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260期/财会审计/正文

发布时间

2004/11/22

作者

-

浏览次数

2233 次

我国会计研究方法探索
  
  提要 本文通过对我国会计研究方法的回顾,简析了规范会计研究在我国的运用,介绍了最近几年我国的实证会计研究方法在我国的引用和发展,简述了两种研究方法的优缺点及由此引起的方法选择之争。在此基础上,作者就其选择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就实证会计研究方法在我国的具体运用提出一些看法。
  一、我国会计研究方法的回顾
  我国传统会计研究方法经历两个阶段:建国前,我国一部分会计学家率先引进了西方国家的会计理论,同时也引进了西方财务会计理论的思想和方法。这为我国传统会计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建国后,则是对原苏联的社会主义会计模式和理论的照搬照抄。这种全盘引入则标志着我国传统理论研究进入实质性阶段。这同时也表明我国会计理论的构建受到两个方面规范的影响,这就是作为会计研究理论基础的政治经济学和作为会计研究目标确立依据的国家经济政策和法规,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国家财政税收政策和法规对会计理论和方法的限制。这段时间我国研究方法主要运用规范演绎方法。按这种方式构建的会计理论具有理性和规范性的特点。这种结论一般尚未经受实践的检验,仅仅表达出研究者对该问题的独自的理解,是一种个人观念的阐述。这种理论性阐述是否具有真理性,不仅取决于作为前提和依据的普通性命题是否真实,而且取决于对其进行的实践性检验。之所以这样,实际上与我国对理论研究方法上的一个误区密切相关。即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方法论、认识论等同于一般科学研究的技术方法,这就使得我国的会计理论研究比较侧重于逻辑和理性的方法,缺乏研究方法上的突破和创新。这样,在技术方法的选择上,就存在重视归纳法、演绎法、伦理学等传统的研究方法的倾向。
  二、实证会计研究方法与我国实证会计研究方法的引入
  随着实证研究方法二十世纪五、六年代开始在在经济学广泛得到应用,作为经济学的一个交叉学科(某种程度甚至可以理解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为使会计学真正成为一门科学,而非一种“技术”,西方会计理论界也于60年代末、70年代初开始尝试将实证研究方法引入会计研究。1964年,芝加哥大学创办的《会计研究杂志》(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JAI)春季卷宗就刊登了一篇关于财务报告中的盈利信息与股票价格之间关系的论文;1966年,该刊第四卷出版了一份增刊《会计中的经验研究:论文选》,在会计界提出全然不同的研究问题“讨论财务信息披露与股票市场的反应”,采用了大量的经验数据与数学模型来揭示或否定二者之间的关系,而不满足于定性分析,这些都开创了用实证研究方法研究会计的先河。1978年,美国会计学家瓦茨和齐默尔曼合作了“关于决定会计准则的实证理论”一文,此后这一研究方法逐渐得到认可。尤其是他们的标志性的专著《实证会计理论》于1986年发表以后,实证会计研究领域不断得到开拓。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可以把这种研究方法看作是架设在会计学与其他相邻学科之间的桥梁,是会计研究者向其他领域渗透和向本领域深层开拓的工具和手段。实证会计是当前西方财务会计理论研究领域中一个引人注目的新分支,它是相对于规范会计而言的。实证会计的方法是根据实证主义的基本论断:1、一切关于事实的知识都是以经验的确实材料为依据;2、在事实领域之外,则是逻辑和纯数学的知识,也就是只存在观念关系和纯形式的科学。从8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会计界的一些有识之士就曾一再呼吁,应将实证研究方法引入我国会计研究中,这首先为我国会计研究走向国际创造了条件,有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国外交流就具备了更好的基础。前文所述,按规范会计研究方法构建的会计理论虽具有理性和规范性的特点。但这种结论一般尚未经受实践的检验,仅仅表达出研究者对该问题的独自的理解,是一种个人观念的阐述。而实证研究方法却恰恰是以经验的确实材料为依据,运用逻辑和数学的知识,解释所观察到的会计现象,并寻找出这些会计现象发生的原因。我国在会计研究方法方面,由于缺乏通过经验事实来检验所提出的理论与观点是否符合实际,从而导致了会计理论的贫乏和脱离实际。换句话讲,正是由于规范会计研究方法的自身缺陷才会导致实证会计研究方法的引用。
  三、我国会计研究方法选择的争论
  对于会计理论研究方法的选用近几年来亦引起争论,可以用“风景这边独好”来形容有关争论的精彩。集中起来,由于规范会计研究方法的自身缺陷,也或许人们已太“熟悉”了规范会计研究方法,特别是我国经济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导致实证研究方法地异军突起,并逐渐得到越来越多的人推崇。国内的一些知名大学(如上海财经大学)也开始大力提倡使用实证会计研究方法来研究会计问题,尤其是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问题。《会计研究》也从1996年开始刊登相关方面的论文,甚至1998年和1999年《会计研究》每期几乎都有近一半的论文是用实证会计研究方法来撰写的。其他杂志也相继增加相关方面论文的分量,似乎没有这方面的论文就不能说明其刊物的学术价值,几乎占去“半壁江山”。如此突然的变化,对我国会计理论界影响之大可想而知。于是乎关于会计研究方法选用之争成为众矢之的。为了平息这场争论,同时也考虑到我国实际,财政部有关领导和专家(如冯淑萍、刘玉廷)相继发表文章,表明立场,指出我国目前的会计研究方法仍以规范会计研究方法为主。同时期的刊物如《会计研究》也相应地减少了相关方面的论文。但这并没彻底地平息这场争论,仍有些有识之士,孜孜不倦地追寻着,大力提倡用实证会计研究方法。
  四、谁主沉浮:“规范、实证”——我国当前会计研究方法选择之我见
  无论是实证研究方法还是规范研究方法,其实都是从国外引进来的。首先明确一点,它们应该都是科学的研究方法,历史已经证明并仍将证明这一点。但科学的东西并不总是适应于某种状况,或者讲,某种研究方法的应用必须与其所处的环境相联系起来,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其研究对象的特性。实证研究方法与规范研究方法起先作为一种经济研究方法,肯定与其经济环境紧密相联系的。毫无疑问,无论是实证会计研究方法还是规范会计研究方法,都需要考虑到经济环境。而且世界各个国家的经济环境各有各的不同。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处在发展与完善阶段,我国的资本市场根本谈不上完善,离发达国家还有很长的距离。而实证会计研究方法需要大量的确实材料,这些材料的录用几乎都是用数据来表现的。我国资本市场的不完善肯定会影响相关数据的适用性,这样的数据直接套用西方类似的实证会计研究方法,得出的结论是否适用我国目前的经济现实,尚不能确定。而我国目前相当一部分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撰写的论文,其实就是对美国此类的论文在方法上的照搬照抄,只不过采用的是中国的数据而己。相对而言,规范会计研究方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与完善,这方面的理论逐渐系统化了。而且我国的会计学界这几十年运用规范会计研究方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两派(“信息系统论”、“管理活动论”)的争论极大推动了我国会计理论的发展。这是我国运用规范会计研究方法(当然还有其他研究方法)结出的硕果。我们没有理由守着“金库”不用,相反我们更应该在这方面发扬。更准确地讲,坚持用“扬弃”的科学态度来发展规范会计研究方法。也可以讲,这是我们会计研究方法上的特色。邓小平曾讲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尽管规范研究方法一开始是从国外引进的,但发展到现在,则主要是我们自己搞出来的那一套,即属于“民族”的。我们的会计研究人员千万不能一味地为追求“时髦”而顾此失彼。另外,我们还千万不能忘记一个事实,即我国的会计研究人员的相关学科知识,尤其是数理统计知识、计量经济学等方面的知识还相当缺乏,或者不够深入,经常是一知半解,以这样的功底来进行实证研究,也难怪我们的有些人要套用美国的相关论文的实证研究方法。同时,选择实证会计研究方法或规范会计研究方法实际上是相关利益者互相博弈的结果,这与我国目前的理论研究体系、结构有紧密的联系。我国目前从事会计理论研究的人员主要在高校。高校一般都将发表论文的数量、档次等作为其考核的一个主要指标,从而论文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学术水平,同时也涉及到当事人的实际利益。而实证论文的大量发表,必然相应地减少他们发表论文的园地,也必然引起他们的争论以期“寻租”,准确地讲,是“护租”。另外一味地提倡使用实证会计研究方法,也的确有“厚此薄彼”之嫌。不如此,未来中国市场经济下的会计规范研究体系将是空白。笔者根本无意贬低实证研究方法。相反,由于实证研究方法的优点,笔者也提倡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只不过要考虑到一些实际情况。笔者认为,目前我们应该以规范研究方法为主,辅以实证会计研究方法。(以规范研究方法为主的原因上已述,这里不再追述。)之所以要以实证研究方法为辅,一方面实证研究方法的确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弥补规范会计研究方法的不足;更主要的,随着我国的经济环境的变化,尤其是资本市场的完善,实证研究方法的运用是大势所趋,它必将和规范会计研究方法一样,成为我国最主要的会计研究方法之一。我们应该考虑到在此之前,必然存在一个过渡时间,而且实证会计研究方法在中国的运用,也必然有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在其中必然也应该产生我们自己的特色),这一切都需要我们从现在起允许相当一部分用实证会计研究方法撰写的论文的发表,这一方面可以显示我国的理论界所应有的胸襟,“海纳百川”;另一方面也能起引导作用,代表了一个方向,也是我国会计国际化的一个具体体现,说明我们不仅在会计准则方面趋同于国际化,在一系列的会计理论研究方面也趋同于国际化。我们可以设想,在很多规范性建议完成之后,如果经由实证研究予以证实或证伪,将能在相当程度上弥补规范研究的不足。
  五、结束语
  既然实证会计研究方法迟早会成为我国主要会计研究方法之一,而目前我国的大多数会计理论研究人员离熟练运用这种方法尚有相当的距离,甚至可以说只是一个感性的认识。我国的实证会计论文大抵上是在模仿西方实证会计那一套。犹如我国对新技术的引用,大抵上也是从模仿到部分地变革再到创新出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一样,我们对西方会计实证研究方法的引用,在初期模仿之,也未尝不可。但我们应存有为世界会计理论研究(也包括在实证会计研究方法方面)做出我们应有贡献的决心,在会计理论研究相关领域有所创新,但首先我们应有与之相匹配的研究能力。为此,我们有必要从现在起就要改变我们的会计研究人员知识结构,提高会计研究人员的综合素质,改变我国会计研究人员有“实”无“证”或不能“证”的现状。既需要我们的会计理论研究人员掌握有关数据的搜集、整理、提炼,尤其是分析的能力,又需要我们的会计理论研究人员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掌握相关学科的知识,如模糊数学、建模、数理统计、计量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及当前流行的一些经济学流派的主要内容(如新制度经济学、产权经济学等)、计算机有关软件的处理等,这是我们的会计理论研究人员进行实证研究的能力基础,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数据的采集也相对以前要从容许多(我国广阔的市场与庞大的资本市场也使数据的采集成为可能),这都会我国会计实证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任凭我们的会计理论研究人员“驰骋、遨游”。到那时,我们的会计论文也将应该是实证与规范两种研究方法的相对完美的结合体,“中西合璧”再到“以中为主,兼容他法”,我们的会计研究也必将会对世界会计理论做出更大的贡献。(□文/刘社兵)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804848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