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提要]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浪潮下,独立院校开始越来越重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而组织大学生出国参加国际交流活动就成为一种很好的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方式。本文主要从大学生参加国际交流活动现状和目的出发,阐述如何重视大学生国际交流,对独立学院如何推进学生国际交流活动提出建议。
关键词:独立学院;国际交流;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7月5日
当今社会教育国际化越来越受到重视,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国际竞争力,而培养国际竞争力就需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国际视野”是指人们能从世界的高度去了解世界历史和当今国际社会,评价本国地位和作用,认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并在国际交往中有恰当的行为与态度。它是一个人在全球化背景下所应具有的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体现。对于大学生而言,这种全球意识和综合素质表现为能够面向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具有全球化视野,主动关注世界性问题,关注人类的共同命运,了解世界不同文化的历史与特点。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全面开展大学生的国际交流。
一、大学生参加国际交流现状和目的
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的经济实力显著提高,高等化教育国际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近年来,大学生去国外学习的机会越来越多,学生们可以进行语言学习、课程选读、文化交流等。面对丰富多彩的国际交流活动,根据相关调查发现独立学院的学生对参加国外交流活动还是很感兴趣的。
独立学院学生普遍家庭经济条件较好,接受相应的教育,培训和出去旅游的机会比较多。他们思维活跃,见识较广,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综合素质高,不仅仅是满足课堂和书本中的知识,更愿意走出去感受不一样的学习和文化生活,寻求更多的机会去展示自己,表现自己。他们希望能够通过国际交流活动,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让自己置身于纯粹的外语环境中更好地学习语言,为将来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一门语言打下基础。同时,在国外的学习生活中,能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
二、重视大学生国际交流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第十六章,专门讨论了扩大教育开放问题,明确指出“提高交流合作水平、扩大政府间学历学位互认、支持中外大学间的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联授。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合作,建立教学科研合作平台,联合推进高水平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推动跨文化交流,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按照国家政策的引导,独立学院应该紧跟时代步伐积极重视大学生的国际交流。
为了加强大学生国际交流,学校应该做些什么呢?学校应在国际化发展规划中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依托本校的国际化交流与合作网络建立学生国际交流平台,有计划、有步骤地开拓学生国际交流项目。
(一)加强学生国际化意识的培养。独立学院的学生大多数具有开阔的视野,有积极参加国际交流活动的意向,但是大多数学生的这种国际化意识只是零碎的并不是相对完整的。所以,在这个阶段学校要做的不仅仅是把信息发布在校园网上和张贴在宣传栏里。学校在宣传方面要有创新之处,可以采用学生社团这一在学生中有强大影响力的社团组织来进行宣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既锻炼了学生,又扩大了宣传。学校也可以集中召开国际交流项目宣传座谈会,安排专门的国际交流活动组的老师进行现场指导,负责解答学生的问题,让学生对国际交流活动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而不仅仅只是停留在片面的理解上,使学生能够对国际交流活动有主观的判断力,从而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活。
(二)培养本校教师的同时积极引进有海外经历的教师。高校的教师队伍中,拥有海外学习经历和工作经历的老师还是不多的。所以,独立院校要努力培养本校教师。每年公费派出一定比例的教师出国学习,积极鼓励他们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不断用新的观念来更新旧的观念,时刻专注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更深刻地认识和了解教育国际化,将其转变为具体的教学行为,从而更好地去引导和培养学生。同时,也要注重吸收有海外学习和教学经历教师,充分发挥这些有海外经历教师在学校教育中的引导作用。
三、几点建议
(一)根据本校生源特点,规范管理,完善交流机制。随着参加国际交流活动学生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学校完善国际交流活动机制显得越来越重要。如何界定学生选拔的依据和条件,如何换算学生在外学习获得的学分,如何评价学生在外的表现和成绩,如何对学生进行国际交流前的心理辅导,如何做好学生交流期间的安全工作,如何应对突发事件等等,这些都是国际交流机制需要重点完善的地方。只有加强管理,完善交流机制,才能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完成在校期间的国际交流活动。
(二)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策略。学生参与国际交流活动的名额都是有限的,为了扩大交流规模,实现真正的教育国际化,使更多的学生不出家门就能参加国际交流活动,独立学院在积极进行“走出去”的同时还要“引进来”。邀请国外著名高校的学者、专家和师生前来学校学习考察和交流,充分利用学校的“国际”资源,利用国际著名大学的学者、专家来学校访问或讲学的机会,邀请他们为学生作专题报告,丰富校内的交流活动,组织本校学生积极地与来校交流的国际学生开展讨论、联谊等各类交流活动。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成贤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向晟,张永华.研究型大学学生对外交流与合作模式研究[J].浙江统计,2006.
[2]吴坚.当代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