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501期/公共/财税/正文

发布时间

2014/11/8

作者

□文/张国武

浏览次数

252 次

论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提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国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严重影响着新农村建设。应在分析当前我国农村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做到原则统一,内容具体,服务规范,监管到位。
  关键词: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
  中图分类号:G229.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9月10日
  农村广播电视具有明显的公共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有责任和义务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但当前我国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明显滞后,严重影响着新农村建设,这种局面亟待改变。
  一、我国农村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现状
  当前,全国已经建立了无线、有线卫星等多技术多层次混合覆盖的、现代化的世界上覆盖人口最多的广播电视网,国内广播和电视基本实现通电行政村“村村通”。但是在农村偏远地区还有上千万的人听不到广播、看不到电视,而且在西部偏远地区,中部贫困地区一些已经实现“村村通”的地方又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返盲现象,目前农村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标准低,建设的标准都不高,节目信号质量较差;二是融资较乱;三是管理困难。由于部分乡镇和行政自然村的广播电视覆盖以独立小片网形式存在,有的甚至连经营权也不在广电部门手中,因此给管理带来了很大难度,私自接收境外电视节目的情况时有发生。
  二、我国建立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的前提和条件
  (一)经济条件。中国的经济实力为建立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提供了经济基础。今后中国将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
  (二)政治条件。党和政府的施政目的和方向已经由管理型向服务转变,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深化改革的重点是转变政府职能,使政府真正承担起经济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的职能,同时更加关注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改革,让改革发展惠及全体人民。政府将逐步解决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特别是城乡之间、不同区域之间社会群体享有公共服务差别大的问题。服务型政府作为一种新兴的现代政府治理模式,要求各级政府和官员必须树立“民本位、社会本位、权利本位”的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现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要求政府职能是主要是做市场和个人不能做、不愿做和做不好的公共服务性工作。
  (三)基本国情决定了政府必须承担建立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的责任。首先,我国东、中、西部发展不平衡,农村和城市发展不平衡,贫富悬殊较大;其次,以追逐利润为目的的企业不愿意向不赚钱的农村广播电视基础设施投资;第三,我国农村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的难度大、成本高、效益差;最后市场经济不能解决所有社会问题,市场经济越发达公共服务就越要加强。
  三、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
  (一)原则统一。首先,保持广播电视行业的政治属性,实行国家主导、广电主办、社会参与,建立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必须坚持广播电视的政治属性不变,设立广播电视服务机构,党和政府必须掌握控股权和播出权,国家建立公共广播电视服务体系的基本框架,出台关于公共广播电视的发展政策,建立引导与发展基金,用于引导、协调农村公共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广电部门受政治委托管理公共广播电视服务机构,经营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社会资本在国家许可的范围内可参股发展农村广播电视事业;其次,体现社会公平原则,实现服务对象的最大化,确保所有社会成员都能听到广播,看到电视;第三,实现服务效率最大化。公共服务不是不计成本的服务,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同样要实行科学投资、成本核算和绩效管理。这样在有限的资金投入水平下,可以让更多的人享受到更好的公共服务,使农村农民通过广播电视提高精神文化生活水平。
  (二)具体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覆盖网络,包括无线和有线两种覆盖方式。目前,城镇已经按照市场手段建成了高标准的有线电视网络,服务体系需要重点帮助解决县至乡镇、村组、农户的有线电视网络建设与维护问题,尽可能让农户享受与城镇居民一样的视听服务。对于居住偏远只有通过无线接收的农户,服务体系要通过卫星、微波、调频、转播等形式帮助农户解决收听广播、收看电视问题;(2)由于农村广播电视服务网络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破坏,极少数特别困难家庭交不起相关费用,因此体系还必须解决救灾与救助问题;(3)节目内容,各级电视台特别是自办节目能力较强的中央和省级广播电台,电视台要有为三农服务的频道或栏目。
  (三)服务模式。目前,有学者提出了我国适合建立“国家资本控制社会资本参与的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就是国家控制广播电视的播出机构,国家资本以广播电视经营实体的最大股东身份出现,社会资本有限参与。其管理原则是以专业人员实行专业管理。该体系的合理性在于,首先保证了国有资本对广播电视领域的控制;其次,解决了地方财政财力不足的问题;第三,避免了国有资本可能出现的无效投资,降低了经营风险;第四,既可以减少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干预政策制定的机会,又不至于让政府为经营实体的亏损担负过重责任。
  在这一模式下农村广播电视服务网络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建设和经营方式,主要有共建与自建两种方式。共建方式:县级广播电视部门因地制宜根据各乡镇的不同情况,依托乡镇广播电视服务站与其他投资方合作,共同投资建设乡镇广播电视服务站和乡村有线电视网络。各方以现金、设备或其他实物等形式投资通过共建协议或投资协议明确产权关系。并根据投资比例对服务中心所得收益进行分配。自建方式:依托广播电视站自行筹集资金,进行乡村有线电视网络的建设,拥有服务站和网络的产权,获得网络运营利润所得的全部收益。
  (四)体制问题。我们在制定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时要做到因地制宜,灵活多样,在大的原则和框架下,鼓励各地建立适合本地区的管理政策和运行模式。根据基层广电部门的实际情况,建立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的关键是解决体制和资金问题。
  省市县三级垂直管理运行结构的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具体来说,就是省级广电部门设立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部门,负责体系建设、管理监督、规范标准、技术支持、队伍培训、资金运作、省市干线网络建设、对农节目的开办等具体工作;市级广电部门设立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部门,负责发展规划、项目管理、工程监督、统计报表、市县干线网络建设等工作;县级广电部门作为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具体部门和服务平台,直接面对农村农民进行服务具体负责开展覆盖调查、政策宣传、有线电视用户的入户和管理等工作,为用户提供技术和维修服务,保证设备网络的正常运转优质传送广播电视节目。
  (五)资金管理
  1、资金来源。国家建立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发展基金:省、市、县三级财政要将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运行费用纳入财政预算实行差额拨款,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和运行,适当收取维护管理费用。
  2、资金使用。国家设立的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发展基金,重点解决区域协调发展的问题,帮助中部贫困地区和西部偏远地区发展农村广播电视事业。省市两级重点是负责解决广播电视转播发射台和有线电视干线网络的建设与维护问题,以及乡镇有线电视网络建设维护补贴、自然灾害救助等。县级作为直接对农村农户服务的平台重点是解决分配网络的建设维护。对农村特殊人群实行免费收听广播、收看电视的服务。
  (六)监管到位。(1)工程技术监管。省、市两级广电部门负责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发展规划制定和技术政策落实;(2)安全播出监管。省、市两级广电部门负责所辖行政区域的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节目安全播出工作的检查与督导;(3)收费服务监管。直接面向农村农民收取的有关安装费、收视费,标准要严格统一,标准需通过公开听证和物价部门同意;要制定具体的服务规范、标准和考核评估办法以及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度,对服务中心进行业务指导和管理、考核、评估;设立统一的服务咨询电话和举报投诉电话等,通过各种措施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
(作者单位:小金县新桥乡政府)

主要参考文献:
[1]张振华.广播要加强践行力[J].中国广播影视,2008.9.
[2]王少星.新媒体时期的广播发展新趋势[J].安徽广播影视,2009.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40175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