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504期/劳动/就业/正文

发布时间

2014/12/31

作者

□文/雷友华

浏览次数

412 次

郑州市创新人才开发政策建议
  [提要] 为加快实施“科教兴郑”和“人才强郑”战略,郑州市加大培养和造就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力度,初步构建了完整的创新人才体系。但创新人才开发政策仍存在着诸多不足,不能满足社会现实发展需求。郑州市需要进一步在优化产业环境、完善人才配套服务体系、构建浓厚创新文化氛围、重视创新能力和意识教育培训、扩大人才奖励覆盖面、增加科技投入和建立健全政策法规等方面加强和完善。
  关键词:郑州市创新人才开发政策;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5月5日
  一、郑州市创新人才开发政策
  我国人才开发政策,主要体现在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奖励三个环节上。为加快实施“科教兴郑”和“人才强郑”战略,鼓励创新,自2009年始,郑州市启动实施了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工程,目标是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以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为载体,运用科技计划手段,培养和引进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或在国内得到广泛认可的科技领军人才、领军后备人才;带动形成一批科技创新团队;造就一支综合素质过硬、专业贡献重大、引领作用明显的创新型科技骨干人才队伍(转自DOC88.COM)。2012年《郑州市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实施办法》出台,按照郑州市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引进培育行动计划,围绕“新型城镇化引领、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和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机制建设”三大主体,郑州市计划用3~5年时间,引进1,000名左右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和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其中,创业类人才600名、创新类人才200名、急需紧缺专业人才200名。郑州市在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方面,用5~10年时间,建立30个国家级研发中心,20个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15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培养引进科技领军人才100名,创新科技人才团队100个,创新型科技人才骨干队伍3,000名。在跨越式发展海外人才聚集方面,用5~10年时间,引进50名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500名全日制博士、硕士学位的海外留学人员,柔性引进1,000人次海外专家智力。院士专家“5125”工程上,建立50家院士工作站、柔性引进100名院士、合作研发20个科技项目,培养造就500名创新型产业后备人才(转自WWW.CSCSS.COM.CN)。目前,郑州市建立了多项人才开发政策来吸引、开发和留住创新型人才,而且这方面投入也越来越大,创新型人才数量每年逐步增加。初步建立起由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级人才培养对象、市级优秀专技拔尖人才、新世纪优秀青年专技人才、市级专技拔尖人才组成的创新人才队伍。
  二、郑州市创新人才开发政策分析
  郑州市创新人才开发政策正初步形成体系,但仍存在着诸多不足,还不能满足现实社会发展需求。主要表现在:
  (一)多强调物质政策,对产业环境关注不足。郑州市的人才引进政策中,主要强调如解决户口、政府费用资助、住房补助等物质方面的优惠条件,而在产业环境方面强调不足,相反一个好的产业环境能为创新人才才能和价值的发挥提供更加宽阔的舞台和空间。
  (二)创新人才配套服务体系不健全。政府对于人才服务中介的建设重视不够,更多的是包办代替,导致服务功能不完善;相反,一个好的人才服务中介能满足人才的需求,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使人才的能量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三)缺乏创新文化氛围,人才创新意愿不够。政府对于营造浓厚的创新文化氛围方面做得不够,文化是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行为方式的综合反映。文化对于人的影响是根本性和长远性的。只有在浓郁的创新文化环境下,创新型人才才能大量涌现,大胆创新。
  (四)缺乏创新能力及创新意识的教育培训。首先是高校教育过多的是强调理论知识灌输,而学生实践和科研活动较少;其次是学生毕业后的再教育、再培训的人才物投入相对不足,不利于人才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五)人才奖励的覆盖面较窄。政府对于人才的奖励主要还是集中在取得重大贡献的高级人才群体中,而对于正在进行科研活动和层次相对较低的人才奖励明显不足,尤其是忽视如技术工人这些基层群体。
  (六)对科技创新活动投入不足。郑州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的投入偏少,较北京和上海等发达地区投入明显差距较大。仅以上海和北京为例,2012年上海、北京、郑州三市生产总值分别为20,101.33亿元、17,801亿元、5,547亿元;三市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分别为679.5亿元、1,063.4亿元、98.56亿元;三市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3.37、5.95、1.78(数据来源:中商情报网,2013年9月27日)。可见,郑州在R&D经费的支出总额,R&D经费的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重,都要比北京、上海低的多。所以,郑州还需要继续加大科技投入,为创新人才的科研活动提供有力支持。
  (七)政策法规不健全,执行力度不够。与发达地区相比,郑州市在制定法律保障专有权利方面,保护人才人身自由权利方面等需要加强。郑州市的人才政策,在种类和内容上还亟须补充完善,比如人才市场机制、政府奖励基金设立等。
  三、完善郑州市创新人才开发政策建议
  (一)优化产业环境。好产业环境能吸引和留住人才、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所以制定一系列产业政策,创造良好、高效的产业环境相当重要。政府在注重形成完整产业链的同时,突出发展本地区的重点产业,并在该领域进行重点投入,以利于形成该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当然,政府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要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坚持市场调节和政府引导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国家产业政策的合理引导,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二是以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关键环节,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三是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努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四是促进产业协调健康发展。发展先进制造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乡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优化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结构,努力扩大就业,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二)完善人才配套服务体系。企业和人才服务体系是吸引人才、提高产品竞争力、形成品牌效应的基础和平台,郑州市人才培训体系、软件质量保障体系、技术支撑服务体系、投融资体系建设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管理服务体系,但仍需要进一步加强:
  1、要实现管理服务机构专职化和专业化。进一步完善政府日常管理服务机构的职能,主要包括:建设和招商;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和引进;服务体系建设和引进;日常管理;信息咨询服务;教育培训;规范、标准的研究与推广;项目孵化;融资服务;行业协调管理及国内外市场拓展等。
  2、要规范化服务内容。政府主要工作是与各部门协调解决企业和人才的具体问题,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一是多方协调,精心服务。将服务作为主要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主动与相关政府部门沟通协调,积极为企业和人才分忧解难,进一步增强凝聚力;二是合作引进,开展特色培训。培训内容涉及税务、财务、融资、基金申报等操作实务,包括政策宣传、专家论坛、专业培训、新技术发布、新产品介绍以及软件外包等;三是辅导孵化。协助企业和人才获得资金支持,为企业和人才提供各方面信息咨询,协助企业和人才开展专项资金和相关资质申报等工作。
  3、要建立完善的中介服务体系。完善包括金融、证券、风险投资、资产评估、产权交易、专利代理、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人才服务、创新总裁俱乐部、国际商务科技平台、网络中心等服务机构,为企业和人才提供集金融、法律、工商、税务、人才代理等一站式综合服务,为企业和人才发展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
  (三)构建浓厚的创新文化氛围,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意愿。美国的创新文化表现在重视个人价值,鼓励个性张扬、想像力和创造力,鼓励追新求异和冒险,鼓励争论,宽容不同的理念、意见和生活方式,宽容失败。美国的创新环境表现为实验室设备更先进、资源共享更好、自主性更强、人际关系更简单。这种创新环境有利于人们发挥天赋,追求梦想。这种重能力轻资历的用人制度,使优秀的年轻人可以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美国人富于创新精神和工作热情,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种有效的用人机制和环境。
  尤其是美国对失败者宽容的文化氛围能催生更多的成功者的经验值得借鉴效仿。所以,鼓励创新,就是要营造一种浓浓的创新文化氛围:一则使创新成为一种文化,尊重个性,鼓励创新;二则形成宽容失败的氛围,创新的过程带有很大风险性,对创新失败的宽容就意味着对创新的鼓励和肯定。
  (四)重视创新能力及创新意识的培养。美国高科技发展之所以较快,从根本上说,是对高科技人才培养的重视,是吸引集聚世界优秀科技人才为之服务的结果。美国重视创新能力培养,学生从小就培养动口、动手及勤工俭学的能力,自小学始接受独立研究能力训练,按规范要求到图书馆查文献、搞社会调查、写论文和调查报告,学生家庭作业很少。推动自主创新最有效的方法是把创新变成为一种工作生活方式,把有意识的创新行为转变为一种无意识的自觉行动。学校要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让学生接触社会中的现实课题,政府或企业要提供再教育的机会,及时更新人才的知识,不断地培养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五)扩大人才奖励的覆盖面。目前,郑州市的人才奖励对象相对较窄,主要是面向做出重大贡献的高级人才。政府还应该设立奖励技术工人奖项,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这关系到科技创新的发展进程。政府的奖励政策应该是全局性和多方面的,奖项设置应该包括更多领域、更多行业和职业,尤其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职业的创新人才应加大奖励力度。
  (六)增加科技投入,为创新型人才提供有力支持。目前,郑州市的科技创新成果与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的差距很大,这与郑州市的科技投入不足有关,所以郑州市应加大科技投入力度,要在经济承受范围之内科学、有效、重点地投入,避免用力平均和盲目,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七)建立健全政策法规。郑州市需要进一步补充完善人才政策规定。如,创新型人才规划,这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尤其在高新产业园区,对于本园区的人才需求要有很准确的预测,包括对人才的类型、等级、数量等的预判。还有规范郑州市人才市场,消除人才歧视现象,改革和完善人才流动机制等。
(作者单位: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

主要参考文献:
[1]张敏.创新型人才培养环境的实践设计[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7.
[2]张和平.人力资源开发的特点和功能[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7.3.
[3]杜林.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J].现代商业,2009.2.
[4]殷凤春.我国企业自主创新人才开发战略分析[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9.4.
[5]任丘.创新国家建设中的创新人才开发[D].成都四川大学,2007.
[6]萧鸣政.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63210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