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提要] 在优化京津冀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金融服务外包业是京津冀优化产业结构的战略选择。为了适应金融服务外包业的发展趋势和京津冀金融服务外包业新的人才需求,探究京津冀金融服务外包人才的创新性培养模式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京津冀一体化;金融服务外包;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14年研究课题(项目编号:JRS-2014-3047)
中图分类号:F83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10月16日
金融服务外包行业的发展经历了金融信息技术(ITO)、金融业务流程(BPO)、金融知识流程(KPO)三个阶段。金融服务外包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ITO、BPO等行业都需要“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外语+综合素质”四位一体的外包人才。ITO是京津冀金融服务外包发展的初级阶段,需要大量“IT+外语”的较低端人才,如证券业经常会把IT相关业务进行外包。而BPO则是目前京津两地区主要的发展趋势,需要“本土+海归”培养模式下的高精尖人才,如银行业对信贷档案整理、信贷后期管理等非实时的BPO业务进行外包。可以说,金融服务外包业比传统的制造业更加取决于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金融服务外包人才能否为外包的产业链创造可观的附加值是金融服务外包企业发展的关键。经过对京津冀金融服务外包行业需求的综合分析,得出以下四方面的创新培养建议。
一、重视京津冀金融服务初级阶段技术人员的培养
ITO属于金融服务外包的初级阶段,而IT技术人才构筑了金融服务外包企业的骨架和基础。初级技术人员的需求比例大概在60%左右,应首先开拓程序员、业务员等基层的比例。京津冀地区具有金融服务外包相关专业的高校应首要承担起培养初级IT人才的任务。在培养过程中,夯实学生金融服务外包相关知识,加强学生实践技能和业务流程的掌控,针对发包国语言系统学习一门外包专业外语。除此之外,还应该要求学生提升数据处理、网络工程等IT业相关的实用技术。
二、加速京津冀金融服务外包中、高级人才的提升
中级管理人员应首先具备IT技术人才的所有素质,在此基础上,主要是具有单独实施某金融外包项目的管理能力。中级管理人员在金融服务市场的需求比例大概在25%~35%之间。在高校培养的基础上,金融服务外包企业应该承担起培养IT技术人才中的佼佼者成为中级管理人员的重任。通过独立承担外包项目的组织、监督、控制,与发包的金融机构之间建立沟通与协调的长效机制,在团队内部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来发掘和培养中级管理人员。通过学校的培养和企业的项目锻炼,使得中级管理人员可以具有丰富的项目实践经验,较强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级人才主要是负责外包的高层决策和市场的开拓。高级人才应该是在中级管理人员的基础上,要精通世界主要发包方美国、欧盟、中国香港、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企业文化、法律条款、语言、人文等。高级人才在金融服务市场的需求比例大概在5%~15%之间。培养京津冀的金融服务外包高级人才的核心是要求其具有国际视野,可以采取“海外培训考察+海外人才引进”的模式展开。通过这种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培养高级人才的国际市场洞察力,合理地利用行业规则和国际惯例来开拓海外优质的发包项目。
三、聚焦京津冀金融服务外包从业人员金融业务和IT技术的综合能力
京津冀培养金融服务外包人才的关键在于从业人员金融业务和IT技术的提升,以ITO为主的信息服务业人才的培养依然是现阶段京津冀金融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关键。从业人员金融业务和IT技术的提升是京津冀巩固ITO产业领军地位并逐步提升外包层次的核心。这也是京津冀培养金融服务外包政策导向的内在要求。提高从业人员的信息服务水平最主要的办法就是注重其金融业务和IT技术的复合型全面发展。具体来说,主要是提高从业人员的银行业务、保险业务、基金业务、股票业务水平,加强技术人员的IT项目管理能力,数据的采集、清洗、维护、备份和修复能力,进一步熟练掌控呼叫中心服务系统、金融服务系统、外包业务管理系统、灾难恢复系统、数据备份中心系统。
四、关注京津冀金融外包人才的语言应用与沟通能力
近年来,中国金融服务外包市场发展迅猛,硬件基础设施和软件人才储备等都得到了相应的进步与完善,承包市场和发包市场的“双向特征”日趋凸显,使原本在印度开设离岸外包的部分企业进入中国开拓市场。随着离岸外包成为京津冀等地区金融服务外包发展的趋势,可以完全胜任语言交流和了解外国文化的人才就变得供不应求。
近年来日本向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外包了40多万个呼叫中心服务等工作岗位。例如,天津作为传统日企集聚区,90%的软件离岸外包市场都来自于日本,为日语软件外包方向的学生提供了巨大的人才需求市场。因此,在熟练掌握日语等语言的基础上,培养具有外包行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养的从业人员,为京津冀离岸外包人才的培养模式提供了更多的渠道。
(作者单位:河北金融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何锐鹰,刘玥,黄玉杰.高校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天津外国语大学的实践[J].经营与管理,2012.12.
[2]徐枫.基于京沪对比的金融服务外包发展潜力与借鉴[J].企业经济,2012.3.
[3]王胄,王潜.服务外包大额合同分析报告(2014年上半年)[J].服务外包研究动态,2012.5.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