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499期/经济/产业/正文

发布时间

2014/9/29

作者

□文/田家林 顾晓燕

浏览次数

421 次

基于超效率DEA的知识产权运营效率产业比较研究
  [提要] 本文使用超效率DEA模型比较我国38个工业产业知识产权运营效率的差异,发现其运营效率不高,且产业差异大;随后,从宏观环境、市场结构、资源配置方式、市场化的知识产权运营机构等四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知识产权;运营效率;超效率;DEA
  本文系江苏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江苏省市场化知识产权运营机构治理模式优化与运行绩效研究”(BR201400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知识产权贸易对我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影响及政策研究”(13CJY099);江苏省社科研究课题项目:“提升江苏省市场化知识产权运营机构的运行绩效的对策研究”(14SWC-017);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区域生产性服务业创新能力研究”(2013SJD630082)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8月4日
  我国发明专利受理量已经连续3年位居世界首位,已成为世界专利大国。专利大国如何向专利强国转变,知识产权运营效率的提升至关重要。工业一直都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是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及知识产权运营水平影响着我国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成效。识别不同产业知识产权运营效率,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对优化我国创新资源配置,促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加速创新驱动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文献综述
  关于知识产权运营效率的研究,微观企业和区域层面的研究颇为丰富。微观企业层面的研究方面,Henderson(2000)认为知识产权战略是企业获取创新收益的重要战略,一个企业的自身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对其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影响;唐杰(2009)基于知识产权活动过程,构建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四个层面,并设计了相应的评价模型。在区域层面的研究中,杨晨(2011)基于SCP分析框架构建了区域知识产权战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陈伟(2011)认为整体上我国区域高技术产业知识产权运营效率偏低,东部效率较高,中西部知识产权运营效率普遍较低,区域间缺乏知识产权资源的联动、协同机制;赵嘉茜(2013)认为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也存在知识产权无效产出、闲置知识产权等问题,经济欠发达地区在知识产权运营上具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陈建丽(2014)以高技术产业为例,认为行业集中度、开放度和所有制结构因素均对知识产权运营效率有显著影响,技术转化效率受到行业集中度和企业规模的显著影响。
  现有研究成果关于工业产业的技术创新效率的研究比较多,然而对于中国工业各产业知识产权运营的研究,特别是不同产业知识产权运营效率的定量研究相关文献还比较缺乏。本文从各个产业知识产权运营视角出发,使用超效率DEA模型,以38个产业数据样本深入分析各产业知识产权运营效率的高低,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工业产业知识产权运营效率的提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方法与数据来源说明
  (一)超效率DEA。常用的度量相对效率方法主要分为两类:参数法和非参数法。随机前沿分析法(SFA)是典型的参数法,它需要构造具体的生产函数形式,并估计其参数,对模型的选择有较高的要求;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是典型的非参数法,它无需预设函数和进行参数估计,需要进行投入和产出指标的设定,它给出各行业技术创新效率的相对而非绝对效率评价。DEA将技术效率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
  决策单元相对有效率,其效率值为1,效率值介于0和1之间,数值越大,效率越高,其间的差距则代表决策单元的无效率程度。但计算结果有时会存在多个有效的决策单元。Andersen等进一步提出了超效率DEA模型,超效率模型的主要处理方法是在评价决策单元时,其自身并不进入决策单元的集合,对无效决策单元的效率值不产生影响,但是对有效的决策单元即效率值达到1的决策单元在使用超效率模型计算时,其效率值将会超过1,其生产前沿面发生推移,这样就可以对有效的决策单元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比较和评价。
  (二)投入产出指标设计与数据来源。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并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的投入指标主要包括:(1)规模以上企业申请专利数;(2)规模以上企业申请的专利数中发明专利的数量;(3)有效发明专利数;(4)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
  产出指标主要是各个产业的产出结果,具体包括:各个产业大中型企业的(1)新产品项目数,反映了知识产权直接用于新产品转化的数量;(2)新产品销售收入,直观反映前期给定投入下各个产业知识产权转化收益情况,特别反映了市场对转化产品的接受程度,以及未来市场的发展前景;(3)新产品销售中用于出口的数量,反映了新产品的国际市场认可度。本文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选取自相应年份的《中国工业统计年鉴》和《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三、各产业知识产权运营效率实证分析
  使用EMS1.3,DEAP2.1软件计算了工业各个产业的投入产出效率如表1所示。(表1)表中产业序号按顺序分别表示: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烟草制品业、纺织业、纺织服装服饰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和纸制品业、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其他制造业、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一)总体效率值约有一半的产业未达到理想值,有待提升。有20个产业的总体效率值达到了理想状态,18个未达到理想状态。总体而言,我国38个工业产业的知识产权运营效率的平均值为0.923,离理想值1还有较大的差距。其中,纯技术效率值为0.952,规模效率值0.97,相对而言,规模效率值较高,但都未达到理想值。
  (二)各产业知识产权运营效率的产业差异比较大,高技术产业的效率并不高。从表1中可以看出,一方面是总的投入产出的效率值相差较大。效率值最大的达到了前沿面,数值达到了1,而最小值只有0.527,远未达到前沿面。在SDEA分析中,对于同样处于前沿面,即效率值达到1的各个产业,可进一步进行比较分析。未达到前沿面的产业效率值依旧与DEA的值是一致的,而烟草制品业的效率值达到了2.239。从效率值排名来看,烟草制品业、有色金属开采、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而非一般意义上的高技术产业的产业效率值排在前面。总体效率值的标准差为0.112,相对较小。规模效率值的标准差小于纯技术效率值的标准差,说明产业差异更多地体现在技术效率而不是规模效率上,在规模方面各产业存在的差异小于纯技术效率方面的差异。
  (三)总体上规模效率好于纯技术效率。总体上,纯技术效率的均值为0.952,规模效率均值为0.97,说明我国各产业的知识产权运营在规模效率上好于纯技术效率。总体上技术水平离理想值1较远,而规模水平与离理想值差距相对比较小。在工业产业知识产权运营过程中一方面要着力提高其技术效率,另外也需要继续扩大其产业规模。
  (四)大部分产业处于规模报酬不变阶段。有9个产业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7个产业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22个产业处于规模报酬不变阶段。从规模报酬情况来看,效率值排在前面五位的,都处于良好的状态,即规模报酬不变,说明我国很多产业的知识产权运营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应该从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建设上来,对于处于规模报酬递减的状态的这些产业而言,前期的知识产权投入规模已经达到了临界点,后续要着重提高其技术效率。而剩下的产业都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其效率值一般排名也比较靠后,后续的发展需要兼顾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结论
  1、我国工业产业的知识产权运营效率有待提高,且产业之间的差异大。我国的知识产权运营还处于初期阶段,与国际上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起步晚,基础相对薄弱,运营经验不足。各个产业的产业发展环境差异大,造成了运营效率相对不高。
  2、产业知识产权运营效率与产业的知识产权投入的数量和质量不完全匹配。一些传统制造业具有相对较低的运营效率这与这些产业的知识产权投入的数量和质量有较强的关系。一般意义上的高技术产业中的部分产业,如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等效率较高,高于产业平均水平。水、电、气等产业的运营效率相对最低,可能是因为这些产业的集中度高,其研发具有一定的外部性,知识产权运营的投入要素相对较少,不具备完全市场化的条件。
  3、规模效率好于纯技术效率。各个产业在不断加大知识产权运营的投入,其规模效率不断提高,同时我们也要注意纯技术效率的提升。
  (二)政策建议
  1、宏观环境方面,加强政府的财政资金支持和引导作用,为知识产权运营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财政资金的支持将起到很好的引领和支持作用,有很强的带动效应。加强对各产业知识产权运营的指导,建立和完善政策体系,规范市场运营环境。我国的知识产权运营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专业人才缺乏,市场机制不完善。在外部竞争压力方面,新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销售面临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知识产权壁垒,使得知识、技术等要素的溢出和扩散、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运用等受到很大的影响。我们应及时制定相应的政策法律加以规制,为知识产权运营效率的提升创造良好环境。
  2、引入竞争机制,优化知识产权资源配置。市场结构对知识产权运营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一般而言,市场竞争越充分,知识产权运营的投入产出效率越高。应根据针对各个具体产业的不同状况,开展有针对性的调整,引导知识产权资源合理有序流动。对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的产业,我们需要继续加大对产业的知识产权投入;而对于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的产业我们需要调整其资源配置的规模和方向,优化知识产权资源的配置结构,提高其利用效率。
  3、进一步确立企业在知识产权运营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根据企业规模制定相应的创新激励政策。进一步深化改革,使企业成为创新的真正主体,成为知识产权运营的主体。使市场机制在创新资源的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引导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融入世界创新链条中去。充分调动不同生产规模企业的知识产权运营积极性,只有企业成为真正的创新主体,才能带来产业的创新,才能提高知识产权的运营效率。
  4、发展专门的知识产权运营机构,以提高运营效率。我国目前的知识产权创造已经取得了数量众多的专利、发明等,但是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一直很低,迫切需要建立起一批专业化、市场化的知识产权运营机构,畅通技术创新的价值链的各个环节,打造一个完整高效的创新产业链。
  5、继续加大知识产权运营的要素投入。一方面需要增加发明专利等创新成果的投入;另一方面,也需要增加新产品的开发费用,积极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
(作者单位:金陵科技学院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Henderson R.Teaching materials of technology strategy course[R].Sloan of MIT,2000.
[2]唐杰,周勇涛.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绩效评价研究[J].情报杂志,2009.7.
[3]杨晨,孙旋.SCP视角下区域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绩效探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3.
[4]陈伟,康鑫,冯志军.区域高技术产业知识产权运营效率研究——基于DEA和TOPSIS模型的实证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11.
[5]赵嘉茜,宋伟,叶胡.高技术产业知识产权运营绩效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3.1.
[6]陈建丽,孟令杰,姜彩楼.两阶段视角下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J].数学的认知与实践,2014.2.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826774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