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499期/公共/财税/正文

发布时间

2014/9/29

作者

□文/杨 平 刘 伟

浏览次数

226 次

以优良作风为“镜”狠刹“四风”
  [提要] 党的十八大提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八大之后,党中央又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和中国梦,就要求全党同志必须以优良作风为“镜”,狠刹“四风”。
  关键词:优良作风;狠刹“四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
  中图分类号:D261.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8月11日
  党的十八大提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八大之后,党中央又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和中国梦,要求全党同志必须以优良作风为“镜”,狠刹“四风”。
  一、以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作风为“镜”,狠刹“形式主义”
  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随着实践的延伸和时代的变化而发展的。求真务实就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化。求真务实是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党风、政风、民风的灵魂。所谓求真,就是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坚持科学性;所谓务实,就是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追求务实精神。求真务实与实事求是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求真是为了务实,务实才能求真,二者密不可分,其实质就是狠刹“形式主义”。在工作中,坚持以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作风为“镜”,狠刹“形式主义”,应做到“四实”。
  (一)真知实情。“真知实情”就是指知道的要细、知道的要全、知道的要深。“知道的要细”就是不能大而化之,走马观花,粗枝大叶,要摸准事情的每一个细小环节。“知道的要全”就是不能听一面之词,或只听少数人反映,不听多数人意见,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见一木而推其为森林。要做到听、看、查、问相结合,联系地、发展地看待事物,从而综合分析得出结论。“知道的要深”就是要深入一线,蹲到基层,与群众打成一片,和群众交朋友,听群众说心里话。改进调查研究,不能坐着车子转一转,隔着窗户看一看。深入实地考察,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如果偏听、偏看、偏信,就难免会出现认识和处理问题上的偏差。对待任何事情不做深入细致的调查,仅凭自己的一孔之见,对事物作出判断,其结果必然会犯主观主义和片面主义的错误。陈云同志说:“领导干部要用90%的时间调查研究,10%的时间作决策。”此话极为深刻,不无道理。
  (二)敢讲实话。敢讲实话,一方面要求听者特别是领导者能虚怀若谷,广纳群言,善待实话;另一方面要求说者特别是下级要刚正不阿,尊重事实,善讲实话。在工作中,如果不敢讲实话,那么,深入一线了解的实情就没有丝毫的价值,知道了不说,就等于不知,就不能为上级领导、机关和本级党委班子决策提供真实依据。“敢讲实话”要求讲的话必须是真情实感。心里有什么想法就要直言不讳,不隐瞒个人观点和意见,不违心地编织好话、假话、空话,要做到有好说好,有坏说坏,一是一,二是二。“敢讲实话”要求讲的话必须符合实际。一切以事实为依据,不夸大,不缩小,没有片面性。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同志不讲实话,与一些领导同志只喜欢听“好消息”、顺耳话,不喜欢听“坏消息”、逆耳言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领导干部要把敢讲实话作为检验一个人党性观念强不强、是非界限清不清、坚持真理立场稳不稳的重要标准,努力营造人人敢讲实话的良好氛围。
  (三)善出实招。“善出实招”就是指:1、解决问题的办法要符合上级指示精神。上级的指示、决策是指导工作、抓好落实的基本依据,如果对上级指示不注重学习研究,“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就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落实工作就会走样,上级也不满意;2、解决问题的办法必须符合实际情况。也就是要对大量的情祝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处理,找出工作中的内在规律性,从而确定方案、明确标准、采取措施;3、解决问题的办法应有针对性。情况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不同时期和不同单位反映出来的问题各不相同,同一问题在不同单位也各有差异。因此,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对策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对症下药。
  (四)肯下实劲。大家都知道,愚公门前有两座山,挡住了出路,便下决心率领他的儿子们挖掉这两座大山。智史老头耻笑他的行为太愚蠢,并认为仅凭他们父子数人挖掉这两座大山是完全不可能的。但愚公毫不动摇,每天挖山不止,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批驳了智史老头的错误思想。肯下实劲在愚公身上得到了集中体现。现在有些同志就是缺乏愚公这种实干精神,说了的事不愿抓,定了的事不愿干,看似很忙,实际工作很虚,忙在应酬上;看似在干,实际上干的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忙不到点子上,致使工作成效不大,实绩不多。因此,在工作中肯下实劲,务必做到:一是有决心,不优柔寡断,不被困难吓倒,信念坚定,说了算,定了干。二是有韧性,经得起苦累煎熬,锲而不舍,百折不挠。三是敢带头,身先士卒,以身作则,不以“老子”自居,不指手画脚、光说不干。
  二、以深入实际、联系群众的作风为“镜”,狠刹“官僚主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人民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发挥好“最大优势”,防止“最大危险”,实际上就是要以深入实际、联系群众的作风为“镜”,创新体制机制,形成合力,狠刹“官僚主义”。
  (一)健全完善联系群众制度。党联系群众是指宣传教育群众、了解群众、依靠群众和服务群众。从联系的内容看,联系群众既包括上情下达,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达给群众,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使群众自觉落实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时也包括下情上达,把群众的愿望、困难和要求反映给执政党,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够更好地体现群众的意志,从而夯实党的群众基础。因此,推动广大党员干部联系群众,要健全完善联系群众制度。一要健全完善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工作机制;二要健全畅通群众意愿表达渠道的各项具体制度;三要健全完善民情恳谈和交心制度;四要建立详实的深入基层、民情调查、谈心活动的记录制度,定期检查、评比和通报,把检查结果作为公务员考核和干部表彰奖励及提拔使用的重要参考依据。
  (二)健全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由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利益分配不均衡等问题难以在短期内根本解决,突出的社会矛盾凸显出来。新时期,各类利益诉求交错复杂,利益关系不断调整,利益结构不断分化,由此引发了群众受益不公、利益维护不当等现象,因而新形势下密切联系群众,必须顺应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让群众的权益更好地得到维护。一要建立有效的群众利益表达机制,增强利益主体之间的相互沟通和理解,增强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认同感和信任感,营造和谐的党群关系;二要健全利益约束机制。通过法律和道德对人们获取利益的行为进行约束,规范他们的利益动机和行为,引导他们合理选择利益目标,正确处理利益关系。
  (三)形成凝聚民心的强大力量。密切党与群众的联系,从联系的主体看,既包括党组织与群众的联系,也包括党员干部个人与群众的联系。当务之急就是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带着深厚的感情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及时有效地解决社会的突出问题,并形成凝聚民心的强大力量,从而形成良好和谐的党群关系。一是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领导,把群众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党委纪检、组织部门要发挥牵头作用,协调各有关部门开展群众工作,重点指导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基层组织做好群众工作;二是进一步建立健全纪委、组织、宣传、政法、统战、信访、民政等部门以及工青妇等群众团体参加的群众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分析情况,研究问题,协调步骤,搞好配合,共同做好群众工作;三是形成群众工作的全党参与机制。各级党组织要把群众工作体现在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的具体工作之中。各级党委及有关部门要有专门的机构如信访办、民政办、党政办等,收集、分析有关群众思想、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动态,提出相应的对策,并加强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及时提出改进意见。
  三、以清正廉洁、一身正气的作风为“镜”,狠刹“享乐主义”
  保持清正廉洁、一身正气,绝不仅仅是一种个人品行,而是一种人生信仰、人生追求,更是对领导干部最起码、最基本的要求。一个人虽然难以从根本上杜绝整个社会存在的腐败现象,但多一个清正廉洁、一身正气的党员干部,就能多赢得一份人民群众对党员干部的信任。因此,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要经常提醒自己,必须保持灵魂深处的纯洁干净,必须以清正廉洁、一身正气的作风为镜,狠刹“享乐主义”。反腐败斗争的实践告诉我们,做一名清正廉洁、一身正气、狠刹“享乐主义”的党员领导干部,过好以下几关是至关重要的:
  (一)过好“淡泊名利”关。清朝有一首打油诗:“终日忙碌只为饥,才得饱来便思衣。衣食两般俱丰足,房中又少美貌妻。娶下娇妻并美妾,出入无轿少马骑。骡马成群轿已备,田地不广用不支。置得良田千万顷,又无官职被人欺。七品五品犹嫌小,四品三品仍嫌低。一品当朝为宰相,又慕称王做皇帝。心满意足为天子,更望万世无死期。种种妄想无止境,一棺长盖抱恨离。”这首打油诗是劝人们要知足,在名利地位上无休止地追求,只能是南柯一梦。从人的一生来看,名利实在是身外之物,属于自己的跑不了,不是自己的争不来,将来才有的急不得,适合自己的心才安。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得到了群众公认,组织上当然会量才适用,给予合理安排,以激励更多的同志干事创业。当个人的名利追求与集体、社会相冲突时,对待名利要有一颗淡泊之心。只有淡泊了名利,才会志存高远,乐在其中,才会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见先进就学,见后进就帮。党员干部如果把获取个人利益看成人生唯一追求,把个人利益看得比党和人民利益还重,就会为名所累、为利所缚,就有可能走到邪路上去。一位腐败官员曾经这样说:光有一定的政治地位而没有厚实的经济是不行的,官职只是暂时的,一旦没有了官职,没有了一定的金钱,万事都是行不通的,如果有了钱,什么事情都好说、都好办。基于这种认识,拜金主义错误思想在他脑海里越扎越深,使他不择手段谋取钱财,最终身陷囹圄,沦为阶下囚。党员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名利观,自觉锻炼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冲锋在前、荣誉在后,奉献在前、索取在后的崇高品质,不为金钱、美色、名利所动心,埋头苦干,不计名利,造福人类。
  (二)过好“自我约束”关。1、清醒律己,算好人生“七笔账”。即:算好“政治账”、算好“经济账”、算好“名誉账”、算好“家庭账”、算好“亲情账”、算好“自由账”、算好“健康账”,不要因腐败行为断送政治生命,不要因腐败行为丢失正常收益,不要因腐败行为弄得身败名裂,不要因腐败行为毁了美满家庭,不要因腐败行为玷污温馨的亲情,不要因腐败行为失去自由,不要因腐败行为丧失了健康。领导干部在忙于政务、奔波事业的同时,需经常静下心来算一算人生“七笔账”,努力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这才是最重要、最明智的。2、知微律己,守得住小节。清廉小节不轻视,细微之处见精神。群众评价为官者的品行、为政者的气度,常常是从看得见、摸得着的小事来判断的。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小事、小节并不小,小事、小节中有政治、有方向、有形象、有人格。一个在小节上过不了关的领导干部,也很难在大节上过得硬。一些领导干部犯错误,往往是从一些小的过错自我原谅开始的,时间久了,位子高了,权力大了,胆子也渐渐大了起来,最终出了问题。面对形形色色的外界诱惑,领导干部千万不能放松警惕,一定要守住思想堤坝,忍得住清苦,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小节。3、慎行律己,净化“社交圈”。“不怕做不到,就怕领导没爱好!”这是现实生活中一些无耻之徒专门揣摩领导干部嗜好时发出的肺腑之言。一批干部也在这方面栽了跟头,落得个身败名裂。大量事实表明,一些领导干部一步步陷入违纪违法的泥坑,往往都是从在“社交圈”中生活作风不检点和交友不慎开始的。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近君子、远小人,多跟人民群众交朋友、多跟正直的人交朋友,决不能交那种趋炎附势、投机钻营的朋友,决不能交那种打着你的旗号、牟取私利的朋友,决不能交那种品行低劣、搞歪门邪道的朋友。为政之道清似茶,君子之交淡如水。慎重对待朋友交往,坚持择善而交、交友有度、交友有数。领导干部必须明是非、辨善恶、知廉耻、守法纪,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严格把握爱好的尺度。务必慎己所好,拒绝庸俗,远离浮躁,追求高尚。
  (三)过好“正确政绩”关。一是强化政治修养,扼制名利观点。追求什么样的政绩,是检验一个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高低的一面镜子。政绩热带来的负效应是和追逐名利连在一起的,而追逐名利会导致腐败。各级党员干部必须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素养,把权力用在为党建功、为民尽职、为民造福上,真正干出利国利民的政绩来;二是强化公仆意识,克服短期行为。如果党员干部公仆意识淡薄,时时只为个人名利着想,急功近利,采取杀鸡取卵的办法求发展,在各种场合讲排场、亮身份、显速度,虽然一时显露了政绩,讲够了排场,塑造了形象,但最终却有害于国家、有害于人民、有害于自己。作为党员干部,必须加强群众观念,强化公仆意识,切切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三是强化生态政绩,走出政绩误区。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实践,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创造符合党和国家政策法规、有利于国家和民族长远利益的政绩。牢固树立生态政绩观,必须实现价值观的生态转向:从经济理性转向生态理性,从个人价值诉求转向整体价值诉求,由单一价值诉求转向综合价值诉求,从无视成本价值诉求转向生态成本价值诉求。自觉接受生态政绩考核或称绿色政绩考核。就我国现行的政绩考核体系来说,生态政绩考核还是一个比较新颖的事物,国家尚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考核体系。
  四、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为“镜”,狠刹“奢靡之风”
  邓小平同志说:“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统,艰苦朴素的教育今后要抓紧,一直要抓60~70年。我们的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在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今天,勤俭节约在传统意义上是一种美德、一种品质,而且在现代意义上,它也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责任。大量触目惊心的事实无可辩驳地表明,浪费已成为我国一大普遍而又严重的社会问题。一些党政领导干部把我们党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抛在脑后,大吃大喝,生活奢靡,把非公务活动纳入公务接待,擅自扩大公务接待范围,巧立明目搞各种宴请,公务接待浪费严重。这些问题和现象令广大人民群众深恶痛绝,严重影响了党风政风,影响了干群关系,影响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影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为“镜”,狠刹“奢靡之风”,必须采取得力有效的综合措施。
  (一)加强思想教育,营造节俭氛围。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社会文明程度的反映,也是衡量机关干部思想境界和人生价值的重要尺度。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党员干部有责任用自己的模范言行和人格力量引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把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提升为国民精神和社会责任,可以为国家强盛、民族振兴和人民富裕提供强大而持久的精神支撑。2013年初,中央办公厅印发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重要批示的通知(中办发电[2013]3号),在中华大地上擂响了改进工作作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务实之风。扎实有效地开展节约型机关的创建活动,通过通报典型、专题讲座、电视专题片、有奖征文等形式,提高宣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开展“勤俭节约进社区”、“勤俭节约进机关”、“勤俭节约进课堂”等行之有效的专题活动,多层次、立体化宣传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重大意义,减少党政机关滋生奢侈浪费的土壤和条件。党员干部应该常怀爱民之心,常修为政之德,使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成为自觉意识、自觉行动,成为永远不变的政治责任。
  (二)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考核制度。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一直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优良传统,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是勤俭节约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但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党员干部期待的是坐享其成,追求的是骄奢淫逸。他们视辛勤劳动为“傻帽”、“不懂生活”,将勤俭节约看成“小气”、“守财奴”,以奢侈摆阔为荣耀,把挥霍浪费当作大方。这种荣辱观的颠倒和勤俭节约优良作风的缺失,必然导致行为上的偏差和放纵。因此,要把勤俭节约作为考核机关工作效率和干部政绩的一项重要指标,将考核结果纳入各级政府目标责任制和机关干部考核奖罚体系,彻底改变长期以来对公务人员的考核没有勤俭节约这一条款的做法。加大奖惩力度,对那些勤俭节约的好典型给予重奖,真正让他们尝到甜头;惩罚上,对那些奢侈浪费的反面典型“动真格”,连出重拳处罚相关人员。同时,要明文规定对有关人员不得提拔重用,促使他们自觉地朝着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所要求的方向去努力。
  (三)完善体制机制,强化监督管理。要彻底改变在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问题上说与做双面孔、讲与干两张皮,台上要求别人做到的、台下自己带头违背的局面,采取多种手段,强化对机关干部的监督管理。建立“八小时之外考察机制”,通过纪检部门督促检查,主管部门技术监控,现代传媒舆论监督,周围群众及时举报等手段,结合年终考核对机关干部“业余生活”状况进行评估。建立机关干部生活作风“三级联防体制”,家庭、单位、社会齐参与,避免机关干部滋生奢侈、挥霍、浪费的习气。同时,建立健全党政机关财务支配与使用的审批、审计、监督和约束机制,坚决实行财务支配与使用的民主和公开制度。强化预算管理和财政专户管理,经费严格按照预算支出,不得随意追加。及时掌握机关单位财政的收支及预算执行情况。强化各级人大对公共财政预算及使用的监督职能,推动各级政府依法行政。对违背财务支配与使用制度的行为和现象,严加惩罚,特别是要按照规定切实追究领导责任,确保责任追究制度的有效实行。
(作者单位:中共娄底市委党校)

主要参考文献:
[1]戴志明.狠刹“四风”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选择[J].理学院学报,2013.
[2]谭龙飞.加强作风建设应牢牢抓住“四个关键”[J].先锋队,2013.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75499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