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提要] 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的运行模式、高校的经济来源、高校的利益主体、高校的财务关系、高校的管理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加强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是我们急需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思考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10月10日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的运行模式、高校的经济来源、高校的利益主体、高校的财务关系、高校的管理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面临着新的挑战。加强高校的管理工作,更好地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确保高校的进一步发展是摆在我们高校管理人员面前迫在眉睫的任务。财务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加强高校财务管理工作,需要我们进一步制定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财经法规。加强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对规范高校经济秩序,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有很大的作用。如何加强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是我们急需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一、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财务基础工作薄弱。高校财务工作一直习惯于记账、算账、报账,虽然能提供财务信息,但财务信息的质量并不高,不少财务信息仅限于历史数据和解释信息。不少高校对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等工作做的不到位,财务管理只停留在财务数据的核算,而没有深入地进行财务分析、效益考核、奖惩兑现,许多高校的财务分析只是简单的数据汇总,对资金的结构、资金的使用效益、资金的使用管理等缺乏科学的分析,无法满足学校经济管理的需要。
(二)效益观念淡薄。学校虽然不是经营单位,但也要重视经济效益问题,当然学校应更要重视社会效益。由于在计划经济环境,高校经费基本上是政府拨款,高校没有“经营性”财务管理的环境和土壤,普遍存在着“等、靠、要”等现象,高校财务管理仅仅停留在一般意义上的收拨资金、分配资金、使用资金上。在市场经济形势下,学校的经济效益虽然不能像企业那样把财务管理目标“效益最大化”,但也要树立理财意识,加强资金管理,重视学校经济效益。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少高校缺乏科学理财意识,对资金的结构、资金的使用效益、资金的使用管理等缺乏科学的分析,普遍存在着“等、靠、要”等现象,缺乏开拓市场、开辟财源意识,缺乏积极进取精神,这些观念和意识造成高校办学经费不足,效益低下,严重影响学校的发展。
(三)高校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众所周知,制度是管理的基础,没有健全完善的制度,管理就是一句空话,但把健全完善的制度束之高阁,不去执行的话,那么谈管理也是闲谈。所以,一是我们要制定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二是要贯彻执行,这两点都是不能忽视的,忽视了哪一点都容易出问题。近年来,个别高校在资金的对外投资、新生招生、物资采购、基建项目等领域相继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出现了非法集资、高息揽存、发放贷款等违规资金运作现象;贪污、挪用公款等违纪犯罪案件也时有发生,就是忽视内部控制制度的结果。什么是内部控制?笔者认为: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的各级管理层,为了保护其经济资源的安全、完整,确保经济和会计信息的准确可靠,而形成一系列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方法、措施、程序。根据笔者了解,不少高校这些年来也建立了不少的内部控制制度,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原来的内部控制制度已经跟不上社会的发展,无法满足高校内部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需要,需要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健全和完善。
(四)高校财务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高校财务管理容易陷入“一统就死,一放就乱,一乱就统,一统又死”的恶性循环。目前,高校财务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大部分高校以财务处为学校一级财务管理机构,上有校级领导,下有各个部门,校财务处处于集中核算、汇总、协调等工作中,校财务处陷入了日常的财务工作,对学校财务管理工作往往是力不从心,这就容易造成财务管理出现漏洞和资金流失,影响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另外,不少高校预算管理体制不健全,存在着预算编制时间过短,预算编制过程不透明等现象,这些情况的出现,容易造成部门预算不准确、预算内容不全面,编制的部门预算不能准确、客观反映学校财务收支状况、工作重点及发展方向。高校应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规模较大的学校也可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集中核算”的财务管理体制。高校财务管理体制的建立必须确保学校财务规章制度、经济分配政策、经济资源配置、财务收支预算、会计核算等高度统一。
(五)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低,会计信息失真比较严重。长期以来,高校的财务工作比较简单,只是单纯的行政财务收支核算,对财务人员的要求不高,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办学形式多种多样,资金来源渠道也不再像过去那样单一,在这种形势下,加强财务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如何加强财务管理工作?一定程度上说,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高低决定着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水平的高低。目前,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高校在引进人才时往往偏向于教学一线人才的引进,而忽视了财务管理人才的引进,未高度重视高素质的财会人员的配备,从而造成了高校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导致了高校会计信息失真尤为突出。
二、加强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思考
(一)进一步加强高校财务管理队伍建设,完善高校财务基础工作。笔者认为,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高低决定著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水平的高低。因此,加强高校财务管理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是一项政策性、专业性强的综合服务工作,不仅要合理安排编制,配足配强财会人员,同时还要高度重视财务管理队伍建设。一是要通过多种渠道,利用多种形式,引进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才;二是要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后续教育,不仅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而且要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素养,造就一支思路开阔、观念领先,善于管理、业务精湛、勤政廉洁的高校财务管理队伍,为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不断提高财务信息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进一步加强高校内部控制工作,不断健全完善高校财务管理体制。制度是管理的基础,没有健全完善的制度,管理就是一句空话。要强化内部控制,完善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做到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进一步加强高校财务管理体制,加强财务工作的统一领导。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规模较大的学校也可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集中核算”的财务管理体制。任何单位和部门的财务活动都不能游离于学校财务处的管理监督之外。
(作者单位: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主要参考文献:
[1]郭景先.探析我国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工业技术与经济,2007.4.
[2]邓长斌.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4.
[3]陈凤玉.改善企业集团财务管理[J].发展研究,2007.1.
[4]罗文杰.我国现代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创新探索[J].学术论坛,2007.1.
[5]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8.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