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提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施工企业市场竞争程度日益激烈。因此,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对财务风险的控制,有利于提高工程项目的效益,对提高施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财务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进行叙述,针对施工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提出控制企业财务风险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施工企业;财务风险;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12月3日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国家鼓励开展各项工程施工建设,因此,施工企业进入激烈的竞争市场。为了适应社会市场经济的需要,施工企业建立和完善适合自身发展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变得至关重要,但是,目前我国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严重影响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所以,我国要加强形成和完善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制。
一、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基本理论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进行不当的行为,比如融资不当、财务结构不合理、会计核算制度不健全等行为,导致企业投资者利益受到损害,使预期收益率下降的风险。它不仅包括财务成果的风险,而且包括财务状况的风险。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是施工企业在日常经营和管理过程中,由于资金运动的不规律而引起的。然而,面对这种风险的存在,必然产生财务风险管理体制。财务风险管理是指对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财务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价,并且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防范和控制,可以保证经济利益免受损失的管理过程。财务风险管理是建设施工企业财务活动的重要内容,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主要是对各项资金进行管理,由于施工企业流动性比较强、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应收账款回收率低下等特点,施工企业更加注重对资金的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合理有效地避免财务风险的发生。
二、财务风险管理的意义
由于施工企业的自身特点及行业特殊性,决定了其存在投标履约保证金数额大、工程项目时间长、控制链条长、自身资金不足、工程款长期拖欠、应收账款的回收率低等财务风险。然而面临这种严峻的财务风险状况,施工企业有必要从财务制度、会计核算、会计监督、财务风险体系、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应收账款等方面对施工企业财务风险进行防范,建立相关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从而,降低可能发生的这种状况。
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对施工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施工企业有财务风险的意识,树立财务风险观念,建立和完善风险防御机制,当企业在出现财务风险时,施工企业可以充分认识到财务风险,做到未雨绸缪,通过科学的策略和方法,采用各种必要的手段和措施,对财务风险加以预警、规避、防范,尽可能以最小的代价来确保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运作,保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施工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
施工企业的任何有关资金的活动都有可能存在财务风险,首先,在我国,施工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然而,建筑项目相对比较缺乏,一般来说是建设项目少,承揽单位多,伴随着有许多单位来进行投标,在投标过程中,施工企业无论是否中标,都必须要按照规定缴纳保证金,根据规定,保证金一般是投标价格的百分之二左右,施工项目一般价格都很高,而且普遍采用现金方式来缴纳,有的企业为了争取这个工程项目,需要缴纳上百万元的保证金,一旦在一段时期内出现多个项目,企业缴纳的保证金在中标前无权收回,因此,将会给企业带来资金周转困难,由此造成财务风险的产生。其次,施工双方签订的合同,也很容易造成企业财务风险,具体体现在:第一,某些合同存在一定的缺陷,对施工方不公平性。目前,建筑行业的竞争程度越演越烈,这就导致建筑施工企业为了获得利润签订一些不平等的施工合同,这类合同条款不是很全面,在施工风险的承担、索赔、保险等方面存在不完善之处,给施工企业带来一定的风险;第二,工程发包人的资信程度不一。许多工程发包人在签订完合同后,经营情况恶化、导致不能按时支付工程结算款,给建筑施工企业带来不利影响;第三,不能及时履行合同。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发包人不能及时的派遣工程监督管理人员或者工地代表,这让施工单位在遇到困难时不能及时的解决问题,影响了施工的进度。再次,企业内部财务核算关系混乱。施工企业在面对同时施工的多个项目情况下,比如对成本费用的归集不正确,使得施工企业无法切实了解各个施工项目的资金要求。另外,施工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在资金管理以及利益分配等方面权责不明,管理混乱,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造成财务风险的发生。最后,施工企业财务人员缺乏风险意识所造成的财务风险。企业经营活动的复杂性和市场环境的多变性决定了财务风险的客观性,在施工企业中,许多财务管理人员风险意识淡薄,又因为施工企业的特殊性,应收账款是常见的问题,财务管理人员对此问题不重视,导致企业应收账款回收困难,严重影响企业资金的流动性,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
四、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改进措施
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存在于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施工企业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加强财务风险管理,对于降低财务风险,实现财务管理目标非常重要。
(一)树立财务风险意识。施工企业内部财务风险意识薄弱,增强财务风险意识对于施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很重要,施工企业要在整个企业内部树立财务风险意识,实行全面财务管理,做到无论是施工企业领导者还是工人或者财务管理人员,都必须要参与财务风险管理。另外,对于有大量风险的施工企业来讲,有必要设立专门的财务风险评估部门,有效地防范、规避企业的风险。
(二)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财务管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因此,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可以有效降低财务风险的发生。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时期,企业管理者要相应地减少企业的成本性投入,在稳定中发展提高经营者的风险意识;除此之外,企业制定的财务政策要适合企业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更适合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发展,运用现代的企业经营管理办法,改善传统的经营模式,实行探索出一条适合施工企业自身的道路。
(三)制定合理的合同管理制度。在施工企业中,合同的签订具有很强的约束性,一旦签订合同,双方就要严格按照合同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合同的不公平性和及时性往往会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为此避免合同危险的产生应该采取以下具体措施:第一,施工单位领导人或者相关负责人要对合同的内容、条文、资金的保障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审阅、分析和评价;第二,若签订的是分包合同,一定要明确分包商和承包商的权利和责任,不断完善项目的承包责任制度,对出现违约的情况要严格处理,降低财务风险;第三,在履行合同时,严格按照合同的内容进行处理,不能违反规定,造成对方的权利受损,从而,降低财务风险。
(四)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施工企业应收账款回收困难是常见的问题,由于施工企业自身的特殊性,工程项目周期长,数额巨大,造成应收账款回收率偏低。施工企业要建立专门负责应收账款回收的部门,及时准确的把账款快速回收回来,可以保证企业资金的正常运行,降低财务风险的发生。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企业只有降低财务风险、提高自身实力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建筑施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着合同风险、财务核算风险、财务人员素质低下风险等,这些风险在不同的程度上影响了施工企业的资金运转效率,给建筑施工企业的长期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只有树立风险意识、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合同管理和应收账款的管理才能不断的降低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
(作者单位:中铁十一局集团城市轨道工程有限公司)
主要参考文献:
[1]管秀清.谈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0.22.
[2]姚晓庚.浅议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J].科技促进发展,2009.7.
[3]李晓东.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规避和控制[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2009.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