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507期/公共/财税/正文

发布时间

2015/2/5

作者

□文/戴莉娟 李建勋

浏览次数

215 次

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情况调查分析
  [提要] 张掖市实施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这项强农惠农政策带动广大农民朋友增收致富。本文详细分析近10年来实施农机补贴项目为农机化发展带来的变化,在补贴资金管理落实方面取得的成果,对未来的转型跨越发展生态大农业提供支撑。
  关键词: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F8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12月26日
  自2005年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以来,张掖市补贴资金由2005年的90万元增加到2014年的5,540万元(未含第二批2,450万元),累计争取中央和省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85亿元,截至2014年8月底补贴各类农机具5.8万多台件,惠及农户4.47万户,拉动农民和农业经营服务组织投资近10亿元。在农机补贴的实施中,围绕推进全市特色支柱产业全程机械化,坚持补贴机具向大中型动力机械、复式作业机械倾斜,向重点产业配套机具倾斜,向农机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机大户倾斜,优化了农机装备结构,加快了农机服务社会化进程,促进了农机化转型跨越和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装备支撑。
  一、补贴情况分析
  (一)补贴机具重点突出。从补贴机具数量分析,十年共补贴机具58,259台,其中:动力机械13,859台,占23.8%;设施农业机械9,972台,占17.1%;畜牧水产养殖机械5,545台,占9.5%;收获机械3,678台,占6.3%。从补贴资金数量分析,十年补贴资金30,970万元,其中:动力机械17,435.1万元,占61.1%;收获机械3,958.8万元,占13.9%;设施农业机械2,135.9万元,占7.5%;畜牧水产养殖机械1,044.6万元,占3.7%。
  (二)补贴机具向大型化发展。2005~2009年,随着补贴资金数量的逐年增加,补贴机具数量大幅增加;从2010年开始,补贴资金逐年增加,而补贴机具数量逐年减少。2009年平均每台机具补贴额2,820元,2014年上半年平均每台机具补贴额达到11,848元。以上数据说明2010年开始,补贴机具类型逐年向大中型动力机械和高性能复式作业机械转变。
  (三)受益对象由增变减。2005年受益农户149户,2009年达到7,879户;从2010年开始,受益户逐年减少,2014年第一批资金补贴3,632户。2009年户均补贴资金3,478元,2014年第一批资金户均补贴15,253元。以上数据说明2010年开始,补贴对象、补贴资金逐年向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集中。
  (四)主要机具有增有减。耕整地机械、种植施肥机械、谷物收获机械等常规机具2005~2009年补贴数量逐年增加,2010年开始逐年减少,主要原因是补贴资金不足,主要投向重点产业急需机具,此类机具也基本能够满足生产需要。马铃薯生产机具2005~2011年补贴数量逐年增加,2012年开始有所减少,主要原因是现有机具基本满足生产需要,急需的种薯切块机、联合收获机没有成熟机型。设施农业卷帘机2008~2013年补贴数量逐年大幅增长,2014年大幅下降,主要原因是补贴额由1,600元下降到了450元,影响了农民的积极性。玉米联合收获机、青贮收获机等重点产业薄弱环节机具2012年起稳步增加,主要原因是生产急需、补贴倾斜。
  以上情况说明:补贴工作初期(2005~2010年),补贴对象以农户为主,补贴机具以小型为主,补贴产品以常规机具为主;补贴工作中后期(2011年~现在),由于补贴资金不足、补贴重点倾斜、调控能力增强、土地流转加快、服务组织功能提升、常规机具基本满足需要等因素,补贴对象向农机合作社等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转变,补贴机具向大中型动力机械和复式作业机械转变,补贴产品向科技含量较高的重点特色产业配套机具转变。农机化发展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型。
  二、补贴效果分析
  (一)优化了农机装备结构。2013年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236.12万千瓦,比2005年增加68.42万千瓦,增长41%;农业机械原值达到23.46亿元,比2005年增加11.29亿元,增长93%;拖拉机拥有量达到10.2万台,增加2.8万台,增长37.8%,其中大中型拖拉机达到2,6871台,增加24,680台,增长11.3倍;配套农机具21.26万部,增加9.65万部,增长83%,配套比由1∶1.5提高到了1∶2。2013年全市耕、播、收综合机械化水平71.34%,比2005年提高了11.8个百分点。初步实现了从中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跨越,为现代农业大市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装备支撑。
  (二)促进了服务组织发展。全市农机服务组织发展到238个,其中:农机专业合作社138个。农机合作社拥有拖拉机2,070台,联合收割机286台,青饲料收获机132台,配套农具6,210台件,配套比1∶3,固定资产达到2.1亿元。2013年全市农机合作社完成农机作业138.2万亩,实现农机经营总收入10,052万元,纯收入4,712万元,社员人均收入3.02万元。农机合作社的服务范围已逐步向单纯的农机作业向土地流转经营、土地托管服务、科技推广服务等领域拓展,经营效益和服务能力全面提升。
  (三)加快了重点产业配套。按照各县区产业结构和区域特点,紧紧围绕玉米、马铃薯、设施农业、畜牧养殖、油菜、中药材等重点特色产业机械化配套和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推广,倾斜补贴资金,加快机具配套,促进了重点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全市马铃薯机械化水平由零达到83.5%,玉米机收水平由零提高到了43%,养殖小区机械化配套率由20%提高到了85%,连片日光温室卷帘机配套率达到了85%以上。
  (四)提高了农机经营效益。动力机械的增加和配套机具的完善,农业机械的大面积推广使用,有效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成本。农机作业面积大幅增加,农机作业收入大幅增长,农机经营效益增速明显。2013年全市农机经营总收入13.57亿元,农机经营纯收入5.93亿元,较2005年分别增长58%和66%。通过农机新技术示范推广,实现节本增效2.6亿元。两项合计平均为农民增加纯收入853元,比2005年增加355元。
  (五)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农机补贴的实施,提升了农业的装备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机械化作业,极大地解放了农村劳动力,增加了农民收入。2014年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达到了102.3万亩,比上年增加11.2万亩,增长12.3%;稳定转移农村劳动力25万人次。
  三、意见建议
  (一)加快实施老旧机具报废补贴。2013年,我局组织市、县区相关人员,采取抽样调查和普查的方式,对全市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进行了调查分析。全市有59%的拖拉机达到报废年限,其中小型76%,大中型6%;联合收割机有7.2%达到报废年限。这些机械大部分仍从事农田作业,效率低、油耗高、安全隐患突出。因此,要尽快实施报废补贴,依托购机补贴政策加快更新步伐。
  (二)调整补贴资金增量投向。随着补贴机具的大幅度增加,大部分农机合作社和农户购买的机具露天存放,风吹日晒,严重影响了机具的使用效率和寿命;农机部门实施补贴政策面广量大、任务繁重,工作经费严重不足;农机服务组织和维修网点缺乏扶持政策,服务能力严重滞后。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农机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建议将新增补贴资金用于解决市县农机部门工作经费、农机服务组织场库棚建设、农机维修网点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机科技推广等方面。
  (三)授予县区农机部门制定县区补贴目录的权限。目前,推广目录即为补贴目录,品目多、数量大、质量良莠不齐,既不方便农户选机,也不方便农机部门监管,更不能适应不同地域的产业特点和基础条件。因此,建议授予县区农机部门在推广目录范围内制定适合本县区的补贴目录,补贴标准执行部、省确定的数额。
(作者单位:张掖市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所)

主要参考文献:
[1]张掖市农业机械管理局2014年工作总结.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48372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