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512期/经济/产业/正文

发布时间

2015/5/19

作者

□文/黄海燕

浏览次数

767 次

我国货币供应量、价格水平、汇率关系实证分析
  [提要] 货币供给会影响价格水平,国内价格水平又会影响到汇率变化。本文分析我国货币供给量M1、价格水平CPI和人民币与美元汇率之间的关系。分析发现,我国货币供给量M1与价格水平CPI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货币供给的增加一定程度上会造成CPI上涨;人民币汇率的变化与价格水平之间没有太多的直接关系,不能由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所解释。
  关键词;货币供应量;价格水平;汇率;格兰杰因果分析;协整检验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4月3日
  近几年,我国的整体价格水平上涨较快,通货膨胀较为明显。从2005年至今,物价上涨接近40%。在造成通货膨胀的诸多原因中,货币发行的作用不能被忽视。2013年末广义货币(M2)余额110.65万亿元,而2003年末M2余额22.1万亿元,10年增长超过4倍。中国货币总量与GDP之比接近2∶1(2013年中国GDP总值56.88万亿元)。可以看出,近几年货币发行速度的确增长较快。这就是为什么不少人把货币发行作为造成我国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伴随着我国的通货膨胀,国内购买能力的下降,我国的货币购买力相对于美元等国际货币,却不断升值,即存在“内贬外升”现象。这与经济常识和购买力平价理论并不符合。
  根据货币供给和汇率决定理论,货币供给的增加可能会影响到价格水平;国内价格水平影响到汇率的变动。能否确定我国货币发行是否是造成我国近期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和如何正确理解我国货币对内贬值却对外升值现象,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将结合相关经济理论,通过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我国货币供给量M1、价格水平CPI和人民币与美元汇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正确理解我国货币供给、价格水平、汇率变化之间关系,解释有关经济现象,为货币政策制定提供一定参考。
  一、相关理论和研究
  (一)货币供给和价格水平。货币供给之所以影响价格水平,在于货币供给是否与货币需求一致。货币需求可以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进行研究。
  从宏观角度出发的货币需求,是指为了完成经济体中一定的交易量,需要多少作为交易媒介的货币。马克思的货币需求量公式和费雪的货币需求方程式,就是从宏观角度出发来研究货币需求量。货币需求量可以表述为:
  M=PY/V
  其中,M为货币需求,P为价格水平,Y为交易量,PY为商品价格总额或总交易额,V为货币流通速度。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短期可能会不一致,但最终要达到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的均衡状态。假定在这样的过程中,交易量Y和货币流通速度V没有变化,则价格水平将会与货币供给等比例变化。超过货币需求的货币供给会导致价格水平上涨,通过价格水平上涨来让新的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相适应。
  从微观角度出发研究货币需求,除了从交易需要考察货币需求外,还考察人们出于把货币看作一种资产的持有货币需求。如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认为货币需求量取决于国民收入Y和利率I,是关于Y和I的函数。而实际货币供给可表示为M/P,其中M是货币供给量,P是价格水平。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短期不一致,会导致利率的暂时变化。但从长期来说,货币市场要达到均衡。货币市场均衡条件为:
  MS/P=L(I,Y)
  其中,MS表示货币的供给量,P表示价格水平,I表示利率,Y表示实际产出。当货币市场要达到均衡时,利率最终还要恢复到原来的水平,货币供给的改变不会影响实际国民收入,这样,货币供给的改变只会导致价格水平发生相应变化。
  (二)购买力平价理论。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两国货币的汇率等于两国的价格水平之比。这种关系可以表示为:
  E=Pd/Pf
  其中,E为用直接标价法表示的汇率,Pd为国内价格水平,Pf为国外价格水平。在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中,国内外价格水平是指同一代表性商品篮子用不同货币表示的价格。但由于国内外生产和消费结构的差异,很难找到同一商品篮子来对比价格。所以,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主要在于理论分析意义上。
  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可以看作是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的一个变形。根据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在任何一段时间内,两种货币汇率的百分比变化等于两国内价格水平百分比变化之差。这种关系可以表示为:
  (Et–Et-1)/Et1=πt-πt-1
  其中,Et和Et-1分别为当期和前期的汇率水平,πt和πt-1分别为当期和前期的价格水平。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说明:汇率的增长速度等于两国通货膨胀之差。如果一国存在通货膨胀,货币国内贬值,则该国货币也会对外贬值。货币国内贬值与国外贬值具有一致性。
  (三)相关实证研究。国内外已有不少涉及货币供给和价格水平关系的研究。例如,Miller(1991),Friedman and Kuttner(1992),Stock and Watson(1993)等。这些研究既有关于发达国家的,也有关于发展中国家的。有些研究在考察货币供给与价格水平的关系时,还引入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经济变量。
  国内学者对于我国的货币供应量和价格水平进行了研究。卜永祥(2001)运用误差修正模型动态地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内价格水平的影响。曹标(2013)根据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变化的三个阶段,运用格兰杰因果分析和VAR模型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和国内价格水平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两者存在协整关系。郭瑞(2012)运用协整和ECM模型探讨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内价格水平的影响,并在模型中加入了货币供应量作为解释变量。
  以上的实证研究中,整体上分为两种研究思路,要么是研究货币供给与价格水平的关系,要么是研究价格水平与汇率之间的关系。本文将分析研究货币供给、价格水平、汇率三者之间的关系。在研究中,基本遵循这样的一种逻辑思路:货币供给会影响国内价格水平,价格水平的变化会影响汇率。所以,将进行以上两两之间的关系分析。货币供给与汇率变化之间暂被认为是一种间接的关系。但是,并不排除可以对货币供给和汇率之间的关系进行直接分析。这可能要涉及引入外汇占款所造成的货币增加等其他经济变量。这将包括在后续的研究中。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变量选取
  (一)变量选取。本研究将收集货币供给、价格水平、汇率等方面的数据,根据相关经济理论进行实证分析。
  在货币供给方面,选取M1作为相应的指标,而没有选取广义的货币供给M2。M1包括流通中的现金和活期存款。选择M1是因为通货膨胀主要是由于用于交易的货币供给大于需求而引起。构成M2的准货币的数量改变,可能会影响货币流通速度,但未必会直接影响价格水平。
  在价格水平方面,选取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作为相应的指标。CPI反映一定时期内居民所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
  在汇率方面,选取1美元折合人民币的时期平均数相应指标。虽然我国目前实行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汇率调节,但依然可以把人民币与美元之间的汇率作为反映币值变动的代表性指标。
  (二)数据来源及处理。所使用的我国CPI和M1数据从中国统计局网站上获取,所使用的汇率数据从中国人民银行网站上获取。其中,CPI数据上年同比CPI转换成的定期CPI。美国的CPI数据来自美国劳工统计局网站。所有数据资料的月度数据,选取期间均为2005年8月至2014年4月。之所以选取2005年8月至2014年4月作为研究区间,这主要考虑到虽然我国2001年后实施和完善以市场调节为主的外汇管理体制,但总体上讲,2005年7月启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汇率的调节机制更为完善。之所以选取月度数据资料,是因为如果选取年度数据,将会造成样本数据相对不足;而且经济变量的相互影响关系往往表现出一些时滞或反馈,用月度或季度数据,相对于年度数据,有可能更好地捕捉到和反映这些时滞特征。
  价格水平CPI和货币供给量M1等经济变化往往表现出非线性的增长趋势。对这些变量取对数,一般可以把变量间的非线性关系转化为线性关系进行分析。而且,作为汇率决定的一般理论的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考察的是汇率E的变化率和价格水平CPI变化率之间的关系。对这些变量取对数,可以分析变量变化率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进行数据分析时,首先对价格水平CPI、货币供给量M1和汇率E等变量取自然对数。
  (三)研究方法。通货膨胀率、货币供给增长速度等经济变量有时会表现非平稳性特征。如果对非平稳变量进行一般回归分析,容易出现伪回归问题。所以要对取对数后的数据进行单位根ADF检验,检验序列是否平稳。根据变量是否平稳,进行VAR分析或进行协整检验。对于平稳序列,可以通过建立VAR模型进行格兰杰因果分析。对于非平稳序列,通过协整检验判断变量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如果存在,可以建立误差修正模型进一步分析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三、分析过程及结果
  (一)变量的平稳性检验。使用Eviews软件对变量进行分析。在软件分析中,M1、CPIChina、CPIUS、Exrate依次代表我国货币供给M1、我国价格水平、美国价格水平、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对序列lnM1、lnCPIChina、lnCPIUS、lnExrate分别进行平稳性检验。在进行ADF(Augmented Dickey-Fuller Test)单位根检验时,加入截距项和时间趋势。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表1)
  考虑到所使用的是月份数据,对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时,最初设定变量滞后项数为12。滞后项数N最终根据SIC准则所确定。如lnCPIChina滞后项数为1、△lnCPIUS单位根检验时不包含滞后项、lnExrate滞后项数为2。
  从以上的结果可知,lnM1、lnCPIChina、lnExrate都非平稳,一阶单整,取一阶差分后平稳。lnCPIUS是平稳序列。
  (二)货币供给M1与价格水平CPI之间的关系分析。由于lnCPIChina和lnM1都非平稳,但都一阶单整,所以考虑两者之间是否协整,即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把lnCPIChina和lnM1分别作为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对回归模型的残差进行ADF单位根检验。ADF检验统计量的值为-1.148367,P值为0.9149,说明残差非平稳,lnCPIChina和lnM1不存在协整关系(注:由于残差更容易表现出平稳的特征,所以ADF检验所采用的临界值和P值会与通常ADF检验略有不同)。对协整向量进行秩(迹)检验,同样可以得出lnCPIChina和lnM1不存在协整关系的结论。关于协整向量的秩(迹)检验,这里省略。
  由于lnCPIChina和lnM1一阶单整,可以对两者的一阶差分进行回归分析,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采用VAR模型来更客观地反映两者的相互关系,而不是像常规回归分析那样预先指定解释和被解释变量。考虑到可能存在的季节因素,在VAR模型中,首先包含lnCPIChina和lnM1的一阶差分的12期滞后项。然后逐渐降低滞后阶数。根据AIC和SBC(SC)法则判断,在VAR模型中,包含2期滞后变量便足以反映变量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表2)
  在第一个回归模型中,D(LNCPICHINA(-1))系数显著,说明如果上月通货膨胀加速,本期通货膨胀也会加速,但态势减弱。D(LNM1(-2))系数显著也说明如果两月前的货币供给增长速度加快,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当期通货膨胀加速。在第二个回归模型中,只有D(LNM1(-1))的系数显著,为-1.006055,说明货币增长速度的调整与上期有关。如果上期货币发行增长较快,本期会向下调整,降低增速。
  (三)汇率E与国内外价格水平CPI之间的关系分析。根据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两种货币之间的汇率变化率由两个国家的通货膨胀率之差所决定,三者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从表1可知,lnCPIChina、lnEXRate均一阶单整,lnCPIUS是平稳序列,三者不存在协整关系。这并不排除lnCPIChina和lnEXRate之间可能存在的协整关系。但是,两者的协整检验结果显示,它们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而且进一步对两者的一阶差分进行回归分析可知,△lnCPIChina一阶差分项系数的t检验统计量值为-1.731403,P值为0.0864,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并不显著。
  以上结果说明,购买力平价理论并不能解释我国人民币与美元之间的汇率变化。我国汇率的变化和调整很可能与具体国情有关,而与人民币国内购买能力的变化没有太大联系。
  四、结论
  根据相关经济理论,货币超量发行,会影响到国内价格水平,造成通货膨胀。同时由于货币国内贬值,还会本国货币对外贬值,表现为用直接标价法表示的汇率上涨。
  通过对2005年8月份至今的数据分析发现,我国的货币供给的增长速度的改变对我国的通货膨胀速度有直接影响,但有2个月的时滞;上期通货膨胀加速与否会影响到本期通货膨胀的变化。
  通过分析还发现,我国国内通货膨胀对人民币汇率的变化没有什么影响,国内通货膨胀与人民币汇率变动相对独立。这说明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不能解释我国汇率变化和国内价格水平的关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人民币国内贬值与国外升值的矛盾原因。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保罗.R.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卜永祥.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国内价格水平的影响[J].金融研究,2001.3.
[3]曹标.人民币汇率变动与我国价格水平的关系研究[J].财政金融,2013.1.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35817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