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511期/财会/审计/正文

发布时间

2015/4/21

作者

□文/江春兰

浏览次数

1129 次

基层行内部审计沟通面临的问题
  [提要] 本文对新形势下基层行内部审计沟通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切实保障内部审计充分发挥服务组织治理和风险管理的作用,实现其价值增值。
  关键词:内部审计;沟通;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3月9日
  随着央行内审转型的全面深化,新形势下对基层行内内审人员的沟通能力也赋予了新的内涵,沟通是贯穿内部审计工作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也是审计人员的重要技能之一。目前,基层行内部审计工作在沟通环节中还存在着些许障碍,成为制约内审转型深化的掣肘,因此如何有效提升基层行审计人员的沟通能力,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服务组织治理和风险管理的作用,实现其价值增值,是基层行内审部门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一、新形势下在审计工作中加强沟通的意义
  (一)加强沟通能力是新形势下对内审人员的能力要求。内部审计沟通是指内部审计人员与相关群体,通过语言、文字、符号及其他方式传递、交换或分享与内部审计相关信息的过程。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发布的《内部审计基本准则》第9条规定:“内部审计人员应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技能,能恰当地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1号—结果沟通》、《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20号—人际关系》、《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中均有关于内部审计人员沟通能力的相关要求。人际沟通对于建立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获取相关、全面、可靠的信息,确保内部审计意见得到有效落实,实现内部审计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二)加强沟通是基层行内审转型深化的现实需要。当前,内部审计正从财务审计向绩效审计和管理审计转型、从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转型、从事后审计向事前事中审计转型、从静态走向动态;从强调监督和查处走向促进管理者提高管理能力转变。因此,有效地沟通对构建和谐的内部审计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使内部审计工作赢得领导的充分支持与理解,有效发挥内部审计作用,增强内部审计工作的主动性和建设性。能获得被审计单位的支持和配合,促进协调,减少冲突,改善和处理好与被审计单位的关系。还能使内部审计人员之间信息共享,转变和改善思维方式,促进审计人员从宏观和全局角度考虑问题,提出有效的内部审计建议,提高审计效率,免走弯路。可见,审计沟通的意义非同一般。
  二、新形势下基层行内部审计沟通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一)部分审计人员对沟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内部审计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审计人员应该具备较强的沟通技巧和能力,能够恰当地与被审计者交流和沟通,融洽双方的关系,打消对立面。使被审计者能够积极主动的接受审计结果和审计建议。目前,基层行少数审计人员对有效沟通的认识不足,忽略了有效沟通的重要性,审计工作中缺乏服务意识,因此容易和被审计部门产生对立情绪,从而引发冲突,造成审计关系恶化。
  (二)部分审计人员角色转换不够,导致沟通效果欠佳。在审计过程中彼此能够做到尊重,就容易沟通。和被审计者之间建立起尊重、信任的感情基础,是进行顺利沟通的前提。目前,基层行少数审计人员没有完全完成角色转换,自身定位不准确,还是以“监督者”、“警察”的角色和被审计对象交流,说话态度过于强硬,姿态过于高,不懂得尊重他人,不能以理服人,导致沟通效果欠佳。
  (三)部分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缺乏沟通交流技巧。目前,基层行少数审计人员知识结构较单一,年龄偏大,接受新知识、新业务、新技能难度加大。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培训,导致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分析判断能力欠缺,缺乏有效进行沟通的技能。
  (四)“级别平行”造成沟通难度加大。现行的内审的体制实行的是“监督同级、下查一级”的模式,内审部本作为本级行的一个内设职能部门,在本级行长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业务上接受上级行内审部门的领导,这种模式下内审部门和本单位其他职能部门在级别上属于平行,容易造成审计监督特别是同级监督过程中沟通难度加大,少数部门负责人对审计沟通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给审计项目的顺利实施带来一定的阻力。
  三、新形势下提升基层行内部审计沟通能力对策建议
  (一)转变思想观念,突出沟通重点。新形势下要求内审人员不能只做“消防员”,而要提高事前分析、事中控制能力。事前分析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从反馈意见中分析并发现被审计单位可能存在的风险点,进而通过事中控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并消除存在的风险。因此,审计人员应转变观念,提高有效沟通在审计项目实施中重要性的认识,在沟通中突出重点环节,注重与被审单位的协调,与被审计单位人员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因此,审计人员一定要放下姿态,以平等和尊重对待被审计单位,最大限度地消除对立,达到统一,化阻力为动力,促进审计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树立转型理念,提高沟通实效。内部审计工作的目的不是审查和评价被审计部门的差错和失误,而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服务组织治理和风险管理的作用。因此,内部审计人员应当通过沟通及时妥善的解除分歧和误会,化解人际冲突,以保证审计工作正常进行。可以通过协商、说服、妥协、通融等方法妥善化解冲突。还要加大审计宣传力度,让被审计单位了解内部审计是服务于职能部门,它能有效帮助职能部门防弊纠错,改进和完善组织的风险管理与控制体系,规避各项业务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损失,内部审计对职能部门的进行的是“免费体检”行为,而不是找事挑刺的。进而使他们理解、信任和支持审计工作,迅速拉近与被审计单位的距离,消除被审计单位的戒备心理,取得被审计单位的积极配合、支持与帮助,最终实现内部审计的价值增值。另外,沟通中还要注意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沟通前要制定妥善的沟通计划,区分接受者的个性特征、心理情绪、知识水平等。二是要注意选择恰当的沟通时机。内部审计人员沟通时应注意环境干扰,接受者正忙于其他事情、心不在焉或情绪状态不好等因素都会影响沟通效果,因此应选择接受者更容易接受和理解的时机进行沟通。
  (三)提高人员素质,强化沟通技巧。内部审计沟通效果的优劣,审计结果建议能否与被审计部门达成一致,与审计人员的综合能力和自身素质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有效的沟通是审计人员自身素质和修养的一种体现,同时也是内审人员开展工作的润滑剂,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修养。因此,内审人员应该在思想意识中提高对有效沟通能力及方法和技巧的重视。审计人员在沟通中扮演的不是“警察”,而是“管理咨询师”,所以审计人员要熟知有关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在沟通中学会倾听,避免先入为主。良好的沟通需要平和的心态和高尚的人格素质,要避免指责性或领导性口吻,如果高高在上,语气生硬,会造成受访者心理上的压力而阻碍沟通,自然无法取得受访者的尊重和理解,审计沟通更无从谈起。良好的语言沟通是缓解内部审计沟通障碍的最有效方式。语言沟通技巧应立足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倾听。倾听是加强语言沟通技巧的关键性环节,只有保障倾听的更准确性,才能够进行良好的语言沟通。因此,倾听时,应抓重点信息,即中心思想和主要观点,在对方讲述过程中,应在较短的时间内将对方的中心思想摸透,为进行与对方的沟通奠定基础;二是说话。说话时避免语言内容空洞繁琐,其讲述内容应有针对性,切实做到一针见血、一语中的。同时,尽可能将严肃的问题轻松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三是谈话。谈话是倾听与说话的双向过程,进行谈话过程中,内部审计人员的语言应具有中立性、客观性、目的性、明确性、公平性、启发性以及平衡性,学会运用幽默的言语化解彼此之间的种种不愉快,进而,确保内部审计人员与被审计人员沟通与交流的顺利有序开展。
  (四)建立健全多层次的有效沟通体系。一是加强与被审计单位主管领导的沟通。内部审计应建立与被审计单位主管领导的沟通渠道,积极、主动与被审计单位主管领导联系,在沟通中充分了解主管领导关注的问题,有利于取得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审计工作的支持和理解,降低内部审计风险,促进审计目标的实现;二是加强与被审计单位成员的沟通。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有利于优化内部审计氛围,求同存异。在与被审计成员的沟通中,首先要让对方理解内部审计工作,同时要充分肯定其工作成绩,给予充分尊重,在获取内部审计信息和有关资料的过程中,要及时捕捉有用信息,要在双方的沟通中占主导地位,提高工作效率。其次,还要与被审计对象建立长期的沟通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咨询评价功能;三是加强与各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取得其支持和配合。要建立横向的沟通协调机制,特别是在进行履职绩效审计过程中,要和单位组织人事、纪检监察部门建立沟通联动机制,及时了解各职能部门的动态,更好地落实内部审计决定,实现内部审计成果高效利用;四是加强内部审计人员之间的沟通。要保证内部审计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内部审计团队成员之间必须要良好的协作和配合,加强沟通,营造团结友爱,协调一致的工作氛围。■
(作者单位:人行新疆吐鲁番地区中心支行)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52494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