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提要] 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该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中小企业文化建设滞后,因此中小企业要根据现状着手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将员工的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进行整合;明确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与内容;追求中小企业崇高目标,实现中小企业价值;加深企业化的基本建设过程。
关键词: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建设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11月26日
企业文化本质,是通过企业制度的严格执行衍生而成,制度上的强制或激励最终促使群体产生某一行为自觉,这一群体的行为自觉便组成了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本质在东堂策《企业文化一字解》中得到深刻印证,其中也详细道出企业文化产生机理。企业领导者把“文化的变化人”的功用于企业,以解决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问题,就有了企业文化。企业管理理论和企业文化管理理论都追求效益。但前者为追求效益而把人当作客体,后者为追求效益把文化概念自觉应用于企业,把具有丰富创造性的人作为管理理论的中心。这种指导思想反映到企业管理中去,就有了人们称之为企业文化的种种观念。
一、中小企业企业文化现状
我国中小企业类别众多,各类不同的现有中小企业都有不同的企业文化,本文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文化的现状,总结了我国中小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组织结构等级分明。等级是组织中各种关系的矩阵,在国有中小企业这样的社会群体中,一层层关系按等级排列起来便形成了国有中小企业特有的组织结构。人与人之间被严格定位的称呼清楚的反映了国有中小企业组织结构的层级,某人是否被称为“厂长”、“主任”、“书记”,还是“师傅”,这些都传递着重要的信息,它代表着每个人在组织中所处的位置,而每个位置又决定了人们的行为方式。在现实中“尊重领导”往往培养了一种专制作风。一些领导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待人处事盛气凌人,工作上缺乏民主作风,容不得不同意见。“尊重领导”的需要使得工人和领导各自安然接受自己的角色:领导决策,工人服从。
(二)企业文化建设滞后。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大部分中小企业的机制已经转换,如部分国有中小企业已经成功地转变为产权明晰、责任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成为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股份公司或有限公司。但是,相应的企业文化建设远远没有跟上来,仍然拘泥于原有的模式,根本不考虑组织结构的变动和企业性质的问题,致使企业文化不能发挥对企业推动力的作用。
(三)缺乏核心价值观和经营理念。核心价值观念和经营理念是企业的灵魂,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战略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对整个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产生重大的影响。一些企业片面理解企业文化建设,认为企业文化就是追求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于是进行偷工减料、制假售假、质量和价格欺诈等缺失诚信商业道德的经营行为,致使市场萎缩。对员工重义务而轻权利,抑制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导致人才流失。缺乏核心价值观的企业在提供产品和服务时,不能很好地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容易为周围的市场环境变化而改变自己的经营风格,没有企业制度的连续性和相对稳定性,扼杀了一些很有潜力的项目和有发展前途的产品,无法壮大自己。
(四)模仿色彩浓厚,企业文化缺乏个性、创新。我国中小企业绝大多数诞生于改革开放初期,当时特殊的市场环境与历史条件注定了我国的中小企业具有很大的同一性和重复性。这导致了很多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也以模仿其他企业为主,很少结合自己的特色进行创新,缺乏个性。如多数企业都仅将自己的形象定位于诸如“团结求实、开拓创新”等口号,既不能真正体现组织共同的价值观和精神信念,又难以真正形成全体职工愿意共同遵循的价值准则和牢固的内心信念。同时这种缺少企业自身风格的企业文化,也让消费者很难将其与其他同类企业加以区分,更难以培养自己的忠诚消费者,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二、中小企业企业文化建设对策
(一)将员工的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进行整合。文化建设应以培育企业价值观为重点,特别是培育能把企业、员工、社会的利益联系起来的企业价值观,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具体而言,首先,要提炼企业价值观。企业的价值观源于企业的经营理念、战略目标和共同理想,树立企业共同价值观需要中小企业的领导者在经营管理的实践中,结合自身企业发展的长远战略,借鉴和吸收国内外成功企业的优秀文化,有意识地培养和提炼最适合本企业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其次,要宣传企业价值观。中小企业应加强自身价值观的宣传力度,使之深入人心,成为全体员工为人处世和谋求发展的共同理念。同时,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对外宣传还能提高中小企业的知名度。中小企业要处理好和员工的劳动关系,让员工对企业一定程度上形成归属感;再次,企业文化需要一个活生生的能为员工直接观察、模仿、学习的企业文化的表率,这就是中小企业领导者的风范,即要确立合乎时代精神和企业特点的价值观念,并带头示范,身体力行。
(二)明确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与内容。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是振兴企业、培养人才、维护稳定。内容主要是要解决在企业内部如何对待管理者和员工,在企业外部如何对待客户;对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竞争与合作的正确处理;对生产环境、工作环境、人文观念以及对社会责任与贡献的考虑;对企业未来的发展与定位的考虑,对企业思想建设、道德建设、制度建设的考虑等等。但是,无论要达到什么目标,包含什么内容,都应弄清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质和根本目标。“培育有个性的企业精神”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要反映出企业本质特征,而且要反映出行业的特点和本单位特色,体现出企业的经营理念。调查分析企业现状、行业态势、竞争状况、企业最终目标等,得出企业存在的必要性、企业发展要求、员工和管理层的实际需求,企业文化才能够真正被认同被全体员工执行和传递。
(三)追求中小企业崇高目标,实现中小企业价值。许多中小企业在确立中小企业目标时把矛头对准竞争对手,争取成为行业中的龙头老大。然而,假如目标只限于击败对手,仅能维持短暂的时间,因为一旦目标达成了,心态就会转为保持现在第一的地位便可。这种只想保持第一的心态难以唤起建立新目标的创造力和热情。真正的中小企业家比较在意自己内心对“卓越”所定义的标准,而不是“击败其他所有的对手”。中小企业经营者不仅要确立中小企业目标,更重要的是让组织上下都愿意为中小企业目标奉献力量,并让这样的努力持久不懈。每个人都必须相信自己的工作是与这一崇高目标联系在一起的,中小企业的雄心是正当可行的,它不是公关惯用的华丽词藻,也不是鼓舞士气的夸大宣传。共同的目标会唤起人们的希望,工作也就变成是在追求一项蕴含在组织的产品或服务之中,比工作本身更高的目的。
(四)加深企业文化基本建设过程。加深企业文化是一项艰巨而又漫长的过程。在建设企业文化过程中,必须克服急躁急于求成的心理,应根据企业文化发展规律的要求,按照一定的步骤,循序渐进地进行。领导重视,提出具体的“高效务实”文化建设要求,这应该是底层文化建设的第一步,也是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一个企业不管规模大小如何,如果安于现状,不求发展,那么企业文化建设就毫无必要,纯属浪费;而如果企业谋求长远发展,那么在创立之初就应该有这一意识。依据企业发展必须遵循的价值观,确立企业普遍认同体现企业自身个性特征的企业文化,可以促进并保持企业正常运作以及长足发展的价值体系比。三一集团总裁梁文根曾说过:“先做人,后做事,疾慢如仇,追求卓越,简洁自信,创新合作,一切为了用户,是我做企业以来发自内心的想培养的观念”。从当年以7,000元起家,在湖南中部山区里从事特种焊接材料的生产,现已逐步发展成年产值10亿元,涉足工程机械、工业材料、国际租赁、国际贸易、资本运营和光电子通讯等六个行业的跨国产业集团。
三、总结
企业文化在企业的建设发展成长中是不可取代的。任何企业只有形成自身优秀的企业文化,才能打造一支打不败、拖不垮、战无不胜的员工队伍,而这支用优秀企业文化武装起来的员工队伍才是企业发展的真正核心竞争力。在企业的发展成长中,其文化的重要性和贡献的价值是巨大的,但是企业文化建设也是一把“双刃剑”,舞得好,就会给企业带来无尽的财富;舞得不好,也会给自己带来致命伤害。因此,中小型民营企业在建设和形成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的时候要全方位去看问题,科学的、发展的去制定具有战略性的建设措施或方案。■
(作者单位: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金融财务学院)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