业增值提效。具体思路对策主要有五个方面:第一,在做强食品产业方面,围绕漳州市政府提出的打造中国乃至世界“优质食品之城”的目标,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扶持培育一批产值上10亿元的食品龙头企业。加快规划建设一批台湾农产品、水产品加工园区,加快海峡两岸农产品物流城建设,努力把漳州建成两岸农产品加工贸易枢纽;第二,在做大花卉产业方面,要依托海峡两岸花博园品牌效应,加强与荷兰等一些国家、中国台湾等发达地区的花卉合作,加快推进大型花卉专业市场建设,着力打造海峡西岸乃至全国重要的花卉集散中心;第三,在促进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方面,要立足于漳州区域资源禀赋,在适宜地区布局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才能获得更大经济效益而实现持续发展。政府应引导中小农业企业在产业集群内与龙头企业形成密切配合、专业分工与协作完善的网络体系,激励集群自我强化;政府应建立并维护市场运行的基本原则,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市场体系,加快推进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第四,在扶持龙头农业高科技企业发展方面,要进一步分离农业的公共科研职能与商业化研究职能,为农业企业进入农业科研提供空间。鼓励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科技人员创办农业高新企业,对农业高新企业给予扶持政策,实行补贴、免税和减税等优惠政策。鼓励民间资本和外资投资于农业科研,建立农业技术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切实保护成果研制机构的利益,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第五,在推进农业优势方面,要充分发挥漳州在两岸农业合作中的突出优势,借助台湾现代农业科技力量,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进一步推动漳州农业增值提效。
  2、加速推进漳州新型工业化进程。依托漳州 “依港立市、工业强市、开放活市、科教兴市”的发展战略,立足漳州现有的产业基础,集中发展石化、钢铁、机电、食品、电力、光电光伏、汽车汽配、特殊玻璃等8大产业。加强产业链招商,依托产业龙头项目,加快引办配套企业,推动产业做大做强。充分发挥漳州的港口资源优势,特别是要发挥好古雷台湾石化产业园区的政策优势,加强台湾地区石化产业的跟踪对接,争取尽快引办石化上游项目,加快推进炼化一体化发展。同时,要进一步完善细化漳州台商投资区的发展规划,围绕重点产业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壮大产业集群,努力建成以钢铁、汽车、家电产业为主体的海西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成为两岸产业深度对接的集中区域。积极引导各县(市、区)、开发区借鉴云霄发展光电产业的做法,围绕全市确定的产业发展目标,因地制宜选择自己的主攻产业,倾力打造做强“一县一业”、“一区一品”特色优势产业。
  3、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要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带动第三产业比重提高、水平提升。加快推进市区和各县(市)的一批大型商场、星级酒店建设,加快规划建设一批工业品配送中心、专业批发市场和港口物流园区,要以实施依港立市为依托,加快港口码头、疏港公路铁路、沿海大通道等基础设施建设,抓紧规划布点,积极引办港口物流企业,促进港口物流业加速发展。旅游产业关联度高,对消费服务业的带动性强。按照世界旅游组织的测算,旅游业直接收入每增加1元,社会综合收入可增加4.3元;旅游业每增加1个直接就业人员,能带动增加5个就业岗位。因此,要进一步依托漳州丰富的旅游资源,突出加强整合、完善配套、提升服务,着力打造漳州旅游品牌,重点打响以南靖、华安土楼为代表的世界文化遗产游,以东山国际旅游海岛、漳浦滨海火山地质公园为代表的滨海风光游,以市区明清历史古街区、平和三平寺为代表的文化朝圣游,以云霄金汤湾海水温泉、角美龙佳淡水温泉为代表的休闲养生游,吸引更多游客到漳州旅游观光,并结合旅游产品的打造,大力开发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旅游土特产品和大众旅游商品,建立特色鲜明的旅游购物中心、专卖场,增加旅游购物消费,带动旅馆、餐饮、商贸、休闲、娱乐等相关消费服务业发展,努力把漳州旅游业发展成为拉动消费增长、扩大社会就业、优化经济结构的战略性产业。
  (作者单位:中共漳州市委党校)

主要参考文献:
[1]杜肯堂,戴士根.区域经济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漳州市第十次党代会.漳州宣传,2011.9.
[3]2011年漳州统计年鉴.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828651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