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498期/经济/产业/正文

发布时间

2014/9/29

作者

□文/李 瑛

浏览次数

733 次

产业集聚发展阶段与中国产业集聚模式分析
  [提要] 本文分析在产业集聚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产业集聚动力变化,并以美国北大西洋工业带的形成和衰退为例分析产业集聚的生命周期,指出产业集聚动力的变化推动产业集聚的产生、发展和衰退。
  关键词:产业集聚;生命周期;动力机制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7月8日
  一、产业集聚动力与产业集聚发展阶段
  产业集聚本身也具有生命周期,产业集聚动力变化推动了产业集聚的形成、发展、成熟以及衰退。由于产业集聚动力的性质不同,产业集聚生命周期的时间长短也不同。产业集聚自我强化动力的形成是保持产业集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产业集聚的形成阶段。产业集聚的形成阶段是指企业在原动力的驱使下进入某一地区,并促使产业集聚从无到有的过程。促使产业集聚的是产业集聚的原动力,如丰富的自然资源、优越的地理位置、优惠政策等。依靠这些因素形成的产业集聚根植性比较脆弱,随着区内企业数量逐渐增加,丰富的自然资源终被耗尽,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价格会逐渐上升,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也可能会变化,当这些因素发生变化的时候,产业集聚就有可能向国内或者国外其他更有吸引力的地区转移。
  (二)产业集聚的成长阶段。是指由于集聚的正外部性,产生了基于各种因素的循环因果效应,使得产业集聚具备了自我强化机制,产业集聚不断成长壮大的阶段。这种自我强化机制使得产业集聚区相对于其他地区而言,技术水平更为先进,技术设施更为完善,上下游企业间的关联度更强,市场规模更大,专业劳动力更加丰富,信息交流更为流畅,这些区位优势的强化使得企业对本地区的依赖性更强,集聚的地区根植性加强。
  (三)产业集聚的均衡阶段。产业集聚过程中除了会产生“正外部效应”和“自我强化”的集聚力之外,还会产生“负外部效应”和“分散力”,产业集聚的分散力来自于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带来的土地使用成本上升,拥挤的交通,产业集聚区激烈的竞争环境,严重的污染等。
  在产业集聚的成长阶段,集聚力大于分散力,产业集聚不断加强,到产业集聚的均衡阶段,集聚力和分散力力量均衡,产业集聚规模不再扩大,达到稳定状态。
  (四)集聚趋向分散阶段。如果一个地区的产业集聚完全依靠集聚原动力来维持,而没有形成有效的自我强化动力。而产业集聚的原动力可能会随着集聚的加强而不断弱化,也可能由于某些其他的原因而弱化或者消失,在分散力的作用下,产业集聚就会趋向分散。
  二、产业集聚生命周期案例分析——美国东北部沿大西洋工业带的形成和衰退
  19世纪中叶美国制造业首先产生于美国东北部新英格兰地区和大西洋中部沿海地区,这两个地区是美国工业化初期的制造业中心。但到了19世纪后半叶,中西部地区的制造业也获得了发展,成为美国第三个制造业中心。按照中心-外围模型中的预期,新英格兰地区和大西洋中部沿海地区的制造业集聚应该通过累积循环效应而不断强化,但实际并非如此,中西部地区的中叶发展使得制造业中心在短短20年后就出现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并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工业急剧衰落、工厂大量倒闭、失业率增加而使闲置的设备锈迹斑斑,被人们形象地称为“锈带”。
  (一)美国东北部沿大西洋工业带形成的原因。二战以前,东北部大西洋沿岸之所以能成为美国的制造业集聚地,是由于以下几个因素充当产业集聚的原动力:①历史因素。欧洲移民最早就定居在该地区,并促进了该地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②自然因素。该地区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煤矿和铁矿的储存量都比较丰富;③大西洋沿岸有许多良港。如纽约、费城等;④地理因素。由于靠近五大湖,该地区具有便利的水运条件,保证了煤矿和铁矿的运输;⑤需求因素。1860年,沿大西洋工业带的制造业就业人数占美国制造业就业总人数的71.27%,而当时中西部地区制造业就业人数只占10.97%。
  (二)西部地区人口和市场规模的增长及制造业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这段时间内,美国制造业并未出现越来越向东北部集聚的趋势,反而由于中西部地区的制造业发展出现向中西部地区扩散的势头。从1860年到1920年,东北部地区制造业就业人数占全国的比重从71.27%下降到65.2%,中西部地区的制造业就业人数从10.97%上升到34.8%。美国制造业地理分布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除了传统观点所提出的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等因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人口和市场规模的转移。1880年,芝加哥有近8万人的制造业工人,已经超过东北部最大的城市波士顿的人数。在1860~1870年的10年间,芝加哥制造业就业人数增长了4倍,并在接下来的10年间,又增长了50%。其他西部城市的人口也出现快速增长,1880年辛辛那提就业人数超过5.6万人,圣路易斯制造业就业人数超过4万人。(表1)从表1可以看出,在1840~1870年这段时间内,中西部地区的人口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人口向西部地区的转移意味着需求的转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东北部大西洋沿岸“本地市场效应”的形成,中西部地区的市场需求作为离心力,引导着美国制造业逐渐从东北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迁移。
  三、中国区域产业集聚可持续性分析
  (一)决定产业集聚持续性的因素。当产业集聚的均衡状态持续一段时间之后,某些因素的变化可能会导致某些企业产生向外迁移的倾向。如出现了对于本企业来说更具备区位吸引力的新兴地区,企业在新兴地区可获得更大的利润;或者企业的产品在产品生命周期中,所处阶段发生了变化,利润率下降,不再能承受产业集聚区昂贵的要素价格。这些企业的离去可能会带来两个后果:一种情况是产业集聚区产业结构的升级,产业集聚依然存在,但是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一部分企业离开,另一部分企业取而代之,这种情况下的集聚具有可持续性;另一种情况是集聚就此趋向分散,这种集聚不具有可持续性。
  集聚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取决于集聚形成过程中哪些动力机制发挥了作用。如果产业集聚只是凭借诸如丰裕的自然资源、廉价的劳动力等集聚原动力而形成的,而这些因素必然随着产业集聚的加强而减弱,则这种集聚必然不具有可持续性。即使在集聚过程中形成了某些自我强化的动力,从而带来了一些后天的区位优势,也有可能会随着企业的离开而消失,如同一个行业内企业之间的技术外溢、产业关联、专业劳动力共享,某种情况下会随着整个行业的向外迁移而消失。
  但有一些后天形成的区位优势,并不会随着企业的离开而消失,如:(1)不同行业之间产生的生产正外部性,如技术外溢、产业关联、劳动力共享等;(2)不同消费者之间产生的消费正外部性;(3)企业生产活动和消费者消费活动之间相互影响而产生的“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如果在产业集聚的过程中形成了这些方面的优势,即使有一些企业或者行业离开,产业集聚所带来的正外部性也并不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另一些更为适合的产业会迁移进来,在此过程中实现了产业结果的优化升级,劳动力(消费者)出于对庞大劳动力需求和消费正外部性的追逐,也不会大规模向其他地区转移,集聚会一直持续下去。
  (二)中国经济集聚区类型及其可持续性。本文将中国产业集聚区分为四种类型,详见表2。(表2)
  1、在国际产业转移背景下产生的新兴工业集聚区,产业结构一般比较单一。如2011年东莞市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40%,当本地廉价劳动力、低廉土地成本等优势丧失后,这些由外资主导的行业会整体向成本更低的地区转移,这些行业内部企业之间所产生的生产正外部性会随之消失,同时由于在这些地区就业的劳动力多是以“异地就业”方式存在的流动人口,由于产业集聚带来的人口集聚也随之趋向分散。
  2、在改革开放大背景下,凭借传统技术及商业传统或者在精英人物带领下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集群,以“遍地开花”的方式出现,产业结构也都是比较单一,规模较小,集聚效应的发挥也受到限制,仅限于统一行业内部企业之间所产生的技术外溢、产业关联等。所以,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实力壮大之后,为了获得更大的集聚外部效应,会纷纷向更大的经济中心迁移。
  3、作为地区经济文化中心的大城市,产业类型齐全,市场规模大,此时集聚效应不但产生于上下游行业、同一行业内部各企业之间,而且产生于消费者之间、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当某些行业因为一些原因向外迁移时,对整体的集聚正外部性的削弱并不大,这种正外部性仍然会吸引其他行业,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相互联系、消费者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得消费者的“本地根植性”比较强,不会轻易向其他地区迁移,这种集聚具有可持续性。庞大而稳定的本地需求市场是产业多样化发展的前提,也是基于不同主体间的“循环因果效应”产生的前提。
  (作者单位: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

主要参考文献:
[1]刘艳萍.产业集聚、企业规模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长三角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分析[J].技术经济,2010.2.
[2]刘东林.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度变化及其产业结构效应分析[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9.6.
[3]路江涌,陶志刚.中国制造业区域集聚及国际比较[J].经济研究,2006.3.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830140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