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多次提及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指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一、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1、管理体制没有理顺,相关法律和配套政策不完善。当前的文化管理格局仍是由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多部门组成,这种管理体制有利于各个部门发挥自己的专长,进行专业的管理,但这种体制存在职能上的交叉和重叠不利于对文化事业实施统一有效的管理与调控。文化管理部门仍然习惯于用行政审批和行政命令的传统办法来管理文化工作,致使文化管理上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较突出,不利于公共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2、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机制不完善。现实中,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所需要的资金主要还是来自财政,这就造成了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投入相对不足,特别是农村的文化建设还相当薄弱,投入保障的差距制约和影响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公共文化事业经费主要用在文化设施建设上,其他的用于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服务、文化人才的培养、文化市场的培育等经常性的经费投入很少。
3、公共文化资源配置不平衡,城乡差距大。大部分的公共文化资源都集中在城市,农村文化资源相对匮乏。文化消费水平普遍低下、大多数农民订阅书报刊的支出基本为零,乡镇、村图书室图书基本依靠捐赠。看电视、打牌、打麻将甚至赌博依然是农民群众主要的文化娱乐活动,农村文化事业严重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
4、评估监督体系不完善,文化设施利用效率不高。一些地方由于公共文化设施的功能定位不准、评估监督体系不完善等原因,导致公共文化设施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现实中一些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文化设施,运营方往往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收益小的大众性公共文化娱乐项目设置极少,造成了设施社会效益属性的偏离。公共文化设施往往是“建设容易运行难”,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是一次性投入,而运行则需要长期投入,没有稳定的长效监督评估机制很难保障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健康持续的运行。
二、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
1、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应顺应时代的要求,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推进文化行政机构改革,整合职能,探索“大文化”管理体制,改变公共文化管理部门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状况,实现统一领导、统筹规划、合理配置与资源共享。只有公共文化服务法律法规建设完善了,可操作性增强了,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管理理念转变了,公共文化服务评价体系的执行也就顺畅了。
2、加大和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机制。在加大公共财政对文化投入的同时,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机制。积极推进非公有资本和外资进入文化领域,用政策杠杆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举办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动全社会的力量来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以有效弥补公共资源及政府服务的不足。
3、合理配置公共文化资源,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首先是政府保障的标准化,要确定统一的最低保障标准,财力较强的地区可在此基础上适当提高;其次是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标准化,以城乡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为重点,努力形成比较完备的省、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最后是工作评价的标准化,对政府和公共文化机构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投入等方面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建立社会评价标准。
通过标准化服务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首先是区域均等,通过转移支付合理配置公共文化资源,使欠发达地区能够和发达地区一样平等地享有公共文化服务;其次是城乡均等,通过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促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最后是人群均等,重点保障低收入群体、农民工群体和残疾人群体等,推动弱势群体平等参与文化活动、共享公共文化服务。
4、建立起多元化的评估主体,科学合理地确定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第一,在评价主体的选择上,可以尝试政府自评与社会参与的多元评价主体,政府掌握着公共文化服务的一手资料,在信息获取的便利性和信息完整性上具有社会机构不可比拟的优势,而社会机构在评估方法的运用上具有多样性和全面性,二者可以合作组织开展具体评价工作;第二,对不同公共部门和不同的公共服务实施分类分项评价标准,制定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第三,通过公众满意度、需求调查等提高社会公众的参与度,绩效评价结果按时向社会各界公布,形成良好的社会监督,并且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今后工作考核的依据。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就是转变政府职能,改善公共管理,进行文化体制改革中的具体尝试。我们不仅要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组织体制和运行机制,改善服务质量,也要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方式,努力打造一个链条完整、功能卓越、公正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作者单位: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