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提要] 主要论述高校土木类实验室开展对外服务的必要性,探讨高校土木类实验室对外开放的服务模式,提出实验室开展对外服务经济效益驱动的方法。
关键词:实验室;对外服务;效益驱动
本文系山东省重点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2012017);2013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精品实验建设基金项目(项目编号:JS201309)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8月8日
一、土木类实验室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土木工程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一门学科,需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专业。高校的土木工程实验室肩负着学校的科研、教学、管理、服务等四大功能。汇聚着高校的高、精、尖仪器设备和一批高水平的实验技术人员。对学校内承担着实验教学、科研工作,对社会可利用实验室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设备优势,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推动了地方科技和经济的发展,扩大高校对社会的影响,为学校与企业搞好实践性教学工作和建立更广泛的联系创造条件,亦可以通过对外服务,为学校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改善学校教学条件。因此,实验室对外服务在高校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和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高校土木类实验室对外开放服务模式
近年来,随着大规模基本建设的实施,国家对重点高校土木类实验室的投入力度逐年增加。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为例,2008年至2014年的投入资金分别为30万元、35万元、45万元、50万元、60万元、70万元、78万元,土木工程系现有岩土工程实验室、建筑材料实验室以及正在建设的结构实验室。设备配置基本齐全,建筑面积1,500m2,拥有较强的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为了充分发挥国家投入资金所产生的效益,在满足本校师生教学科研任务的前提下开展对外服务,主要是面向兄弟院校和社会同行。
(一)面向兄弟院校。区域内高校学科、专业由于层次不同,所面向的对象不同,因而需要百花齐放,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各学科专业的迅速发展,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引进新设备是满足教学的关键。然而,经费短缺和资源缺乏一直是困扰一些高校发展的一个瓶颈性因素国家在985工程、211工程等相关高校投入的比较多,而在其他院校投入的资源比较少,因此,将区域内现有实验室资源进行整合,实现实验室资源的共享,最大限度地提高有限资源的利用率,对于缓解高校资源的不足具有现实意义。正如原国家教育部部长周济所言:优质教育资源短缺是高等教育长期存在的问题,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发挥制度上的优越性,集中建设,广泛共享。以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目前区内拥有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滨海学院、黄海学院等高校,都设有土木工程专业,但是学校层次和学生培养方向各不相同。为避免实验设备重复投资、利用率低,上述高校之间应该放开土木类实验室,达到资源共享,尤其针对科研类实验设备,这样既能为国家节约大量的资金投入,又能加强各兄弟院校土木专业师生的交流与合作,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二)面向社会同行。在深入分析市场和阅读大量参考文献后发现,土木工程质量监督检测市场需求缺口较大,而高校的实验室,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来购买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需将两者结合发挥其最大效率。高校与地方土木工程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合作,促进实验室对外开放。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土木工程实验室为例,通过调查比较发现,当地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的土工实验室、建筑材料实验室、结构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或是配置不齐全,或是过时陈旧,本地区大部分与此相关的检测工作是外地检测单位来完成的。而检测中心的外墙保温检测、门窗检测等项目在我校亦属空白。黄岛的检测部门可以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土木工程实验室作为一个站点,承接部分实验项目的检测,并以检测中心的名义出具检测报告,在此过程中校企双方共同盈利。由此可见,与地方质量监督检测部门通力合作,取长补短,对扩大地区质量检测范围,繁荣市场,提高学校实验设备的利用率,培养教师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学校创造一定的收入等方面都有现实意义。这种开放模式,对那些目前还没有能力独立开放的地方高校实验室的发展,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2014年7月5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与青岛建国工程检测有限公司举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与青岛建国工程检测有限公司产学研合作基地”的签字挂牌仪式,在挂牌仪式上,校企双方签署了相关合作协议,双方就开展科研及产业、科技攻关、成果转化和共建平台、学生培养、学生就业、教育服务与员工培养、文化交流和文明共建等合作达成共识。该产学研基地的建立,不仅可以丰富我校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实践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同时也是校企科研合作、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对于推动土木工程系实践教学及实验室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三、实验室开展对外服务的经济效益驱动
目前,高校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大多处于“无偿占有,国家补贴,靠吃皇粮”。为改变投资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应制定仪器设备有偿使用办法,提高实验室投资效益。在对外服务时,对用户实行有偿服务,收取试验费、运行费和材料消耗费等,不然,设备“服役”期满,还需要国家投资。所以,应制定有偿使用的政策,打破“国家统包,无偿占有”的传统观念,用经济和法律手段以及必要的行政干预,综合治理,消除仪器设备闲置不用、占而不用或占而滥用的弊端。
为提高实验室建设的经济效益,充分合理地运用国家对设备的投资,应在对各个实验室的综合情况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实施固定资产设备折旧制和提取占用费制度。折旧费制:固定资产因使用损耗而减少,定期的将减少的价值摊入产品成本,逐年以折旧费的形式收回,用来补偿减少的价值。占有费制:是对国家所给予的固定资产的有偿使用,并根据使用率计算占用费。占用费的多少与设备使用率有关。使用率越低,规定的占用率越大,交纳的占用费越高。提取占用费是对购置仪器设备使用效率低的单位的一种处罚,有关细则还需进一步研究。
实行折旧费制及提取占用费有的益处,首先体现在可以减少盲目购置。现在中国石油大学的固定资产是无偿占用,使用单位对固定资产的占用不考虑经济效益,不担负经济责任;因此,各实验室申请购置仪器时,很少考虑购入后的使用效率问题,造成积压浪费。另外,在经费分配问题上,减少了盲目性和主观性。可根据各单位年度折旧费的多少衡量当年设备因损耗而应补偿的价值,作为下年度设备经费更新部分分配的基数;其次,实施折旧费制,提高了设备使用效率。采用提取折旧费,交纳占用费的制度,可促进实验室开放,扩大设备为校内外服务的范围;同时,也相应提高学生实验动手能力,从而提高了实验教学水平。
设备折旧费和占用费的提取,可以视学校设备管理的水平以及所具备的条件而定,或者在全部设备中实行,或者先在一部分设备如10万元以上的设备中实行。
折旧费和占用费的管理和使用办法:首先,每年度向各实验室提取折旧费指标,并于下年度分配给各实验室作为现有设备更新的经费指标。下年度设备经费计划总额中扣除这部分经费指标后,剩余的部分经费用于校院两级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以及其他实验室的扩建;其次,设备占用费中的一部分由下年度分配给各院的经费中扣除,一部分由各院实验室对外开放的收入中支付给学校(视该单位的收入多少而定)。占用费由学校统一管理,一部分用于奖励先进实验室和先进个人,一部分用于实验室的建设;第三,实验室对外的收入要单独列账,凡用于对外科研服务的收入,按项目计算提取折旧费和占用费。
实行设备折旧制,必须加强实验室管理,健全管理制度。各实验室应及时完整地记录固定资产设备的使用、维修、事故等情况,以便考核设备的使用率、完好率,作为计算折旧(占用)费的原始数据。
四、结语
综合分析表明,高校土木类实验室开展对外服务有其必要性和必然性,是对国家教育投资利用的最大化,研究出一套合理的对外开放模式和经济效益驱动机制,既能够充分利用土木类实验室的实验仪器、设备和人力资源,又能培养教师和学生的专业素养,同时又能服务与社会,为实验室带来经济效益。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李耀庄,蒋建国,余志武.区域内高校实验教学资源共享管理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
[2]张洪敏,白永兵,李晓丽.高校实验室建设及经济效益问题的探讨[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3.
[3]吴文金,孙佩康,熊国宣.注重提高实验室建设的投资效益[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0.
[4]王明芳.地方高校土建类实验室对外开放的探索[J].黄山学院学报,2009.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