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提要] 语言是包括经济活动和文化活动在内的一切人类活动的重要载体,语言在城市发展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资源,语言软环境的建设已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鉴于语言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语言规划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也进一步得到凸显,语言规划成为城市发展中需要重视的问题。鉴于此,本文以陕西省榆林市为例,就城市发展中语言规划的重要性与主要路径进行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城市发展;语言规划;重要性;路径
基金项目:榆林市产学合作项目(项目编号:2012cxy3-31)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7月28日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城市发展也进入了快车道。在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过程中,语言在其中的作用已经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但是对语言在城市发展中作用的系统研究还较为缺乏,还很不成熟,公众对此问题也缺乏明晰而深入的认识。在城市发展中,出现了许多与语言相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也对城市发展产生制约作用。例如,城市中语言使用不规范的现象较为普遍(如公示语的不规范使用,广告牌匾语言的不规范等),一些政府窗口行业以及服务行业人员的普通话使用情况较差,广大市民在文明使用语言方面也有较大的不足。类似这些语言使用方面的问题损害了城市形象,影响了招商引资和吸引投资的软环境,对社会事业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制约作用。因此,对城市发展中语言的作用以及在语言方面存在的问题需要予以更大的重视。在此背景下,城市发展中的语言规划问题就摆在了城市管理者以及普通民众的面前。
一、城市层面语言规划的重要性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国家层面上的语言规划相对比较成熟,相关研究也比较充分。语言规划这个术语来源于英语,也称为“语文规划”或“语文建设”,20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才逐渐在我国学术界通行开来。它指“国家或其行政区域的权力机构按照一定的目标(一般是为了解决语言纠纷、改善语言环境)对共同体内部使用的语言、语言变体及其使用方式,有组织地、人为地加以统一管理”。语言规划是政府或社会团体为了解决语言在社会交际中出现的问题,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语言文字及其使用进行干预和管理,使语言文字更好地为社会服务。语言规划的目标是为政府决策和语言政策的制定而服务的,在推广普通话、保护民族语言和挽救濒危语言等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宏观的、全局性的语言规划研究已趋于成熟。然而,着眼于一个城市及局部地区的语言规划正在兴起,如香港、澳门语言规划,西部地区语言规划,这些研究成果对语言文字政策的制定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综合看来,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国家层面语言规划的研究较多,绝大多数研究都围绕着这个层面展开,也取得了很多成果。但是,由于在实践上城市层面语言规划的开展本身较少或开展的时间较短,所以相应地,学术界对于城市层面的语言规划的研究也较为欠缺和薄弱。
(二)语言及语言规划对城市发展的意义。语言是包括经济活动和文化活动在内的一切人类活动的重要载体,语言在城市发展中是一种重要的资源,语言也是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语言软环境的建设已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在城市发展中,无论是政府层面的语言使用,还是普通市民日常语言的使用,都体现出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都能说明一个城市的软环境状况。例如,一个城市的公共标识语出现错别字或不规范语言,抑或市民的日常语言粗俗不堪,都可能给投资者或游客留下不良印象,可能会损害这个城市的对外形象,进而影响到这个城市的发展。因此,在城市的发展中不能轻视语言使用的问题。
鉴于语言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语言规划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也进一步得到凸显。要使城市中各个方面的语言使用能规范化和文明化,就需要进行语言规划,使语言的规范使用真正得到人们的重视。城市层面的语言规划对城市的全面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相对于国家层面的语言规划,我国城市层面尤其是偏远中小城市的语言规划相对比较薄弱。在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语言规划的价值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系统的语言规划大多还处于空白。这就需要在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下,制定出本地方语言规划,同时要利用必要的宣传手段强化本地居民规范语言和文明语言的使用意识。
二、城市发展中语言规划的主要路径——以榆林市为例
榆林作为能源的富集区和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的开发,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榆林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更是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榆林已成为陕西经济发展的重要一极。但是,在榆林城市发展中对语言的作用以及在语言方面存在的问题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例如,在榆林市语言使用不规范的现象较为普遍(如公示语的不规范使用,广告牌匾语言的不规范),一些政府窗口行业以及服务行业人员的普通话使用情况较差,广大市民在文明使用语言方面也有较大的不足,在对于方言与普通话之间关系等方面人们也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些现象损害了榆林市作为文化大市和经济强市的城市形象,影响了榆林市的招商引资和吸引投资的软环境,对榆林市社会事业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制约作用。因此,在榆林城市发展中要对语言规划问题予以重视。
城市发展中语言规划是一项综合工程,既要涉及到政府职能部门的综合协调,又要涉及到普通市民的积极参与,但语言规划的主体是政府职能部门。城市发展中语言规划的具体实施会涉及许多方面,但要重点突出。具体而言,笔者认为需要按照以下几个路径来进行:
(一)相关职能部门总体上对榆林市的语言状况进行调研,摸清本地有关语言使用情况的相关信息,建立本地语言及语言使用状况信息库,从而有助于总体上制定本地的语言规划。
(二)规范榆林市存在的语言使用方面的问题(主要是公示语﹑公共标识语),进行全面的调查、梳理,进行必要的整改。
(三)要加强榆林市窗口单位及服务行业普通话的使用。总体而言,榆林市的普通话使用情况和运用水平还比较薄弱,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榆林的对外交流。因此,在这个方面要给予重视并强化指导和管理。
(四)调研并厘清榆林市的方言与普通话关系问题。要协调好本地方言和普通话之间的关系,既能展示榆林方言的魅力,配合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体现本土特色,又不影响交际,树立榆林文化大市的良好形象。
(五)要规划如何有效地利用榆林丰富的方言资源,把榆林的方言资源应用于榆林经济发展和旅游发展中。方言也是一种重要的地方文化资源,也是地方民俗文化和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而榆林市方言众多,在榆林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事业中,如何有效地利用这种方言资源对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六)要利用宣传媒介,引导和动员榆林市民的口头文明语言的使用,使广大市民自觉地使用文明语言,从而树立榆林市及榆林市民的良好形象。
三、结语
随着中国城市经济与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语言规划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逐渐得到了认识。语言规划是政府部门工作职能的一部分,但必须根植于当地的社会条件、经济、文化背景,考虑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才能使语言规划、语言政策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样,处于快速发展的榆林市也要借鉴其他城市在语言规划方面的先进经验,把语言规划和榆林市社会经济及文化事业发展结合起来,从而积极有效地的改善榆林发展的语言软环境,改善榆林市的整体投资环境。
(作者单位:榆林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日]真田信治等著.王素梅,彭国跃译.社会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2]陈章太.语言规划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3]马春华.洛阳文化旅游中的语言规划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08.S1.
[4]张占山.语言规划、语言政策与社会背景的关系[J].烟台教育学院学报,2005.2.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