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502期/经济/产业/正文

发布时间

2014/11/30

作者

□文/季玉龙 樊寒伟

浏览次数

325 次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典型比较研究
  [提要] 通过问卷及访谈比较分析中小企业发展状况发现,政府扶持政策缺失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首要原因,资金是制约企业创新的首要因素。企业最认可的政府控污措施为制定排放标准,最重要的财税政策是中小企业税收减免政策,最影响企业发展的所有制歧视是进入垄断等行业方面的政策歧视,政府对企业最有帮助的前三项为财税补贴、信息、人才培训及引进。
  关键词:中小企业;调研;问卷调查;现场访谈;比较分析
  基金项目: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14lxlktziyyjj-23);辽宁大学专项科研课题(课题编号:ZJ201201)
  中图分类号:F4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9月15日
  一、引言
  本课题通过问卷调查及现场访谈,主要采用对比分析、交叉关联分析方法,比较分析国内典型省份、四大区域中小企业发展的共性与个性。调研选取辽宁、陕西、山东、江苏、浙江及广东六省作为典型对比省份,划分东北、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四大区域作为对比区域。其中,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东部地区包括北京、河北、天津、山东、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和台湾,中部地区包括山西、河南、安徽、湖北和江西,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陕西、贵州、四川、广西和新疆。由于调研和时间限制,样本未涉及部分省市区,但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区,具有一定代表性,共回收有效问卷845份。
  调研内容主要包括企业概况、企业融资、人力资源、技术水平与研发、产品品牌、环境污染、政策与环境、转型发展以及企业对自身发展中面临困难的评价及解决途径选择共九个方面。另外,为了了解政府主管部门对于中小企业发展相关问题的认识,特别对辽宁省的市县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领导进行了问卷调研。
  二、样本企业概况
  人员规模方面,全部样本中员工人数在300人以上的企业占比最高,其次为50~300人的企业。行业类别方面,占比最大的前三个行业依次为工业、交通物流业、现代服务业,农林牧渔业占比最小。所有制类别方面,私营企业占比最大,此后依次为国内股份制、国有企业、外资(合资)、集体企业及其他类型。要素类别方面,技术密集型企业占比最大,劳动密集型其次,资本密集型第三。
  经营状况主要包括盈利状况、产销率。从四大区域看,东部中小企业赢利状况最好,西部最差,东北、中部居中。产销率方面。山东、广东、江苏产销率超过90%的中小企业占比分别达76.9%、75.5%、65.9%,而陕西、辽宁只有54.1%、41.6%,反映陕西、辽宁二省中小企业产品销售相对困难。
  三、企业角度的发展障碍分析
  一是企业自生因素。我们将选人留人问题、技术升级问题以及企业管理问题视为企业发展的自身因素。调研结果显示,在选人留人和技术升级方面,2013年度辽宁及东北地区中小企业与其他地区及全国水平相比,明显感到困难较大。区域对比来看,认为选人留人和技术升级困难或较困难的除东北之外就是中西部地区。但各地区关于企业管理方面的困难认识差别不大。
  二是外生政策因素。本文将企业在融资、扩大规模时征地以及与政府打交道问题视为企业外生政策因素。调研结果显示,辽宁及东北地区中小企业在融资或征地方面困难远大于其他地区,而东部与中部地区在以上两方面则相对容易。与政府打交道方面,中部地区最为困难,东北与西部地区困难程度相近,东部地区困难程度最低。
  三是公共信息因素。调研结果显示,获取信息最困难的为西部地区,其次为东北、中部地区,东部地区最为容易。并且中小企业普遍认为信息获取并非其发展的最主要障碍。
  四、企业融资问题分析
  (一)重点省份融资概况比较分析。样本企业中,辽宁、陕西、山东、江苏、浙江和广东省分别有62.8%、61.7%、75.0%、70.7%、63.6%和56.9%的中小企业表示融资存在困难。各重点省份中都有半数以上企业选择融资的首要原因为有订单、有项目或有扩大商品(服务)的计划,说明各省份中小企业的融资多是为扩大生产规模或者为企业发展而进行的;其次为急需改扩建或购置设备。而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中,排名前四位的是政府扶持政策缺失、利率太高、企业可抵押财产不足和银行贷款要求苛刻。
  (二)融资困难原因与企业属性分析。全部样本中,16.7%的企业表示融资有困难,且困难很大;50.1%的企业表示融资有困难,但困难不是很大;33.2%的企业认为融资没有困难。大多数企业认为融资最困难的原因依次为利率太高、政府扶持政策缺失、银行贷款要求苛刻和企业可抵押财产不足。在认为上述因素为融资最困难原因的企业中,大于等于300人企业、工业、私营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所占比重最大。其中只有一个例外,就是在认为政府扶持政策缺失为融资最困难原因的企业中,大于50人小于300人企业(而非≥300人企业)所占比重最大。这可能是由于较大型企业更容易得到政府的关注与扶持所致。
  五、企业发展潜力分析
  (一)人力资源。辽宁、山东和广东三个省份分别有35.8%、37.0%和39.4%的中小企业认为最能留住人才的方式是为员工提供施展才华的工作平台,分别代表了三个省份最大部分中小企业的观点;陕西和浙江省分别有32.2%和34.5%的中小企业认为最能留住人才的方式是为员工提供美好的职业发展前景;江苏省有34.9%的中小企业认为最能留住人才的方式是为员工提供高薪酬。辽宁、东北及西部地区中小企业主要对销售人员进行员工培训,中部地区主要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而东部地区的中小企业主要对技术研发人员进行员工培训。
  (二)技术研发。全部样本的中小企业认为制约创新的最重要因素分别为资金、研发力量、与科研机构的合作渠道、政府的扶持力度和技术信息;并将加大自主研发投入、与技术拥有单位合作、模仿再创新、购买技术专利和委托开发作为企业未来进行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式。各类中小企业都将资金视为制约企业创新的重要因素,将加大自主研发投入视为企业创新的最重要方式。在将资金视为创新的主要制约因素的中小企业中,在四大企业属性中所占比重最大的类别为大于50人小于300人企业、工业、私营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在将加大自主研发投入视为主要创新方式的中小企业中,在四大企业属性中所占比重最大的类别为大于300人企业、工业、私营企业和技术密集型企业。
  (三)产品品牌。全国范围看,以自有品牌方式树立品牌的企业都居多。总体而言,企业认为提高产品质量是未来打造品牌的最主要途径,其次是增强服务、加强品牌文化内涵和掌握核心技术。
  六、政府作用与政策
  (一)环保政策。总体看,大多数企业都认为目前政府对中小企业制定的污染政策程度适中,大部分企业最认可的政府用来控制环境污染的前三种治污措施均为制定排放标准、关闭严重污染企业和收取污染税。值得注意的是,现代服务业类别的企业中有47.27%的中小企业最认可的治污措施为关闭严重污染企业。最认可制定排放标准、关闭严重污染企业及收取污染税的中小企业中,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处于工业行业,说明污染行业本身也有减少污染的认识或意愿。
  (二)税收政策。辽宁、陕西、江苏、浙江和广东五省中小企业均表示税收减免政策更适合中小企业;其次为优惠税率政策。比较特殊的是山东省大部分中小企业认为最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是优惠税率,其次是税收减免。六省中小企业认为降低中小企业纳税成本的首要措施为简化税收政策,其次为减少税务部门的各种检查。
  (三)垄断政策。从全国范围来看,56.2%的中小企业表示目前民营资本进入垄断行业有准入政策但得不到落实,32.2%的中小企业表示目前缺乏民营资本准入政策。影响企业发展的所有制歧视依次为进入垄断等行业方面的政策歧视、资源土地政策歧视、不平等的补贴等财政政策歧视、融资歧视和政府采购制度歧视。进一步地,辽宁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调研结果显示,主管部门领导认为最主要的五方面影响民营企业发展的所有制歧视依次为融资歧视、进入垄断行业方面的政策歧视、资源土地政策歧视、不平等的补贴等财政政策歧视和意识形态歧视。
  (四)政府对企业的帮助。从全国范围看,政府对中小企业发展最有帮助的前三项为财税补贴、信息、人才培训及引进。东北地区中小企业对政府的帮助评价最低,而东部地区中小企业对政府的帮助评价最高,中、西部地区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具体省份而言,辽宁、广东、陕西三省中小企业对政府帮助的评价较低,而江苏、浙江、山东三省中小企业对政府的帮助评价最高。
  七、企业转型发展分析
  (一)转型方式。转型方式包括产品升级、管理转型、产业转型和进入新市场。典型省份、区域在各个转型方式的具体途径方面分化较大,没有相对占优的统一认识。
  (二)转型方式与动因分析。全国样本看,转型的动因依次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市场竞争激烈、对形势的判断、找到了新市场和成本因素。在六大类转型方式中,大部分选择转型的中小企业认为,产品升级应当主要在于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开发新产品;管理转型应当主要在于新人才激励制度和精细化管理;产业转型主要在于在本行业中向上游产业延伸和主业不变而进入新行业;进入新市场主要在于从低端市场转向高端市场和开拓新国际市场;商业模式转型主要在于采用新营销模式和改善售后服务;创业者自身转型主要在于提升创业者自身战略决策水平。值得注意的是,仍有较大比例的中小企业没有选择转型。
  (三)转型动因与企业属性分析。从行业类型来看,各行业企业转型的首要因素都是企业的长远发展。从要素类别来看,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型的首要因素是由于企业市场竞争激烈,其他类型企业则出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考虑。进一步地,在出于企业长远发展而进行转型的中小企业中,在各属性中所占比重最多的企业分别为建筑业、私营企业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在由于市场竞争激烈而进行转型的中小企业中,在各属性中所占比重最多的企业分别为建筑业、国内股份制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
  八、政策建议
  第一,进一步提升中小企业的发展潜力。第一,重视人才。应为员工的个性需求及长远发展考虑,为员工合理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尽可能提供培训及进一步学习的机会,并注重员工的心理需求,做到以人为本;第二,结合企业实际进行改革创新。制约中小企业创新的主要因素分别为资金、研发力量、与科研机构的合作渠道、政府的扶持力度和技术信息。应注重协同创新,借助企业间的协同、与其他主体间的协同以及政府行为,实现企业创新发展;第三,切合实际打造企业品牌。大部分中小企业将提高产品质量、掌握核心技术和加强品牌文化内涵作为未来打造品牌的主要途径,应进一步深化品牌建设,维护和提升企业独特的品牌价值。
  第二,克服融资困境,提高融资效率,降低融资成本。中小企业应加强制度建设,完善财务会计制度与信息披露制度,加强与金融机构的联系与合作,不断提升员工队伍素质,加强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取得优秀的经营业绩,获得良好的信用声誉。将融资所得资金在添置设备、引进技术和培训员工等方面均衡发展;实现融资的多样性,注意防范民间资本融资风险。
  第三,加强政策支持与完善政府服务。根据形势,适当扩大税收减免和优惠税率政策范围,简化税收政策、减少税务部门的各种检查,降低中小企业纳税成本。完善民间资本进入垄断等行业的准入政策,并通过负面清单等措施,切实开放民资进入领域。降低并逐步取消在资源土地政策、补贴等财政政策、融资和政府采购政策方面的所有制歧视和意识形态歧视。完善政府在信用担保、财税补贴、信息、人才培训及引进等方面的公共服务。制定排放标准、关闭严重污染企业和收取污染税等切实可行的环境政策措施。
  第四,充分发挥信息平台以及大数据的作用。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和服务机构,应创新公共服务供给,完善中小企业公共信息平台,整合相关信息,逐步建设中小企业发展大数据库,弥补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中的“市场失灵”,帮助中小企业节约时间和成本,推动企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双向集聚,拓展中小企业发展视野与空间。
  第五,适时推进企业转型发展。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结合企业自身实际,选择适当的转型方式与转型途径。根据经济发展客观规律与市场实际需求,在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早做准备,提升内力,渐进转型,逐步适应市场形势与需求,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经济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和军,张德昌.中小企业的异质性与信贷风险防范[J].理论学刊,2012.9.
[2]和军.国外垄断产业民营化及其借鉴[J].经济问题探索,2013.6.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826953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