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506期/劳动/就业/正文

发布时间

2015/2/4

作者

□文/邱 瑛

浏览次数

257 次

国内外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对辽宁的启示
  [提要]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总结发达国家和先进地区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成功经验,分析对于辽宁省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启示,旨在为提升辽宁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的总体素质和竞争力,促进辽宁省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启示;辽宁
  基金项目:2013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项目编号:L13BWJ009)
  中图分类号:G114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国内外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对辽宁的启示
  收录日期:2014年12月18日
  辽宁是文化资源富集、文化事业锐意进取的大省,文化大省变强省,已是辽宁新的发展目标。国内外发展经验表明,文化产业人才队伍是决定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而目前辽宁的文化人才状况远不能满足文化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成为制约辽宁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因此,要加快辽宁文化产业发展,首先要加强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的建设。鉴于此,研究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建设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的先进经验,强化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对于提升辽宁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的总体素质和竞争力,促进辽宁省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外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经验
  在国外,对人才的培养、扶持和吸纳一直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不少国家通过教育、资助、营造外部环境、政策利好等多种方式为本国的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提供支持。特别是美国、日本、韩国,在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方面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值得借鉴。
  (一)美国。美国是当今世界文化产业最发达的国家,其文化产业的极大发展虽与其自身客观条件密切相关,如完善的市场机制、巨大的消费市场、充裕的资金、先进的科技等,但还有个极为重要的因素不容忽视,那就是美国政府对文化产业的强烈支持,对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和储备的极大重视。
  首先,在文化产业的人力资本方面,美国宽松的移民政策起着重要的作用,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对美国文化贸易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如美国《移民法》明确规定:“移民对象第一优先为具有特殊才能、杰出研究人员及著名教授、跨国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第二优先为具有高学位、具有特殊专长且能为美国带来实质性收益的人士,或在科技、商业等方面有出众特殊能力的外国人员;第三优先为具有至少两年职业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这些措施的出台为美国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切实有效的基本保障。
  其次,美国政府在引进人才的同时,还建立了完善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体系,注重对人才进行文化产业与文化贸易方面的培养。美国多所大学开办了文化管理等相关专业,并指导其进行科技创新,在文化产业中加入高科技手段,增强文化作品的感染力与创造力。以游戏产业为例,伦斯理工学院开设了一系列游戏、动画等专业的课程;华盛顿大学开设了游戏设计专业;宾夕法尼亚大学甚至开设了游戏图形设计研究生课程,等等。
  (二)日本。日本的文化产业产值仅次于美国,其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得力于政府大力支持和发展文化产业,制定相关鼓励政策,特别是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与激励机制,是文化产业得以发展的根本原因。
  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日本不仅在政策上予以鼓励,而且还制定了《著作权管理法》、《IT基本法》、《知识产权基本法》、《文化艺术振兴基本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健全的法律、法规为文化产业人才的涌现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支持。
  此外,日本政府制定了专门方案和计划来培养文化产品创新和制作的专业人才,并委托国内相关教育机构专门负责培养相关人才,借助“海外教育机构”向国外派遣研修生。日本文化厅自2002年起作为新的“文化艺术创作计划”的第一环,开始派遣年轻艺术家去海外留学,支持其在国内进行研究,不断培养年轻艺术家。近年来,许多大学和职业学校都开始开设相关的专门学科,如形象造型学科、尖端艺术表现、数码艺术、动画学科、媒体、艺术学科和情报设计研究室科等都是近几年来新兴的文化学科。
  同时,为鼓励文化产业人才脱颖而出和已取得的成就,政府财政出资设立各种文化奖项以表彰和奖励在文化人才培养方面贡献杰出的机构和个人。如日本经济产业省与东京放送株式会社共同出资每年主办“TBS数字内容大奖”比赛。其目的和宗旨是发掘和支持动画人才,不仅为动画艺术家提供一个获奖的机会,同时也为专业和业余的艺术家搭建一个向公众展示他们才能的舞台。获奖作品需为原创作品,大赛的主办者和总部承诺为具有前途的艺术家提供各种商业机会和为他们的发展寻求到新的途径。
  (三)韩国。近年来,韩国文化产业异军突起、快速发展,成为韩国仅次于汽车的第二大出口创汇产业。韩国文化产业的崛起是后发展国家应对全球文化产业竞争的成功范例。相比于美国近百年的发展历程和日本资金雄厚的文化产业,韩国的发展经历与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更加相似,其经验更值得我们研究、借鉴。
  韩国以立法和法规建设体现国家意志,明确产业发展方向,规范其运营秩序,凝聚国力、民力,确保文化产业高效有序发展。韩国自1998年正式提出“文化立国”战略后,先后制定了《文化产业发展5年计划》、《文化产业发展推进计划》等发展战略。颁布实施了《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又先后修订了《影像振兴基本法》、《著作权法》、《电影振兴法》、《演出法》、《广播法》、《唱片录像带暨游戏制品法》等。这些立法为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和成长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针对产业扩张带来的人才短缺问题,韩国政府自2000~2005年共投入2,000多亿韩元,用于推动产学研结合,成立“CT产业人才培养委员会”,负责文化产业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协调,在文化产业振兴院建立文化产业人才数据库,重点抓住电影、卡通、游戏、广播、影像等文化产业高级人才的培养。近年,韩国还新建了全州文化产业大学、清江文化产业大学、大邱文化开发中心、汉城游戏学院、传统文化学校、网络信息学院等多所专门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学校,并在一些大学开设了文化产业相关专业共80余种。并委托一些院校与企业联合开展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资格培训,避免教育与产业脱节,实现艺术与产业的共同发展。与此同时,韩国积极加强与美国、日本等国家进行人才交流与合作,选派人员出国研修等,培养具有世界水准的专业人才。这些专业化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建设文化产业创意人才队伍提供了重要支持。
  二、国内经济发达地区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经验
  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文化产业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北京、广东、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文化产业快速崛起,势头强劲,逐渐成为这些城市和地区产业发展的新亮点,其成功均离不开对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吸引和汇集。
  (一)北京市。北京市强调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支持高校、职业院校与文化创意企业联合建设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基地,加强这方面人才培养。同时,积极主动地吸引国内外人才到京发展。出台了《北京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鼓励非公有制企业进入,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给予表彰和奖励,对符合相关政策的京外人才,可优先办理调京或《北京市工作居住证》。对于文化产业企业引进国外专家、留学人员或博士后工作站给予立项、经费资助等方面的支持。
  另外,市政府还设立文化创意奖,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所得奖金免征个人所得税。
  (二)深圳市。在文化产业人才引进方面,出台了《深圳市关于鼓励和吸引优秀文化产业人才来深创业的若干规定》等有关政策,在文化产业人才的入户、子女上学、住房以及提供个性化服务等方面进行政策配套,为深圳吸引高层次的人才提供了优厚的、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在文化人才培养方面,鼓励有关大学在深圳建立文化产业相关的培训基地,并能够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调整文化产业人才培养计划。被认定为文化产业教学和培训基地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服务于文化产业的技术成果转让、技术培训、咨询、服务等所取得的技术性服务,依法享受相关的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优惠。
  在创新人才机制方面,加大人才创新力度,建立起富有活力的人才使用、激励机制,对于优秀人才、高层次人才加大激励措施,支持和鼓励企业用股权、期权激励人才的发挥。
  (三)杭州市。在文化产业人才引进方面,设立优秀文化人才资格认定委员会,实现文化人才的甄选、认定、引进工作的科学化。政府拨出几千万元专款用于文艺人才的引进、奖励和安家费等,引进人才的方式灵活机动,人才可定居,可短期逗留,可项目合作。
  在文化人才培养方面,支持在杭高校推进文创类学科建设,积极引导高校、科研单位与企业开展创新合作,通过项目合作开发、技术服务、人才交流、联合建立实验室或研发中心等多种方式,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建立产学研良性合作机制。同时,通过设立专项资金等方式加大人才开发力度。例如推出“青年文艺家发现计划”,设立专项发现基金,每年选送5到8人到国外深造,选送10到15人到基层挂职,每年还组织培训及采风考察。
  三、对辽宁省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启示
  国外文化产业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地区文化产业人才管理的先进经验,对于辽宁省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研究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
  (一)依托高校资源,加强人才培养。文化创意人才队伍建设经常依托当地的大学或相关职业学校进行,专业化的人才培养系统成为建设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队伍的重要支撑。除正规专业院校的培养外,还对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加强文化人才海外培训机会以及产业拓展机会,从而使专业化人才在开放的文化环境中得到较大提高。
  (二)注重人才引进,提升队伍层次。引进专业人才同样是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各发达国家和先进地区大都出台了相关人才引进政策或制度,积极主动地吸引优秀的国内外文化人才,为他们提供优厚的待遇和良好的发展空间,吸引更多的文化产业人才参与文化建设。
  (三)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多出成果。大都通过健全文化产业人才评价体系、资质认证和激励机制,设立文化产业人才建设专项基金,用于急需人才、高层次人才、特殊人才的引进、培养及对创意成果转化、高端人才奖励及产学研合作等各方面人才建设工作的资金支持,充分体现人才价值,积聚人才资本,激发人才的创造力。
  (四)加大人才投入,提供资金保障。加大政府人才投入力度,鼓励和引导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加大人才投入,不管是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激励措施等方面大都相应地投入更多的资金,并加强人才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确保各项资金落实到位,专款专用,为人才队伍建设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
(作者单位: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孟华.中美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机制的比较研究[J].经济师,2014.7.
[2]刘树友.文化产业人才建设的路径思考[J].人民论坛(中旬刊),2013.9.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64820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