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提要] 目前使用的完全成本法存在一定的缺陷,而变动成本法却能适应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本文通过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对比分析,探讨变动成本法的优势,并客观分析其局限性,论证两种方法结合的可行性及注意事项,从而促进变动成本法在我国的应用。
关键词:变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产品成本;经营决策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变动成本法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收录日期:2014年10月20日
一、变动成本法基本概述
(一)变动成本法的概念。变动成本法,是指在生产成本计算过程中,以分析成本性态为基础,只把变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而固定生产成本及非生产成本被列入期间成本处理,按贡献式损益程序计量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
(二)变动成本法的必要性
1、适应市场竞争机制发展的需要。为促使我国的国际商贸顺利进行,我们要学习使用国外的先进成本核算方法即变动成本法,它对于企业合理安排营销计划,应付国际国内市场的严峻挑战,在进行经济预测和决策时提供必要的依据。
2、符合公司经营决策对信息的要求。完全成本法的成本核算是根据已经发生的费用进行汇集和分配,因而整个企业的成本管理属于事后管理,而变动成本法则可以弥补这些缺陷,做到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管理。
3、满足企业内部管理需求。变动成本法对制造费用在存货和当期已销售货物之间的分配有了新的定义,是已销售的货物承担所有的固定成本,这打破了传统的成本划分观念,更符合企业实际运作的理念。
二、变动成本法的优越性
(一)促使企业重视销售工作。变动成本法更能突出销售对利润的影响力,能够如实反映利润和销售量之间的正常关系,从而促使企业加强对销售方面的重视,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便于企业进行短期经营决策。市场竞争的激烈促使企业对内部管理要求的提高,而变动成本法恰好适应了这一发展需求,它通过边际贡献分析,在产品的市场占有预测、销售规划和成本控制等方面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从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进行了规划,有利于企业做出恰当的短期经营决策。
(三)便于科学的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在变动成本法核算方式下,产品成本不受固定成本和产量的任何影响。通常变动生产成本的责任归属于生产部门,固定生产成本和固定非生产成本的责任归属于管理部门,变动非生产成本一般归属于销售部门,明确成本责任的归属。
(四)简化成本核算工作,提高会计质量。在采用变动成本法的情况下,财务人员计算的产品成本只包含变动成本,因此就省掉很多间接费用的分摊工作。当经营情况发生变化时,只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相应的影响因素,就可以得到想要的利润预测结果,这种方式明显地简化了成本核算工作步骤,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会计质量。
三、变动成本法的局限性和解决方式
虽然变动成本法拥有明显的优点,并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发挥巨大的作用,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也会暴露出它固有的局限性。
(一)变动成本法的局限性
1、其产品成本观念与会计准则不符。传统的成本概念认为,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全部耗用就是产品的生产成本,它包括变动生产成本和固定生产成本。而变动成本把固定生产成本归类于期间成本,这很明显不符合传统观念。
2、不适应长期决策要求。变动成本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基础,以相关范围内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固定不变为前提,这在短期内是成立的。但从长期来看,这很明显不符合单价大于单位全部成本。
3、对所得税产生一定的影响。以变动成本法为基础编制的财务报表会使产成品的库存成本降低,并把固定制造费用计入期间成本而非产成品存货成本,这降低了企业的营业利润。从短期考虑会暂时降低所得税和应付股利,从而影响到国家税收收入和投资者收益。
4、不符合对外财务报告要求。运用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存货价值和损益,不符合对外报送会计报表的要求和所得税法对计算应税所得额的要求,不适合在账内计算,不能在账内根据这种成本计算营业利润、编制对外会计报表。
(二)解决方式:采用结合制
1、结合制的含义。结合制是指在日常账务核算过程中运用变动成本法,并为企业内部各部门及时提供所需的财务信息,在季末或年末的时候,通过利润调节表的形式,把已有的成本和利润信息调整为符合传统成本核算概念下的财务报表,以满足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的要求。
2、可行性。在制造费用项目上的不同处理,是二者之间的主要差别。前者把固定制造费用计入产品成本,后者把固定制造费用计入期间费用,因此对固定性制造费用的调整是采用结合制的关键。两者相同点为它们的产品成本中都包含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且对于三大期间费用的处理具有一致性。两种方法在成本项目上的处理方式大致相似为两种方法相互补充和结合提供了可能。
3、账务处理。财务人员在把制造费用划分为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两个会计科目,同时把三大期间费用也按照制造费用这种方式分别划分为变动和固定两种会计科目,并根据新设置的会计科目改进相应的明细账,按照变动成本法计算营业利润指标。
采用结合制,很好地避免了变动成本法的缺点,当然,在具体工作中应该把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相结合,两种成本核算方法的结合是企业发展的良好趋势。
(作者单位:攀枝花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杨化峰,郭景先.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结合使用[J].财会月刊,2006.10.
[2]孙林.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比较及运用[J].企业导报,2009.7.
[3]李白青.变动成本法的应用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0.30.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