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503期/经济/产业/正文

发布时间

2014/11/30

作者

□文/屈 晶

浏览次数

646 次

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分析
  [提要] 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最为稳定的因素。本文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检验经济增长、政府消费和居民消费三者之间的关系,实证得到结论是三者之间都存在长期稳定关系。针对实证分析的结果,分别从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政府消费方向转变和居民消费升级三个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经济增长;政府消费;居民消费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10月8日
  经济增长是反映一国或地区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指标,而消费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充分发挥消费需求的拉动作用,扩大消费需求,提高消费层次和质量,促进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形成消费热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增长,从而形成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良性循环,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相关文献回顾
  国外关于需求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研究有很多。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消费经济理论研究方面,马歇尔主要从需求与价格方面进行研究,反映了此后西方消费经济学发展的数量倾向。Clom(1962)认为需求的变化会对供给产生显著的影响,Solow(1962)认为要关注有效需求对产出的影响。Blanchard和Quah(1989)通过设定统计模型,假定需求冲击对总产出的影响是短期的,供给冲击对总产出的影响是长期的,把总产出分解为被供给解释的长期波动和被需求解释的短期波动。Walker和Vatter(1999)通过对美国二战后经济发展史的经验分析,认为忽略需求因素的正统经济增长理论无法解释美国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后的生产力大幅度下降的问题,需求的影响在生产函数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Keating和Nye(1999)根据对七国集团数据的经验分析发现,二战之后需求冲击对产出变动的解释力比二战之前更高,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二战之后的价格调整比二战之前更缓。这为从总需求的角度研究我国经济波动提供了一种思路。
  国内学者对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研究也正方兴未艾,通常有关于消费、投资和出口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的论著都侧重于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的探讨。
  尹世杰(2004)分析了我国当前需求不旺的原因,并提出了提高最终消费率、提高居民收入和改善消费环境等措施来扩大消费需求,要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消费热点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来促进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良性循环。邓彦、吴培(2006)通过实证分析,论证了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并从实证中得出结论:消费对经济拉动作用最大,投资的拉动作用减弱,出口的拉动作用波动很大。许永兵(2006)通过建立消费对经济增长的线性回归模型,得出结论是消费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投资的增长必须有消费需求的支撑,即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必须保持合理的比例,否则长期经济增长就不能实现。同时,作者认为消费需求在经济波动中具有稳定作用,消费需求的稳定性是经济周期波动的重要制约因素。阙澄宇、马斌(2010)运用1978~2008年的经济数据,实证研究我国城镇、农村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短期内农村居民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明显,长期内城镇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城镇居民消费和农村居民消费都是经济增长的强Granger原因,农村居民消费的冲击会影响城镇居民消费,间接地对经济增长的波动产生较大影响。黄赜琳、傅冬绵(2012)利用1978年以来相关经济数据,对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影响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现阶段我国居民消费的暂时性增加对未来的经济增长可能产生抑制作用;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和经济增长具有滞后效应,但其影响是正向的;CPI的持续上升不仅不利于居民消费增长,对宏观经济的持续增长也会产生抑制作用;从长远来看,保持物价稳定、建立新的消费热点则是扩大内需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
  二、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作用理论分析
  消费需求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从宏观的角度看,在相对过剩经济成为经济运行常规状态的条件下,消费需求相应地成为经济增长的最主要约束条件,如果消费需求规模大,经济增长的市场容量约束就弱,实际供给就越有可能接近潜在供给。反之,消费需求规模小,经济增长的市场容量约束力就越强,实际供给就越有可能小于潜在供给。当实际供给逐步接近潜在供给时,经济就会呈现出自主性增长的特征,表现为消费拉动投资,此时利润增加以致消费增加,从而拉动投资再增加,如此循环不断,伴随着消费结构的优化和升级,经济出现稳定自主性地增长。因此,在需求约束状态下,消费需求毫无疑问成为经济自主性增长的根本动力,消费需求的不足将直接影响经济自主增长机制的形成,经济增长如果过多地依赖政府投资支出,就会缺乏内在的驱动力。从微观层面来看,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前提是它所生产的产品能被市场所接受,如果有消费者来购买,就是说明它所生产的产品能够以自己满意的价格被购买。只要商品市场上存在着消费需求,甚至只要存在潜在消费,企业就会进行投资和生产,因为企业知道这会给它带来效益。可见,消费对生产、投资具有明显的引导作用。
  持久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消费需求的增长。首先,消费的增长直接扩大消费性需求,从而推动消费性供给增长,而消费性供给的增长又会扩大生产性需求,从而推动生产性供给增长。这样,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就会共同达到繁荣。其次,消费增长还会带动投资的增长,因为无论消费性供给的增加还是生产性供给的增加,都必须借助投资的增长来实现。鉴于投资具有加速经济发展的作用,又考虑到市场繁荣意味着供给和需求大体相适应,以及生产资料和消费品生产的协调发展,因而消费通过投资增长以保证经济以较高的速度发展,而且此种发展具有持久的性质,而不是一时性。从根本上说,投资是为消费服务的,没有消费的增长,投资就不可能无限制地循环下去。虽然增加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投资有一定作用,但从社会再生产的角度看,只有消费需求才是经济增长的真正持久的拉动力量。从一定意义上说,投资需求是消费需求的派生,其自身不可能成为经济增长的持久拉动力量。没有消费需求支撑的高投资是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的。
  三、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作用实证分析
  (一)变量的选取和数据说明。本文在选取宏观经济变量指标时,在参考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论和我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以下因素的影响。首先,所选取的变量是得到市场和大家普遍认可的;其次,数据的可获得性。为了较为客观全面地分析我国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本文选取GDP作为经济增长变量,选取最终消费作为消费变量。
  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4~2013年,这些数据均是以当年价格记录,数据分析过程中需要对数据进行不变价缩减处理,其中GDP用GDP缩减指数缩减,最终消费用零售商品价格指数缩减,其中GDP平减指数根据年鉴上数据计算整理而得。处理后的时间序列分别记为GDPt和COMt,其中GDPt代表经济增长,COMt代表最终消费。为了减少数据波动性,对序列求对数,分别记为LGDPt和LCOMt。
  (二)单位根检验。为了保证时间序列的平稳性,利用Eviews7.0软件,采用ADF检验法对序列做单位根检验,如表1所示。(表1)






  检验发现四个变量均是非平稳时间序列,经过一阶差分,四个序列均已平稳,说明四个序列均是一阶单整序列。
  (三)协整检验。可对变量建立线性回归模型,以反映LCOMt对LGDPt长期的均衡关系,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建立模型如下:
  LGDPt=?茁0+?茁1LCOMt+?着
  采用Eviews7.0软件操作,可得如下回归模型:
  LGDPt=1.536+0.358LCOMt
  t  (5.6121) (4.2484)
  adj R2=0.9959 DW=0.6564
  在回归方程中,调整的判定系数达到0.9959,即模型的拟合优度达到0.9959,模型对被解释变量的解释程度很高,变量可以很好地反映被解释变量变动的原因,经济增长可以归结为由该方程的变量的增长引起的。模型中的解释变量的t检验值大于2,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检验,说明解释变量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显著的。变量的符号为正的,表明变量对经济增长是正向拉动作用,这符合经济解释。模型的变量采用的是对数序列,反映的是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弹性的概念。具体从变量的系数可以看出,在样本期内,消费变量LCOMt的系数为0.358,这说明COMt对GDPt的弹性是0.358,也就是说最终消费增长1%会引起GDP增长0.358%,这说明最终消费对GDP的作用达到35.8%。模型的分析结果可以证明,长期来看,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很大。
  四、对策建议
  (一)优化产业结构,培养新的消费热点。优化产业结构除了发展信息等高科技产业外,还要发展休闲娱乐、文化教育、交通通讯等产业,以及社区服务、医疗保健服务等产业。新产业不断发展了,形成新的消费热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反转来又会促进经济的发展。这样就会促进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良性循环。作为新一轮的消费热点,住、行产业的发展将是立足点。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住房和汽车产业的发展应将成为重点产业,优先发展建筑和汽车制造业,并由此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增强鼓励消费的政策力度。要把扩大内需的重点从投资转向消费,将巨大的消费需求潜力转化为现实购买力,就必须调整消费政策,转变管理观念。一是及时清理并取消限制消费的各种政策和行为,加大消费政策的调整力度,鼓励发展新的消费热点和消费方式,大力促进消费结构的升级。如鼓励个人汽车消费的政策,积极培育住房二级市场,降低居民购车、买房的门槛等等;二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发展社会公共事业,增强居民的安全感,改善居民的支出预期;三是促进低收入群体的收入稳定增长,特别是加大对农民减负增收的支持力度;四是继续整顿市场经济秩序,改善消费环境,增强消费信心。
  (三)尽快建立和规范信用体系,推动消费信贷的全面普及。消费信贷长期落后生产信贷所造成的生产能力过剩,刺激消费的重要途径是发展消费信贷,尤其是发展对相关产业能起到较大带动作用的消费热点的信贷消费。把居民的自我积累型滞后消费转化为有信用支持的适度超前消费,充分发挥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居民消费要达到全面升级,还应借助消费信贷的快速发展,因此规范和建立信用体系,才能促进储蓄转化为消费,使居民消费快速升级。特别针对居民不熟悉贷款程序等问题,大力发展代办贷款机构,促进居民储蓄向消费转化,有效缩短居民消费升级的时间。
(作者单位:黄淮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尹世杰.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J].消费经济,2004.5.
[2]邓彦,吴培.“三驾马车”拉动经济作用实证分析[J].经济金融观察,2006.4.
[3]许永兵.消费需求影响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发展论坛,2005.5.
[4]阙澄宇,马斌.基于VAR模型的中国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0.4.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827282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