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提要] 职业生涯规划是人力资源专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职业生涯规划是个人成长的需要,一个人要成功,必须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个人规划。同时,个体的职业生涯规划又是全社会发展的客观因素,然而大学生是构成现代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更是推动社会前进的新力量,这些人能否明确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否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找到合适贡献自己力量的位置,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生涯规划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10月14日
一、引言
大学时代是人生新起点,科学发展的今天,虽然为更多的大学生提供了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同时也提高要求与新的挑战。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毕业生每年增加近一倍,许多大学生离开校园后,开始他们的职业生涯都充满了迷茫和困惑,使得现在大学生“毕业等于失业”、频繁跳槽成为普遍现象,究其原因,大部分大学生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如何在科学经济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了解自己,认清自己,制定合适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值得每一位大学生深思的问题。如果大学生能及早地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就能在毕业时明确地选择方向,在未来职场中充分证明自己的价值。
二、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
(一)职业生涯规划自我意识缺乏。首先,职业生涯规划的起点是认识自己。现在很多大学生的自我认识很肤浅狭隘,对自我职业生涯的规划更是无从谈起。而且很多大学生在对自己的专业方向选择也非常盲目,而问起其选择这个专业的原因时,有的说“父母选的”;有的说“这个好赚钱”;甚至有的是因为所谓“爱情”。这种盲目和依赖性的选择,在面临就业的现实前导致了N多的问题。资料显示,我国大学生普遍缺乏职业生涯规划认识,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就走出校园碰运气式找工作。还有的人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只是空谈没有意义、浪费时间,还不如多跑两家招聘单位。此外,因为缺乏规划,只有少部分大学生在毕业前有实践经验,很多人在走出校园后不能完全适职业角色的转变,处理不好工作关系,自信心遭受打击,导致心理扭曲,而失去工作。还有的大学生就业期望过高,不考虑自身优劣势,缺乏对自我的准确定位,盲目追求利益,致使社会人才流动不均衡,人才越饱和的发达地区,前去找工作的人就越多,而欠缺人才的中西部地区却出现用工荒的现象。
(二)不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科学方法。现在的高等教育,大学生拿职业生涯规划只当是老师布置的作业,到网上随便的下载点模版、搜索粘贴,上交作业完事。听起来可笑,但不得不发人深思,职业生涯规划书怎么能是只为作业而完成呢?这样的规划有用吗?当然也有认真做的,但缺乏正确的科学方法,只能盲目的跟随自己的感觉,难以发挥实际利用价值。制定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应对自身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和正确的职业评估,但由于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知识,大学生无法清晰地分析职业规划过程中的动态与阶段性,盲目从众,急于求成。总之,大学生不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科学方法是目前存在的普遍状况。
三、当代大学生自我职业特点和生涯规划基本步骤
(一)大学生职业的特点
1、心理特征。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世界上也不会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每一个大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每个人都想与众不同的,尤其是现在的90后。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的后危机时代更具有这个时代赐予的独特天赋。他们都不同的价值观与理想,有的人想事业有成努力工作;有的人想从政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有的人更想安逸享受家庭……。在社会科学经济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世界在每分每秒的改变,大学生作为这个时代生力军,更应该深刻地认识到自己价值追求所在,选择合适自己的职业生涯。
2、选择特征。随着我国就业体质的改革,职业选择的自由度也越来越高,每位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有相当大的主动权。同时我国自主双向选择就业政策,也让大学生与企业之间有了更多的相互选择,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自己喜欢从事的职业,只要努力进取就能实现职业目标。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地域因素也是十分重要的。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速度,现代交通、网络通讯的快速发展,将地球变成了村地理位置不断拉近,使大学生职业生涯的选择变得越来越广。可以放眼世界,选择自己理想的职业栖息地。可行业发展的日新月异,大学生机遇越来越多,但选择难度却大大增加了,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应根据自身定位,选自己所爱的,爱自己所选的,不要因行业、职位的繁多而晕头转向。
3、设定目标与实施策略不同。一般普通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整体目标是为了获得一定的工作地位或工作业绩。而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最基本和最现实的目标是初次成功就业,职业定位可以和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相匹配。一般普通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策略主要是基于职业发展目标,制订一定职业培训、专业技能的学习、提高人际沟通、融入企业文化等计划。而大学生则处于职业生涯的准备阶段,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实施策略主要为了探索和了解职业,完成一些与未来可能从事的工作相关的学习、培训任务,提高职业生涯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基本步骤。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步骤包括:第一,自我分析,借助相关职业测试和心理测试,深入了解自我。包括兴趣、个性、能力、特长;第二,了解和认识社会环境。通过对行业发展趋势和用人观念的认识,大学生就能进一步细化目标,使职业规划更加切合实际;第三,把握市场需求目标,全方位的积累知识提升能力。还有大学生应注意提高社交能力,广交朋友,多与同学校友进行交流,了解职业资讯,确定发展平台,发挥个人优势;第四,在职业发展目标基本确定以后,就要付出行动了。可以去做兼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利用课余生活做一些与将来职业相关的事情,提高个人能力等。同时,通过实践锻炼、理解与认识对自己的规划进行再次调整。
1、客观认识自我,准确职业定位(自我评估)。自我评估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工作基础,也是获得切合实际规划的前提。近年来,正确的自我评估越来越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只有深刻地认识、了解自我,才能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出最准确合理的规划。没有正确自我评估基础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不现实的,更缺乏可行性,很容易功亏一篑。自我评估应当充分了解自己的职业价值观、职业兴趣、技能、个性风格、优缺点等。要清楚自己喜欢什么、想做什么、能做什么。自我评估中还应合理接受周围人与老师的建议,这样才能得到更合理客观的评估结论。根据合理的客观结论,才能做出正确的职业发展目标。
2、职业认知(环境分析)。除了要正确客观地自我评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还必须对所处环境有清醒的认识。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一个个体,离开了这个社会便无法生存。只有当对这些社会环境充分了解适应环境的需要了,才能做到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优势,使职业生涯规划更具现实意义。大学生应了解更多职业,一些比较热门行业、热门职位对人员素质能力的要求,了解行业现状,结合自身特点客观评估职业机会。切忌理想化,才能选择理想的职业。
3、选择职业目标(确立目标)。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为了选择和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通过前面两个步骤,我们对自己有了清晰的认识,对外部环境有了客观的了解,就应制定出与符合实际的终极目标、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选择职业目标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事业的成功与失败。
4、落实行动、灵活调整(实施、反馈)。在确定了职业生涯目标后,要及时行动。没有行动目标,也就没了实际意义,更谈不上事业成功。这里的行动,是指实现职业目标的具体措施。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为了使职业生涯规划长期有效,它就必须根据职业生涯的实际情况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进行不断的重新评估与调整。
四、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施策略
(一)提高自我认知,确定兴趣与价值观。自我认知是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充分地认知自我才能做好人生定位,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针对性、可操作性才越好,个人事业就越可能成功。全面的自我认知能使我们敢于面对自己,欣赏自己,挑战自己,充分挖掘自身潜力。选择一条适合的发展道路,使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一帆风顺。然而,自我认知又非常复杂。因此,必须基于心理研究基础,运用科学方法对自我的能力、兴趣和个性评估,以建立更加科学、客观的自我评价标准。
(二)职业生涯规划决策——SWOT个人形势分析。大学生在确定了职业目标后,就应做出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决策了,那么可以用SWOT方法,对自己的优势、劣势及所面临的环境进行分析,做出科学有效的决策。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样样精通,所以要充分发挥自己独特的技能和天赋。大学生对自身优劣势的分析,可以对你的职业爱好;学习能力;专业技能长处与短处;个人交际能力;还有自己的资金、家庭、朋友的可支持度有着更为清晰的认知。众所周知,不同的公司、行业、职位所面临的机会和威胁也不同。而这些机会和威胁会将直接影响你的工作和今后的职业发展,所以找出这些外界因素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如公司在行业中经常受到外界不利因素的影响,公司自然的职业机会与发展前景就不好,反之亦然。大学生可以列出多个自己喜欢并愿意涉足的行业进行比价,认真的评估他们之间的机会与威胁。做一份详细的SWOT分析会占用许多时间,但却是十分值得的,因为当做完详尽的个人SWOT分析后,个人的优势、劣势、环境形势会清晰客观的呈现在面前,对大学生职业规划是非常有益的,虽然有点抽象、有点难度,但以后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都会受益无穷。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成功策略
1、积极自我探索,运用一切指导资源。任何外力都无法与自觉自发的动力相比,任何事情只有自己具有积极的意识,才会有成功的可能。大学生进行自我职业生涯规划也是一样,只有树立主动进行自我认知自我规划的意识,积极地利用一切资源和接受各方面指导,比如借助有效心理测评,接受科学的职业咨询等,才会真正认清自己,找到适合的职业道路,从而实现成功的梦想。许多大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过于依赖于自我的主观知觉,短时间内就兴冲冲的做好了,而不经过详细的了解和总结,只单靠自己盲目的主观认识和经验进行规划是远远不够的,这样的规划即使做到令自己满意了,也一定是主观而不科学的,经不起实践的考验。当前的大学校园中,大学生接触的和可以利用的资源是十分丰富的,可以通过校园图书馆阅读大量的学术资料;可以通过网络工具搜索当前最新动态和形势;大多高校中都成立了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心理辅导中心等;而且当代高校中的师资力量都是十分强大的,不乏各个领域的专家和权威,把握机会和资源就是把握了走向成功的钥匙,大学生应善于利用这些资源,为自己的学业以及以后的职业生涯发展服务。另外,自我探索的过程是繁琐的,要花费一定的精力,而且易出现不断反复的情况,大学生进行自我认识时,应学会坚持,克服各种困难,从而保证整个职业规划的顺利进行。
2、以兴趣为定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传统的思想观念是“干一行,爱一行”,而很多人持老观念,很痛苦,不喜欢的职业又每天必须去面对,更要体现出良好职业道德,这种传统的观念是有欠科学的。从事一项自己喜欢的职业,工作本身就会带来一种成就感,职业生涯也会变得快乐,更容易也更愿意发挥自己的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与成功是成正相关的。大学生在规划职业生涯时,应考虑自身的特点、兴趣爱好,择己所爱,选择一个喜欢的职业。就像青岛啤酒所打出的广告那样“激情成就梦想”,有了行动的动力,便具备了成功的基础。此外,大学生在规划职业生涯时,一定要分析社会需求,因时所需,才能在步入职场时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如果一味从主观出发,不考虑社会的因素,恐怕难以找到可以发挥才能的平台。而且社会需求是不断变化着的,旧的需求不断被新需求更替,大学生还应紧紧把握时代的趋势,不断充实完善自己,才能使自己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
3、适应与创造。大学生走出校园,步入职场就成为了社会中的一员,必须融入新的社会生活,在校园时可以张扬个性,独树一帜,而走向社会就像大海里的一滴水,如果不融入其中,成为一分子,那么只有干枯。三人行必有我师,谦虚使人进步,大学生应时刻保持学习的态度,不仅在校园中学习,更要向社会学习,向自己所在的环境学习,把握宏观节奏,适应变化,永不脱节。梦想不等于成功,人的成功离不开梦想,然而,梦想终究只是梦,梦想再好,计划再周全,成功也不会自己飞到身边,实梦想就必须采取切实行动,坚持不懈的努力。巴菲特曾说过:“人生最伟大的目标在于行动,只有行动才可以实现你的梦想”。
(作者单位:宿迁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安群,李成森.职业生涯规划原理与实务.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2]王革,刘伟.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3]彭萍.未来金钥匙——生涯规划.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黄天中.生涯规划——理论与实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刘继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指导.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6]王珺之.毕业就能当老板.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7]彭文军,丁三伏.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8]高峻.报导:缺乏职业规划大学生就业违约暗流值得关注.中国教育报,2008.
[9]田飒.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现状与教育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10]许轶,陈少晖等.探寻大学生毕业选择和人生规划之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11]覃彪喜.读大学究竟读什么.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
[12]廉思.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3]田晓勇,赵东磊,纪美.职业规划.生涯设计公益网(www.16175.com),2010.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