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提要] 本文首先分析隐性成本的危害性,针对其没有直接财务数据和预测难的特点,重点对几个与企业经营决策相关影响较大的隐性成本进行研讨,并提出具体的测算方法和管理控制对策。
关键词:隐性成本;测算方法;控制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企业隐性成本的研究
收录日期:2014年8月6日
一、问题的提出
频繁出现的企业破产,老板跑路现象,一般人往往只想到企业经营不善,产品滞销。但笔者认为,其实更深层次的问题是长期以来,很多企业对经营成本测算遗漏,许多成本因其隐蔽性被有意或无意漏算,并逐年当作利润分配,使企业形成隐性亏损。企业的后续经营者也无意释放和触碰这些成本,因此这些成本被不断积累,直到企业被压垮。其实,在一般企业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许多成本由于没有直接财务数据和预测难,使其游离在管理视线之外,使其具有隐蔽性,并不断积累,只要有风吹草动,就会放大和爆发,给企业经营管理造成危机。许多企业家也清楚这点,但现行会计制度很难将其从其他成本中分离出来。它像一块黑土地,有待人们研究和开发。
二、隐性成本的危害
隐性成本是指那些不是当前企业实际发生、不能用货币直接计量或隐藏在其他成本之中不被重视的成本,但可能对企业当前或将来经营管理产生较大影响的成本。如不能直接计量的库存持有成本、缺货成本、批量成本、客户服务成本;还有隐藏在产品其他成本中的启返程空载成本、产品损坏成本、退货损失费用、异地调货费用、设备设施闲置成本,等等。
相对于隐性成本我们称在企业产品成本中实际发生的,能用货币计量的各种耗费为显性成本。原材料、人工、折旧、运输费用、包装费用、装卸费用、订单清关费用、管理费用、应交税金等。
(一)隐蔽性。隐性成本之所以具有隐蔽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以会计核算内容为主体的显性成本具有历史性,即历史上已经发生、当期必须支付的成本。而隐性成本中的一部分是潜在成本,要在以后才起作用,它是对企业将来收益的冲减,如缺货成本、客户服务成本;另一方面许多隐性成本是隐藏在其他成本之中,不被重视。如隐藏在存货之中的资金成本、隐藏在运输成本的启返程空载成本和异地调货费用、隐藏在折旧费中的设备设施闲置成本、隐藏在销售费用中的退货损失费用。由于隐性成本不确定性和未统计,其产生原因就不被认识,因此在企业经营决策中往往被忽略。
(二)放大性。由于隐性成本不被重视,产生的原因没有及时受到控制或被忽略,使其波及到其他问题的产生,从而放大了该项支出的数量。如,在企业的设备缺陷未及时修理、员工培训不到位、操作不准确、包装缺陷等平时管理过程中一些问题得不到恰当的处理而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爆发,都可能引发如货损索赔和客户流失的结果。又如,司机安全教育不够和疲劳驾驶引发的安全事故;应该更换的旧电线、旧消防器材不及时,说不准在着火时,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
(三)爆发性。企业的隐性成本的积累量越大,其爆发性越强,危害也越大。在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中,常见的一个小错误,就会引发客户的离去。实际上,客户的离去,绝大多数合作伙伴认识到与之合作的风险大于重新寻找合作伙伴的成本时,就会离开它而去寻找其他合作伙伴。如存货过高,背后隐藏资金成本和过时成本,其成本积累到爆发,可能是货物自然损耗和技术损耗,也可能是企业资金链崩断。又如,目前爆发的全球经济危机,就是金融企业的金融衍生产品将企业风险成本不断转嫁,风险不断隐蔽积累,使金融风险不被人们认识,即金融风险成本的不断积累,进而引发危机的爆发。
三、隐性成本的测算与管理控制
隐性成本之所以具有上述特性,其最重要的原因是难以确认和难以测量,只有解决了确认和估算的方法,建立制度性测算,才能真正引起决策者重视,并在经营决策中评估与决策。以下重点对与企业经营决策相关,对企业影响较大的几个可控的隐性成本进行剖析。
(一)存货中隐性成本的测算与管理控制。存货中的隐性成本是指存货占用数额过大引发的成本,它包括所有因存货数量变动而形成的成本,主要包括:存货的资金占用利息费用、存货持有风险成本及与数量大小密切相关的批量成本。
1、存货资金利息费用测算。存货占压资金的利息费用属于已支付隐性成本,它是指存货占用了可用于投资其他项目的资金而损失收益的机会。可用公式表示:
存货占压资金的机会成本=库存平均余额×(货币贬值率+相关收益率)
2、存货持有风险成本测算。存货持有风险成本等于由于存货数量过多造成的库存积压处理成本、产品损坏成本、存货过多造成的异地调货费用之和。
3、批量成本的测算。批量成本是指企业由于采购批量的大小不当或生产批量的大小不当所引起的成本的上升。由于其通常隐含在采购费用、购买成本、生产成本之中而易被人们忽略。此外,“背反规律”影响也使人们对该成本较难掌握控制。
4、降低存货资金占用的方法。降低资金占用,首要任务是降低企业流动资金,而企业流动资金最主要的是存货。但单纯地降低库存水平和提高存货周转率往往会带来运输成本、批量成本、订单处理成本等的提高。因此,要注意方法,防止产生背反效应。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参考:
(1)ABC分类法和CVA管理法结合使用,在将企业存货按年货币用量总额分解ABC三类。(A类年度货币用量金额巨大(约占70%),品种数较少(约占10%),C类年度货币用量金额很小(约占10%),但品种数较大(约占70%),其余的为B类)再在B、C中选出少数对企业经营起到关键作用的货物进行特别关注,防止由于关键物品缺货导致整个生产线停工。
(2)JIT准时采购是JIT生产方式在库存控制方面应用在订货管理中形成的一种订货模式,它的基本思想是:在恰当的地点、以恰当的数量、恰当的质量提供恰当的物品,使企业存货趋于零库存。
(3)此外,还有三个传统的存货控制方法:定量控制法、定期控制法、定期定量混合控制法。在计算广泛应用后产生的物料需求计划或制造资源计划或企业资源计划,对企业基础定额数据健全的企业应该努力尝试逐步使用。
(二)缺货成本的测算与管理控制。缺货成本属于未来支付的隐性成本,是指外部短缺、内部短缺将最终导致延期付货或失去销售形成的损失。缺货成本将包括销售利润的损失以及商誉损失。不同物品的缺货成本由于替代品种类多少、替代品成本高低、用户或组织内部策略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需要企业根据实际产品的市场调查来确定。一般可用以下公式估算:
缺货成本=单位产品缺货损失费用×缺货概率×年需求量
缺货对企业造成的隐性成本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测算:
1、延迟发货信誉损失其测算。如果缺货商品延期交货,那么就会发生特殊订单处理和送货费用。对于延期交货的特殊订单处理费用相对于正常补充的处理费用要高。由于延期交货经常是小规模装运,送货费率相对要高。延期交货的商品可能需要利用快速、昂贵的运输方式运送延期交货的商品。因此,延期交货成本可根据额外订单处理费用和额外运费来计算。
2、丧失销售机会利润损失。尽管一些顾客可以允许延期交货,但是仍有一些顾客会转向其他供应商。特别是新客户,如当一个超市没有顾客所需的商品时,顾客就会从其他超市订货,在这种情况下,缺货导致失销。对于超市的直接损失是这种商品的利润损失。但在会计核算中通常是不能计算其损失费用的。在经营决策分析时,可以通过计算这种商品的利润乘上缺货时客户的订货数量来测算缺货的直接损失,但准确地确定销总量还是有难度的。
3、永远失去顾客损失。由于缺货而失去顾客,也就是说,当顾客永远转向另一个企业,则企业永远失去了顾客,对企业来说也许就失去了未来一系列收入,这种缺货造成的损失很难估计,需要用管理科学的技术以及市场营销研究方法来分析和计算。
4、隐性缺货成本管理与控制。任何一个商品的缺货情况严重都会影响到销售额和顾客的忠诚度,但相对而言,那些不经常纳入顾客购买计划范围的种类,也许不会造成丢掉顾客的额外风险。有些商品种类缺货只会影响销售额,而有些商品的缺货却有影响销售额和丢掉顾客两种风险。如:在超市商品缺货时,消费者对食品可以采购替代品或推迟购买,但非食品类消费者考虑换店购买的比率高。因此,以下几种管理对策可以参考:
(1)加强不同商品订货量的协调。降低缺货成本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减少缺货现象的情况出现。企业出现缺货现象时,往往伴随另一个现象,就是“高库存”。即企业一部分商品库存过多,而另一部分商品缺货,似乎有点“一边是海水,一边是火焰”的味道。大部分的人都会认为缺货只要增加订货数量就可以了,这个与高库存有什么关系?因为对于有限的空间和资金来说,增加某一种或者某一类商品的订货数量,无疑可能会影响到其他商品的订货数量和存储空间。因此,要注意解决存货空间在诸多商品间综合协调的问题。
(2)对于替代性较低的商品设置安全库存。安全库存是为了防止由于不确定性因素(如大量突发性订货、交货期突然延期等)而准备的缓冲库存。许多企业为了降低库存水平,实施JIT准时采购制时,使库存大幅度降低,致使突发因素出现时,造成缺货,而可替代性小的商品往往就成为引发缺货成本的根源。因此,企业应在进行存货分类管理时,注意为可替代性小的商品设置安全库存。
(3)加强管理,及时补货,缩短缺货时间。畅销商品由于销售较快,需要不断地上货、补货、订货,而对于非畅销商品往往销售较慢,上货后可能很久都不会有什么变化。对物流企业的理货人员来说,畅销商品的增加无疑给其带来了更加繁重的劳动,而货架上的非畅销品的增加,则会减少上货的工作量。这在经济学中 “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在存货管理中同样会产生。因此,在管理中要加强物流信息分析,了解商品流动情况,调整商品订货结构。
(三)客户服务成本管理与控制
1、客户服务成本。在现代社会中,客户服务正从经营活动的辅助手段变为企业为客户提供产品的一部分。如果客户服务水平不能满足客户的需要,顾客犹如购买了“残缺的次品”。这种当客户服务水平令客户不满意时,失去现有客户和潜在客户带来的销售损失称为客户服务成本。
2、客户服务成本的测算。据调查显示,每个不满意的客户平均会向9个人诉说不满,这种诉说有可能使听众打消选择该企业产品或服务的念头。由于客户服务水平低,致使顾客不满意而失去顾客,也就是说,不但该顾客永远转向另一个企业,而且向平均9个顾客朋友诉说不满,则企业可能失去十个顾客,并因此失去了未来一系列收入,这种由于客户服务水平低造成的损失将可能十倍于顾客销量。
好的客户服务水平,可以创造客户满意与客户信任,减少现有客户和潜在客户的流失。但是,客户服务水平的提高,必然要求增加服务人员、增加培训、增加服务工作时间、提高存货量,防止缺货、提供快捷的运输服务、形成充分的仓容和高效率的订单处理,这必然要增加企业经营成本。因此,制定恰当的客户服务水平,使企业经营成本与客户服务成本之和最低是关键。
四、结语
总之,隐性成本是隐藏于企业总成本之中、却游离于财务监督之外的成本。是由于企业或员工的有意或者无意行为造成的,且具有一定隐蔽性的将来成本或转移成本,是成本的将来时态和转嫁的成本形成的总和,相对于显性成本来说,这些成本具有隐蔽性大、难以避免、不易量化等特性,因而其积累并引起的集中爆发对企业持续经营危害较大。但是,只要企业对其有足够重视,注意对隐性成本进行测算和评估,隐性成本是可以被控制的,其危害也是可以防止的。
(作者单位:1.九江学院;2.广州华商职业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乐艳芬.战略成本管理与企业竞争优势[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8.
[2]樊行健.成本费用内部控制[M].大连:大连出版社,2010.10.
[3]黄志宁.作业成本法在聚酯长丝制造业的应用[J].聚酯工业,2005.1.
[4]黄志宁.浅析完善物流成本核算[J].财会月刊,2007.7.
[5]刘立军.试论企业中的隐性成本及其控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8.8.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