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提要] 本文研究企业转型背景下资源整合效果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基于139家长三角制造业上市公司2013~2014年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得出:信息技术、文化、市场和冗余资源、市场整合产生的经营协同效应和战略、管理整合产生的管理协同效应都显著促进创新,而财务方面的整合对创新影响不大。
关键词:企业转型;创新绩效;资源整合;协同效应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4月23日
一、研究思路
企业在进行转型过程中,从内生路径看,实现行业内部资源整合;从外生路径看,搜索行业外部资源进行整合。企业转型之后,管理者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企业内部及企业之间资源整合,包括战略整合、文化整合、结构整合、人力整合、信息技术整合、冗余资源整合、管理整合、市场整合和财务整合等。在以往的文献中,对于企业资源整合的效果大多只进行了定性研究,并未对其效果进行定量研究,以及资源整合后产生的协同效应有没有达到企业转型整合预期。在企业转型过程中,特别是一些企业为提高竞争力,增强创新能力,获得更多创新资源以及争取较低的转换成本,更应关注在转型后资源的整合效果,获得最大协同效应。(图1)
(一)企业转型。企业做出转型的决定,往往有其深刻的动因。姜勇等人认为一方面由于企业内部资源、能力下降导致企业在产业内部竞争力衰退而做出主动性的变革;另一方面由于企业所处行业衰退,而导致企业被迫性的变革。
企业转型提高企业竞争力与企业资源整合密切相关,李政法认为善于资源整合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才更具优势。因此,判断企业在转型中是否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重要依据之一就是其能否有效进行资源整合。因此,笔者在研究企业转型与创新绩效关系时,选取资源整合能力这一视角为切入点。
(二)资源整合产生的协同效应。转型后企业进行资源整合从而达到协同效应以促进创新,协同效应是创新能力的源泉。许多学者的研究中指出,资源整合和创新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并且,资源整合的会直效果接影响到创新绩效。林健通过对文献的回顾研究结果得出,资源整合本身就是一种创新,会直接有效地促进创新绩效。
根据以上对企业转型后进行的若干方面的资源整合,本文采用平衡记分卡的方法,对这些整合效果产生的协同效应进行分类,并且尝试用一些财务上与这些资源整合效果有关的指标进行量化研究如表1所示。(表1)
二、研究设计
(一)变量定义
1、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
首先,关于创新绩效。本文借鉴Chakrabarti A采用研发强度来表示企业的创新能力,可避免使用绝对值产生的局限性,较为准确地量化创新绩效的结果。创新强度=研发费用/主营业务收入。
其次,关于财务综合方面的变量主要体现在运营能力方面的财务指标,主要有: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净资产
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存货平均数
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总资产平均数
再次,关于经营协同方面的变量主要反映在成本、费用方面的财务指标,主要包括:
销售成本费用率=成本费用总额/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成本率=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
还有,关于管理协同方面的变量要反映企业整体情况和管理状况,把员工和总资产的情况都要考虑在内,所以本文借鉴Yu-Ju Chen单位资产人均成本这个指标:
单位资产人均成本=1000×主营业务成本/(资产总额×员工人数)
最后,关于财务协同方面的变量要表现企业的投资和融资能力,因为数据限制,本文用债券的资本成本增加4个百分点来表示企业权益资本成本。
资本成本=负债利息率×资产负债率+(负债利息率+4%)×权益资产率
2、控制变量。(1)企业规模。本文用企业总资产的对数来表示企业规模的大小;(2)企业年限。公司年份是指从公司成立到2013年末所经历的时间;(3)财务风险。财务风险用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反映。(表2)
(二)假设模型。因此,根据以上对因变量和自变量以及控制变量的定义和选取,得到如下四个回归模型:
模型一:IP=β0+β1FI+β2SIZE+β3YEAR+β4RISK+ε
模型二:IP=β0+β1OS+β2SIZE+β3YEAR+β4RISK+ε
模型三:IP=β0+β1MS+β2SIZE+β3YEAR+β4RISK+ε
模型四:IP=β0+β1FS+β2SIZE+β3YEAR+β4RISK+ε
三、实证结果
(一)样本来源。本文样本来源于CSMAR金融数据库,在“中国资讯行”的中国长三角制造业上市公司,得到初步的企业转型233个研究样本,自变量、控制变量选取值为2013年、2014年的均值,而公司绩效指标选取2014年末数据,经过筛选,我们得到139个样本,139组观测值。对于研发费用,主要在财务报告附注“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流量”一项中披露。
(二)多元回归分析。对不同方面协同效应对研发强度的影响进行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表3)从表3中我们得出模型一财务综合指标与研发强度在10%的水平上呈负相关,表明企业的营运能力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创新,但是作用并不显著。模型二是经营协同与创新的回归分析,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回归系数为29.120。因为研发强度是费用类指标,所以这个指标越小,表示企业的研发能力越强,而经营协同效应是逆向指标,指标数值越小表示企业的资源整合效果良好,因此两者为正相关关系,说明经营协同效应能显著促进创新。模型三是管理协同效应与研发强度的回归分析,在5%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回归系数为2.986,因为管理协同效应也是逆向指标,所以正相关系数也说明管理协同效应能够显著促进创新的。模型四是财务协同效应和研发强度的回归结果,从表中我们可以得出两者关系并不显著。
四、结论
本文针对企业转型后面临的资源整合问题,从促进创新和资源整合产生的协同效应角度分析,通过对其产生的协同效应进行量化,收集相关数据,检验各个方面对创新强度的影响。分析得出:如果企业转型后需要突出创新方面的优势,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更应该侧重在企业文化、技术、冗余资源、市场和战略、管理整合等这些方面的资源整合,以更好地促进经营协同和管理协同效应,而不能仅仅注重财务方面的整合。
(作者单位:西南林业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吉发,秦夏明,李汉铃.基于竞争优势的企业转型范式研究[J].企业经济,2006.
[2]姜勇,修国义.企业战略转型的本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科技与管理,2007.
[3]李政法.浅析企业资源整合能力的提高管理观察,2012.
[4]林健.创新资源整合、团队互动与协同创新绩效[J].中国高校科技,2013.7.
[5]Chakrabarti A.Butler R J.Managing Instability in Cross-Cultural Alliances[J].Long Range Planning,2003.36.
[6]Yu-Ju Chen.The Role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Innovation[J].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2007.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