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516期/劳动/就业/正文

发布时间

2015/6/30

作者

□文/艾于兰

浏览次数

326 次

广州市水库移民区人力资源开发政策研究
  [提要] 人力资源是重要的经济资源,所以广州水库移民的人力资源开发政策是推动移民区经济快速发展的源泉。本文通过二手资料调查分析广州市水库移民区人力资源现状,并提出进一步完善和深化水库移民区人力资源开发的政策对策。
  关键词:广州市水库移民;人力资源现状;人力资源开发政策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5月22日
  一、广州市水库移民区人力资源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移民区劳动力偏低,劳动力人口以从农为主,劳动力输出不足。广州市大中型水库移民分布在11个区(其中一个是流溪河林场;海珠区、番禺区未统计)的82个行政村的183个自然村,一共有8,174户30,683名移民,移民总劳动力人口为12,901人,当中劳动力输出人口为3,498人,涉及1,695户移民家庭。
  根据人社部网站数据显示,截至2010中国的劳动力率(劳动力人口/总人口)为70%,而广州市移民区劳动力人口有12,901人,其中包括出外务工和在本村务工、务农,移民劳动力率约为4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据资料统计,广州市各区农业人口数与移民人口数非常相近,可据此推论移民区劳动力大多以农业为生,外出务工人口只占移民区总劳动力人口的27%。
  (二)目前人口负担系数较低,尚有较多中青年劳动者,但年龄结构属负增长型,要关注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广州市移民地区年龄分布为0~15岁人数为4,287人,占13.97%;16~30岁人数为6,329人,占20.63%;31~40岁人数为5,228人,占17.04%;41~50岁人数为4,870人,占15.87%;51~65岁人数为5,524人,占18%,65岁以上人数为4,445人,占14.49。
  根据人口负担系数的计算公式,14岁及以下人口数和65岁及以上人口数的总和与15~64岁人口数的比率小于或等于50%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也可称为人口红利期。移民区的人口负担系数约为40%,所以移民区的人口年龄结构还是适宜的,有较多的适龄劳动力人口。如何提高这些适龄劳动力人口的劳动技能和劳动生产率成为本阶段移民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课题。
  虽然从劳动力存量来看,目前尚有较多的中青年劳动力,但从移民地区的人口年龄结构上看,人口结构属于负增长型,未来要关注老年人的照顾、赡养、医疗保健和未来劳动力是否充裕等问题。
  (三)文化层次偏低,需要进一步增加高中层次和大学层次的劳动人口,近年来没有组织过专门培训,迫切需要提高劳动者技能。据调查资料,广州市部分村、镇学校设施简陋,缺少教学器材。造成移民自身综合素质普遍偏低,大部分移民劳动力文化水平不高,基本没有谋生技能,外出务工,有的找不到工作,找到的也只是劳力工作,收入没有保障。
  移民人口中有7,443人为小学文化,12,002人为初中文化,4,276人为高中文化,1,367人为大学文化,其他文化程度有4,804人。萝岗、增城、花都、从化等地的高中文化人口均低于15%,整体文化程度偏低,高中文化和大学文化的移民人口比率较低。且据调查,各移民村近年来没有组织专门培训,可针对初高中层次的人开展职业教育,并对全体劳动者组织专门的职业培训。
  二、现行政策及有待深化的问题
  (一)现行部分关于扶持移民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政策。早在2000年的《水库移民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水利部2000年8月14日)中就对移民区的培训费做出明确的规定:培训费按规划中无偿补助和有偿扶持投资的2%~4%提取,主要用于移民管理单位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和移民实用技术的培训。
  在《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国发[2006]17号),对教育、培训和移民就业都有相关政策: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移民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实用技术的培训,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移民素质,增强移民就业能力;国家在移民安置区和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受益地区兴办的生产建设项目,应当优先吸收符合条件的移民就业。
  《广东省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方案》(粤府[2006]115号)提出要着重抓好移民现状以危房改造为重点的安居工程、饮水、道路等生产生活设施建设和移民劳动技能及职业培训等突出问题。
  《大中型水库移民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大纲》(水移函[2006]421号)中对劳动力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规划提出了较为具体的规定:根据移民村劳动力状况,结合劳动力市场需求和输出情况,规划实用技术,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项目,说明培训内容、范围、费用、移民受益及劳动力转移情况等。
  (二)现行政策中有待深化的问题。虽然很多政策早在5~10年前就提到要大力支持水库移民区的教育和职业培训,但现实的情况是各个移民村的劳动力素质和职业培训的情况不容乐观。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政策、规划或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移民区由于贫困、教育条件差、移民文化素质低、底子薄,大力提升劳动力素质需要更为具体、力度更大的政策、规划、资金和管理;二是还需要出台更加具体和个性化的移民区职业培训政策,将移民区的培训工作落实到部门责任;三是移民区缺乏必要的指导和引导,所以很多水库移民区需要提升自我,但不知道该学什么好,如何组织,在哪里参加培训,有什么具体的优惠政策。所以建议地方政府针对以上问题出台更为具体的政策和条例。
  三、水库移民区人力资源开发政策思路和建议
  (一)构建和完善各移民区的劳动技能培训、职业教育和文化教育三大人力资源开发体系,出台具体的相关政策条例。要促进移民区经济社会发展,改变移民生产生活方式、使移民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就要从根本上提高移民科技文化素质。针对水库移民整体素质偏低的现实情况,课题组建议构建和完善各个移民区和移民安置区的劳动技能培训、职业教育和文化教育体系。首先,在文化教育方面,应给予移民地区子女义务教育一定的补助,并强化移民区教育改变命运的观念,在移民区逐步普及初等义务教育,使移民和移民子女的受教育程度赶上当地农民,逐步适应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习惯,为移民的长远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其次,在职业教育方面,依托各地的职业学校、技工学校等资源,由政府牵线,促进学校对移民区的定向招生,实现教育与就业相结合,实行定向培训教育,加快移民劳动力的转移,进一步扩大移民的就业领域;最后,在劳动技能培训方面,进一步加强劳动技能培训,根据本地资源、产业布局有计划的培养移民的生产技能。在农业方面,政府要及时组织农业专家为移民进行指导,实施科学种田,力保移民的生产生活能够顺利实现,使移民在劳作中体验到丰收的乐趣和感受到政府的关怀;对于其他的新兴产业如转移产业园、服务业、旅游业、家政业等人力需求,也可针对性地开展送教上门活动,并发布招聘信息,实现培训与就业相对接,促进移民区的就业。
  (二)加强水库移民区人力资源开发规划,将劳动力素质较差的萝岗、增城、花都等地纳入技能培训与职业教育规划中。根据广东省水库移民“十二五”规划,将启动培训和就业工程。以建设水库移民“双转移”基地为平台,以社会资源为补充,加大水库移民子女劳动技能培训和就业。“十二•五”期间,全省建设2~3个可完成1万人以上培训、解决1万人就业的“双转移”基地,水库移民适龄青年完成一次以上劳动技能培训,75%实现就业。而在广州市水库移民“十二•五”规划中,培训教育总人次为1,150人,且技能培训的范围仅覆盖到从化,按16~30岁的6,329名适龄青年来计,仅达到省规划的18.2%。根据以上分析,建议广州市加大移民区的劳动技能培训、职业教育、文化教育工作力度,尤其在劳动力素质较差的萝岗、增城、花都等地也要做出规划,投入相应的资金预算,推动当地的人力资源开发工作。
  (三)加强人力资源开发的调查、宣传和组织管理工作。各级移民部门要针对移民盼富无门、致富无技的状况,大力实施“科技兴移”战略,加强对移民的智力扶持力度,增强移民群众的社会适应力和市场竞争力。第一,要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本地资源、产业布局和后扶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培训一批种植、养殖、旅游等方面的技术能手,发展有移民区和移民安置区特色、市场潜力和规模效益的朝阳产业,为移民区和移民安置区发展、移民增收储备实用人才。根据调查结果、区域产业需求,确定培训目标和方向,有的放矢地对移民进行劳动技能培训,以提高移民的就业率;第二,要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引导移民重视教育,重视自身劳动力素质的提升。当地政府应加大引导和宣传力度,引导移民改变观念,及时发布就业信息和培训信息,将有关培训优惠政策宣传到位;及时挖掘宣传培训和劳动力培训转移的新情况、新特点,树立新典型,以典型示范带动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实现技能就业;充分利用农村电教设施、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板报等媒体;通过举办劳动力转移人员座谈会、创业人员座谈会的形式,让自主创业典型和外出务工人员现身说法,引导城乡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积极参加各类技能培训;第三,要落实责任,健全激励机制,要将移民区培训、教育工作的组织实施落实到部门,要把移民区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作纳入年度工作重点,建立目标责任考评制度,出台相关的考核奖励办法,对移民区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作实行跟踪督查,加强日常管理,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四)为了加强政策的落实与执行,建议理顺水库移民工作的管理体制,实施有效管理。目前,我国水库移民工作没有一个全国统一的管理机构,由中央有关部委分管,省县两级移民管理部门归口不一致,政出多门,各行其是,影响移民政策的统一执行和规范开展。今后应严格实行“中央统一领导、分省负责、县为基础”的管理体制,进一步增强移民政策的权威性。为此,建议国务院组建一个全国统一的移民管理机构,主要任务是制定移民政策,审批移民规划、确定移民安置目标,检查移民政策执行,指导移民工作,协调跨省大型水库移民重大问题,加强对移民工作的组织领导,保证水库移民工作高效有序地运行。
  (作者单位:广东科贸职业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振华,王珍义.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演变与完善[J].经济研究导刊,2011.16.
[2]丛俊良,谭振东,潘枫.我国现行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刍议[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1.3.
[3]发改农经.关于促进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通知.2010.2978.
[4]广州市移民办.广州市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十二五”规划报告[J].2010.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79086 位访客