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262期/金融投资/正文

发布时间

2004/11/22

作者

-

浏览次数

5339 次

对国有商业银行上市的思考
  
  2006年中国的银行业将全面开放,为应对挑战,中国的国有商业银行纷纷进行股份制改造,加快上市步伐,借助上市提高资本充足率,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和风险控制机制,加强外部监督,提高国际竞争力。随着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平分450亿外汇储备大餐,两家银行的上市之旅正式启程。鉴于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和金融系统的重要地位,以及目前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状况,其改制上市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一、三大障碍亟待突破
  (一)资本充足率低,不良贷款比重过高。资本金是商业银行稳定经营的基础,资本充足率是衡量商业银行抵御风险能力,最终清偿能力,公众信誉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2002年世界前20家大银行平均资本充足率为12.52%,巴塞尔协议规定资本充足率达到8%,而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平均资本充足率仅为5%,缺口巨大。再来看不良贷款,四大银行五级分类不良贷款比例为21.4%,绝对值高达1.98万亿元。但这还是在1999年进行不良贷款剥离后在短短三、四年间形成的,国有银行的经营效率让人失望。庞大的不良贷款预期将进一步降低资本充足率,削弱银行消化贷款损失的能力和偿付能力,随着银行上市,将有可能危及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
  (二)内部控制不力,经营效率不高。1999年剥离1400亿不良资产后,一度使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占比呈现大幅度下降趋势。但那次剥离的仅仅是1999年9月份以前形成的呆账坏账,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不良资产又源源不断的产生,几年间又形成巨大包袱。国有银行的经营效率不高大家有目共睹,如果这种状况得不到改善,那么上市虽可在短期内为银行补充资本,但这头增加的资本那头却转化为不良资产,这种“无底洞”有多少资本也难以填满,久而久之,就会转化为泡沫,留给投资者的只能是风险。长期以来,国有商业银行存在以国家为隐性担保的机制,管理者没有压力,员工没有动力。如果国有商业银行的行长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还是由政府任命,而不是在银行家市场中产生,那么繁华过后,一切还会恢复原样;如果银行上市只看重投资者手里的钱,而不思考着如何利用资本市场来提高资产质量,解决经营目标,上市融资将变成“圈钱”游戏。早有学者指出,不能为上市而上市,重要的是建立产权清晰、内控有力、管理科学的银行体系,提高盈利能力。
  (三)资本市场的容量制约上市。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存在一个“盘子”太大的问题。国有商业银行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达到了相当规模。四大银行资产总量占我国银行体系全部资产的80%以上,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发放贷款每年约以8000亿元的速度增长,按照巴塞尔协议规定资本充足率最低8%的要求,国有银行每年至少需要补充600-800亿的资本金,如此规模的融资需求,上市后势必与其他上市公司争夺资金,导致其他上市公司出现严重的“失血”现象,不利于股市稳健发展。无论是现实情况,还是未来几年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国内股市都难以满足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后的融资需求。
  既然进入国内资本市场困难重重,那么国外市场呢?有利的方面是:国际资本市场能够承受我国商业银行上市融资的冲击。不利方面是:大量上市费用和每年股息红利将装入外人腰包,这对增加国内投资者的收益和扩大社会有效需求毫无帮助。另外,从国家金融安全的角度看,该模式也是无奈的选择。因此,无论国内资本市场,还是国际资本市场,都存在着巨大的障碍。
  二、国有商业银行上市的若干建议
  国有商业银行上市,问题多多。但改革迫在眉睫,已容不得我们去思考万全之策。只要积极推进股份制改革,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和资本市场的发展,是完全有可能实现国有商业银行的成功上市及日后的平稳发展。
  第一,大力推进股份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这不仅是上市的关键,还是整个银行业改革的目标。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被认为是国外银行上市最重要的动因和银行上市后能否实现成长的最关键因素。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由于产权结构的模糊性和不稳定性,导致其法人治理结构极不完善。计划经济时期的沉淀,再加上一种根深蒂固的错误认识,即作为债权的国有银行最终为国家所有,从而导致了大量不良资产的产生和整个银行的低效运作。有人认为国有商业银行上市主要是为解决资本金不足的问题,这种短视将可能为银行和股市带来灾难性的后果。银行上市重要的实现产权多元化,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让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真正名副其实并发挥作用。在具体做法上可吸收社会法人股、公众股,寻找战略投资者。成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董事会,由董事会聘选行长,设立外部独立董事和职工代表董事,对经理人员进行监督。同时,用公司化标准进行内部重组,避开行政干预,建成权责明晰、运作有效的真正股份制银行。
  第二,充实资本金,开办“可转换存款”业务。一方面,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距离资本充足率8%的标准仍有不小的差距;另一方面,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居民储蓄存款高达六万亿元,其中定期储蓄存款近四万亿元。如果将两者结合起来,将发挥神奇的功效。“可转换存款”集股票和存款的优点于一身,转换前储户是存款者,转换后储户是股东,是否转换则是相机抉择。这样既可以疏导沉淀在银行体系中的大量储蓄存款,扩展投资者的投资渠道,又可以为国有商业银行提供充实资本金的新途径,同时,还能督促广大投资者对银行进行监督,何乐而不为?
  第三,加强内部控制,进行人事改革。国有商业银行集中了全国最优秀的人才,占据了最广泛的金融资源,经营效益却很不理想。这背后一个直接的原因就是内部控制不力,人事安排不合理。金融业是高风险的行业,作为上市银行,如果经营不善或其他原因导致挤兑危机或严重亏损,是可以破产或被兼并的。长期以来,国有商业银行没有建立风险防范意识,产生大量不良贷款。在此情况下,不加强内部改革是不行的。建设银行率先提出“银行价值最大化”的经营理念,致力于打造保障资产质量的长效管理机制,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分类识别,确保业务建立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基础上。中国银行也提出要根据资本充足率8%的要求使资产规模增长受资本制约,改变过去以存款定贷款的模式;建立贷款质量跟踪反馈制度,实行不良贷款准备金实际拨付,专项提取。所有这些措施都使我们看到了银行加强自身建设的曙光。
  人事制度改革是最为敏感的内容。银行管理者如果由政府任命,一方面会影响政府监管的公正性,另一方面会影响经营绩效。大浪淘沙的改革呼唤真正的银行家,需要敢于承担风险,熟悉金融事务,有高度的职业敏感和管理才能的银行家。银行改成股份制后,应大胆起用或聘用有着良好的经营业绩但不一定根基很深的职员。同时,对员工进行技术指导测试,竞聘上岗,建成一支高素质的队伍。(□文/班 蕾)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7880826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